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對python感興趣,網上找了本教材開始學習,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一些除了學習以外的問題。
有一次在嘗試運行腳本時發現出錯,于是咨詢身邊的前端工程師,正在講解討教時一名同事從我們身邊走過,說,喲你怎么開始學編程了?喲還學Python,然后就是類似python不好應該學java、你這個學的太簡單了、學這個沒用balabala,我說我樂意啊所以學Python、我零基礎啊python和ruby是最好的入門語言、我找的這個教材就是本著簡單實用型的我懶得學理論啊balabala,后來對方無趣地走了,我雖然一時感覺占了上風卻也沒感覺哪里舒坦。
好為人師所以導致大部分人喜歡對別人的所作所為嘖嘖點評,類似的點評有“你做這有什么用”“你這樣做太慢了”“你這方法不對”“純粹浪費時間”,如果你不按他們的“良心建議”改進,對方會搖搖頭然后一副“孺子不可教也”失望離去,此外還要定期來跟蹤你的進度看到沒有什么大動作便一副“瞅瞅,我就說你這樣不對嘛”的樣子。
以前對待這樣的情況我會堅定維護自己的立場、堅定口頭對戰對噴到啞口無言、非要說出個黑白是非,現在想想真是沒必要,爭論是最沒有意義的,雖說理不辯不明,那也是在雙方清楚明白要辯的是什么事、這事現在是什么個情況,一開始就在理解程度上不一樣,方向上如何辨明?
不排除身邊人真的有好心是為了你著想所以規勸,比如父母催婚、給孩子安排工作等,但是如果你特別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選,那么他人好心或惡意的建議和意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更沒必要爭論。
因為除了你自己,沒人更了解你。
為了避免爭論帶來的精力和時間上的浪費,以后大可這樣做:
1、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事先也別聲張了,安安靜靜地把事做成就行了。大肆宣傳招來一堆人評頭論足,還要費精力去解釋,與其這樣不如省點時間精力做事;
2、如果對方壓根對你做的這事兒就不了解還評頭論足,大可忽略,呵呵一笑,表示“哦,我就這么混不吝聽不進去理,讓我自己一頭撞南墻好了,您別管我了”,少解釋少解釋少解釋,盡早結束對話;
3、如果一個得道高人來指點還是可以有選擇性的聽取的,“得道高人”指的是對你的選擇和做的事兒真的清楚并且自己也做過同樣的選擇、完成了同樣的事兒的人,這樣有理有據的當然可以聽,但也要考慮到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選擇性的接受好的就行了。
不爭論是美德,節省點時間和精力做什么都好,從我做起,少對他人評頭論足,少和他人爭辯。心中默念,關我屁事,關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