說到孩子換老師,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話說。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個學期語文老師都連著換了四個。班上很多同學對新老師的好奇勁兒剛過,就又換了老師。現在想來那段時間對于孩子來說,倒是充滿了新奇和歡樂。現在如果孩子的班級換了老師,家長更多關心的是新老師的到來會不會能夠很快了解班上的情況,和原來的老師一樣關心孩子。或者新老師的教學方式孩子能不能適應不適應。
有一次我朋友跟我提到他兒子換了新數學老師,家長都覺得這個數學老師是剛上班不久,比較年輕,不如原來的老師有經驗。而且根據他兒子反應,覺得新數學老師管不住班上那些調皮的孩子。所以他們幾個家長就聯合起來去校長那兒反映情況。校長并沒有答應換老師,這幾位家長竟然匿名去投訴了。后來我問我朋友,他兒子班上換老師了嗎?朋友說換了,不過換的這個也不太滿意,但能怎樣,已經鬧過一次了,也只能先這樣接受了。
你看,很多家長因為換老師,本能地對新老師有各種各樣的偏見,讓學校為難,最終的結果也不盡人意。其實這件事中學校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學校完全可以在換老師之前告訴家長,并簡單說明情況,還有新老師的具體特點、經歷、優勢等等。
我去過一個學校,家校工作做得就很好。班上要換老師,學校會提前給家長發一個小卡片,卡片上寫明了換老師的原因以及新老師的特長等等。而且還會專門召開新老師見面會,讓老師和家長之間加深認識。學校這樣的做法,無形之中就為家長和新老師的未來合作開啟了美好的第一步。當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能做到這點,那么如果你家孩子遇到了換新老師的情況,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有條不紊地引導孩子適應,并做好和新老師的溝通工作呢?一共分四步。
首先,要在心理上接受換老師這件事情。人和人之間從認識到熟悉再到理解都需要一個過程。面對新老師的到來,家長心中難免會有些疑問,這個老師教學行不行呀?他能夠管住孩子嗎?他能像以前的老師一樣關注我家孩子嗎?有這些疑問都是正常的,但如果這些疑問是帶著太多的不信任或者是偏見,那無疑就是在雙方之間人為豎了一堵墻。有時候大人內心的成見太多,我們要向孩子學習。你會發現,對于換了新老師這件事,孩子比大人少了更多的偏見,多了更多的寬容和接納。一個孩子不會去想新老師能力到底行不行,他能不能教好我。他更關注的是這位老師和之前老師不一樣的地方。孩子會尋找新老師的優點,比如新老師衣服很漂亮,新老師說話很有趣等等。所以,換老師,家長要尋找新老師不一樣的地方,去尋找新老師更好的一面,而不是一直和之前的老師做對比,不停地挑刺。你要知道,你挑的刺都會在孩子面前種下了不信任老師的種子。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孩子根本不信任自己的老師,他怎么能愿意聽老師的話,學好這門課呢?
第二,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比如,怎么回事啊,原來的王老師不是挺好的嗎?換了老師行嗎?或者,有的家長以貌取人,我看你們這新老師很年輕,是不是剛畢業的呀,我覺得經驗肯定不如以前的老師。諸如此類的語言,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相反,如果孩子在你面前抱怨新老師如何如何,你還要引導孩子去適應,并構建老師和孩子溝通的橋梁。孩子可能會在你面前說,新老師上課都沒有叫我回答問題。你問清楚情況之后可以開導孩子,新老師剛來班上,你們班所有同學的名字肯定還沒記全,我相信等他熟悉了班上情況以后,一定會叫你回答問題的。你還可以鼓勵孩子向新老師做自我介紹,比如制作一個自我介紹的小卡片,課后送給老師等等。而且家長要給孩子灌輸一個意識,就是換老師不是一件壞事,是鍛煉孩子適應能力的一個契機。新老師不僅會給班上帶來新的活力,還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能夠適應變化的人,最終才會走得更遠。家長要向孩子傳遞新老師是可以信任的觀念,讓孩子學著去適應和調整,這何嘗不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呢?
第三,做好了自己的心理工作和孩子的工作,接著我們就要面臨和新老師的溝通了。有的家長屬于慢熱型的,感覺和以前的老師交流多了,新老師來了都不好意思溝通,沒有事兒也不去主動找老師,這樣是不行的。我們要主動和新老師溝通,溝通過程中把孩子的具體情況告知老師,你也能獲得老師的一些信息。而且溝通過程中也能慢慢覺察到老師的性格特點。
我建議除了面對面溝通、語音溝通之外,剛開始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制作一個類似于孩子檔案這樣的東西,交給老師。這個檔案里要包括,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的優缺點。在寫孩子優缺點的時候,最好描述一件具體的事例。比如你寫到了孩子脾氣有點倔,沒有具體事例,老師也體會不到孩子的這個個性。你就可以用一件事來說明,說有一次孩子犯錯誤了,你讓他承認錯誤,他偏不承認,你就說不可以吃晚飯,結果孩子不僅晚飯不吃,第二天早飯也沒吃。那老師通過你的描述對孩子的印象就會更深。人們都善于記住故事和場景,而非抽象的描述。尤其是對于新老師來說,講述具體的事例能讓老師很快記住和了解孩子。如果不是班主任老師換了,家長還可以和班主任溝通,建議開展一些主題班會,加深孩子對新老師的認識和了解。比如讓孩子給新老師畫自畫像,猜猜老師喜歡什么、最擅長的是什么等等。
最后,對新老師,家長要經常做一些積極的反饋。比如孩子寫作業更快了,家長可以及時跟老師反映說,孩子最近寫作業寫得挺快的,我覺得是因為他課堂上聽得認真,這個還要歸功于老師,孩子很喜歡你上的課,說老師經常在課堂上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老師也需要來自家長的鼓勵。
心理學中有個自我應驗預言。就是說如果你相信老師能教好自己的孩子,而且還把這種堅定不移的信任傳達給了老師,那老師就會證實你的預言。在一項研究中,那些被隨機貼上擁有更高潛能標簽的軍人,不僅達到了上級對他們的預期要求,而且會更加自愿去執行那些危險的特殊任務。要注意的是,你只是在心里默默信任還不夠,要傳達出這種信任,讓對方感覺到,這樣才能使預言產生實質性的效果。
好了,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班里如果換了新老師,你要先在心理上接受換老師這件事,同時避免向孩子抱怨老師這不好,那不好。然后要主動與老師溝通,把孩子的一些具體情況告訴老師,最后,要對新老師多表達一些積極的反饋。
總之,新的變動不管對于家長還是孩子來說,都會在心里掀起一些波瀾。但是接受這些變動,努力去營造積極的溝通關系是家長的重要任務。從心底信任老師,并把信任傳遞給孩子,也傳遞給老師,讓新的變化成為彼此變得更好的契機,而非人為地設置障礙,這是聰明的家長面對孩子換新老師最應該做的事情。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謝你的聆聽,家長幫與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