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他說,他在竭力的控制不罵人,但他還是想罵,他希望他們這輩子都背負著愧疚,甚至下輩子也背負著。如果可能,下輩子不要讓他們成為人。
聽起來,這是最狠的詛咒,但如果你知道了緣由,也許你就能理解他的憤怒。
他說,他最痛恨的就是gm兒童,而電話那頭一個女人在講述25年前的一樁買賣:父母買來了一個弟弟的。弟弟到來時還是襁褓中的嬰兒,而她已經是九歲的姐姐了。
世事無常,25年過去了買來“養(yǎng)兒防老”的弟弟 卻因為精神疾病住院了。于是,她想到了替弟弟尋找親生父母,因為作為媽媽的她覺得弟弟應該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他說,當你的弟弟在襁褓中被抱走的時候,另一個家也許已經毀了;他說,他曾做過志愿者,他目睹了太多的悲傷和絕望,所以他覺得所有拐賣兒童的人都應該被判死刑,而且是立即執(zhí)行的那種;他說,一個家庭會因為一個孩子毀了,一個媽媽可能也會因此失去了生的希望,甚至有的一輩子在瘋癲和思念中度過了。
他說的時候,我眼眶里的淚爬滿了手背,怎么也拭不干凈。我是父母的孩子,我也是女兒的媽媽,所以,那種痛我能想象。
他說,他痛恨所有拐賣兒童的人,包括買孩子的人,因為如果沒有買賣,也許拐賣就不會存在。所以,當他說,所有拐賣兒童的買家和賣家都應該判死刑的時候,我一開始是差異的。但是很快就明白了深層的邏輯。
不要說買的人是無辜的。相反,市場是因為有買家才誕生的。
電話那頭的那個女子并沒有得到她想要的諒解。他說,這個愧疚她應該背著,雖然這輩子可能也無法得到弟弟的親生父母的諒解,但是她直到34歲才明白了在十幾歲就該明白的道理,這讓人難以接受。
是啊!現(xiàn)在的弟弟因為精神疾病動輒住院,正是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也許她才想到了找到弟弟的親身父母。如果不是,弟弟該是那個為父母養(yǎng)老的人吧!可是,25年后,你讓那對父母如何面對這樣的結果?無疑,這是撕開了傷疤用刀再割下去一塊。
一個人的自私和另一個人的善良讓我瞬間清醒。原來,有些人的動機并不是表面聽到或看到的那樣。
這個社會,需要我們擦亮眼睛,用心去看。
雖然不能用惡去揣度一個人的想法,但是卻可以用他的行為去分析他的目的。聰明和愚蠢從來都是相對的,所以,不要因為聰明變得愚蠢,也不要因為假慈悲而變成了惡!
我們可以不行善,但堅決不能做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