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一場旅行,說走就走的那種嗎?
我想來份下午茶,不忌口任性吃的那種嗎?
我想談一場戀愛,緊張刺激寬衣解帶的那種嗎?
……
以前我覺得生活就應(yīng)該過成這樣子,隨心所欲,無拘無束,不用想太多,不用顧及周圍人的眼光,可以放任自己。
大學(xué)畢業(yè)那年我22歲,今年我29歲。我在同一家公司工作7年,做的都是廣告和文案策劃的工作。作為一個女孩子,每個月拿著1萬多塊的收入,在廣州這座城市,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模型中的典型個例。所以我決定辭職,來改變自己現(xiàn)有的生活狀態(tài)。我和閨蜜兩個人商量好一起辭職,在今年4月初,我終于離職了。
我的離職報告里有一句話寫的就是腸胃不好,消化不了公司畫的大餅。
都要走了,并非特立獨行。只是7年來公司一次次答應(yīng)的機會,到最后都成了泡影。
我們老板是那種典型的陪你喝酒吃飯聊感情談心理歷程都OK的人,而且他花錢從來也不吝嗇。
但是在加薪和升職這一塊,他一直很有原則:一動不動。
收到我的辭職報告,好像他也并不驚訝。隨即就安排了我的助理,接了我的工作。老板還是禮貌性的問了下,接下來的打算。我告訴他,我迫不及待的想離開廣州這個城市。是徹底的離開,不再藕斷絲連。連網(wǎng)易新聞里都把廣州屏蔽。
我和閨蜜第一站去了印度。老實說,兩個女孩子還是有些膽戰(zhàn)心驚。雖然我們倆算不上什么國色天香,還是能讓一個正常男人邪惡起來那種,哈哈。
在印度我們待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們?nèi)チ撕芏嗟某鞘校芏嗟木包c,以及更多的鄉(xiāng)下。
首先最讓我接受不了的就是咖喱,是真的吃不慣。他們這兒的人稱水餃為饃饃。害得我們有一次點單說,來兩個饃饃尷尬死了。作為一個北方大妞,印度甩餅還是最懂我的胃。
其次,就是環(huán)境臟亂差。女生去印度,最難找的就是洗手間。而且你即便找到一個類似于廁所的環(huán)境也會很差。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婦女,在街上他們那種所謂的廁所直接方便。男性就更不用說了,有一次一名中年男性竟然當著我們的面,掏出了他丑陋惡心的陽具,當眾小便起來。
不過印度的消費要比國內(nèi)低很多,雖然我和閨蜜兩個人都還算經(jīng)濟獨立,有些積蓄,但是我們還是以一個背包客去窮游。我買了兩條牛仔褲,算下來還不到60塊。而且質(zhì)量還是不錯的那種。后來在臺北的新光三越百貨買了兩條差不多的,臺灣原產(chǎn)牛仔褲,花了近1300塊人民幣。而我在印度一個月才花了3000多。
印度是佛教的發(fā)源地,我們時常可以見到一些苦行僧。與他們相比,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凡夫俗子。沒有信仰,還不夠堅定。
看著他們苦行僧式的修行,某個瞬間常常會被感動的流淚。就是一種說不出來的,莫名其妙的感覺。
第二站去的臺北,一待就是半個月。在臺北發(fā)現(xiàn)自己真是個窮人,半個月用了2萬多。我們住的酒店,平均每人300多。其他的主要就是在吃和購物上了。
在臺北中山二路2樓的一家理發(fā)店,我剪了平生最貴的一次發(fā)型,花了將近4000臺幣。發(fā)型師中村先生是一個日本人,他來臺灣10年,國語講的比我們還好。他的太太是一名臺灣人,遺憾的是,她并不在店里上班。
我洗頭發(fā)的時候,那位小妹,至少給我說了20次以上的謝謝。
這個水溫可以嗎?可以。謝謝。
這個力度可以嗎?可以。謝謝。
現(xiàn)在要沖水了可以嗎?可以。謝謝。
......
就是那種嗲嗲的小女生的聲音,甜甜的,酥酥的。在國內(nèi)洗頭半小時,一般頂多聊個三五句的。這妹妹我真佩服她。但是她讓你感覺到了,家人一樣的熱情。怪不得他們店都要提前三天預(yù)約。為了避免廣告的嫌疑,店名就不提了。
其次,在臺北的半個月,我們?nèi)ゾ包c也很少。我們一般就是找一個酒店住個兩三天,把周圍好吃好喝好玩的,就基本上吃完玩完。因為我和閨蜜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旅行就是另一種生活。我們喜歡這種慢節(jié)奏的旅行,不用跟團,不用趕景點,不用去購物中心。
雖然一個半月下來,我和閨蜜兩個人花了近5萬塊。可是我們都覺得收獲很多。
在新德里,看著那位衣著襤褸的苦行僧,那份虔誠和執(zhí)著讓我控制不住的流淚,假若我的一生,也有一個這樣的男人,我何苦還要單到如今、還在考慮要不要嫁給愛情。
在臺北的街頭,當你拿份地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的時候,隨時會有一個陌生的小哥哥,或者是一個長者,或者是一位大姐姐熱情地問你去哪里,需不需要指引。
我去中村先生理發(fā)店,就遇到一位老者。他怕我們找不到路,陪我們走了幾百米。因為那家店確實不好找,在二樓而且只有一條窄窄的樓梯上去。好在名氣大。
正是這些熱心幫助的人們,讓我再次萌生了愛意,讓我知道這世界上除了冷漠以外,還有更多的溫暖。
旅行在路上,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有時也并非一帆風(fēng)順,有時也曲曲折折。可是總有很多細節(jié),總有很多人性,自身的美,感動著你,觸碰著你。
很多人都會說生活不僅有工作,還有詩和遠方。可是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每個月還完了信用卡就還花唄,還完花唄,就接著還住房貸款。拿著紅本本的時候,哪還有什么詩和遠方。那是財富增值的滿足,茍且又算得了什么?
我們無法影響別人,也無法改變別人。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遵從自己內(nèi)心的方向。
不要讓家庭,也不要讓世俗捆綁了你的價值觀。
我并不鼓勵大家一定要買張票出去旅行,只是,如果生活沒有一些隨心所欲、處處是刻意安排和離不開的牢籠。那真不知道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這場旅行教會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兩個字——平和。
世間蒼生百態(tài),不入一人蕭墻。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去就去吧。
別再成為下一個原地轉(zhuǎn)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