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可是,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
???????????????????????????????????????????????????????????????????????????????????????????????????????????????????????????????????????????????????? ———周國平
生命中總是存在著無數次的相遇,也有了好多未知的分別,也許是上天注定,也許是有意為之。但總有一些人,能否再見未可知。
(一)
初三那年,重新進行了班級分班,我和她不意外地落入二流班級。那時的我,極其內向而膽小,充其量算一個學習不好的書呆子,但我的成績再爛,作業也能比她完成 得好。于是,在初三那任務極其繁重的每一天,每逢任課老師逼著我們交作業時,我的作業便成了她最佳的拷貝版本。也不知道是因為她覺得我總給她作業抄,是個 好人;還是因為我們之間交流真的慢慢多了的緣故。她漸漸地和我越來越熟,甚至是在有男孩欺負我的時候,她還能站出來為我撐腰。這一切,不是因為她很強大, 僅僅只是因為她在我們那個時候,我們那個班級,算得上班花,所以她能擺平男同學之間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蒙蒙之中,我覺得我對她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但這種 感覺我不敢說是喜歡或者愛。因為自從有一次我在上課時鼓起勇氣牽起旁邊女同學的手,被她掐得手背有了血跡之后,我就再不敢去說喜歡或者愛了,而跟我的這位 班花好友,我就更不敢了。
那些時光,有些回憶,現在想起來,特別特別有意思。經常,我的抽屜里會莫名的出現一些糖果。雖然我不問是不是她送來的,她也不說,但是我們都會彼此意會。
八年前的場景,再做回憶,我說不出自己的內心有多么的愉悅。也許,最喜悅的那一瞬間被我忘記了,但這份美好卻留于心間。
初三畢業,各奔前程,那個時候我沒玩QQ,更別提手機,以至于沒留下任何的聯系方式,也就那么再也沒相見。
她叫麗,我依然記得她青澀時的美麗。這份清純,也可以彌補我們未曾再見的遺憾,如若再相見,指不定有多尷尬呢?
(二)
初三畢業,升入高中,高一。我的運氣可真好,這一次又和班里的班花坐了前后排。高一的我,依舊內向如故,不同的是,她也如此。
也許是志趣相投,也許是她看到我和其他周圍男生的不一樣,所以我們關系也算不錯。當班里的男孩子都找她聊天時,甚至有時候和她開一些少兒不宜的玩笑的時候,我只是默默的不說話,然后當所有人遠去時,我再找他聊天。
高 中那會,最難熬的應該算晚自習了,但因為班花后排坐鎮的原因,所以我們那一塊在晚自習的時候,總成了歡笑聲最大的地方,因為好多男同學換座位到她身邊和她 聊天。但那也倒好,她從沒有對任何一個男生的追求有過一絲的松口,但與我的友誼,卻能在這種高壓中建立起來,我很輕而易舉的要到她的QQ,她家里的電話。 這些資源,可都是其他男孩所望塵莫及的。
我記得那會,假期我還鼓起勇氣給她家里撥打過電話,然后和她聊了好一陣。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通過電波傳遞情感的方式,我太愉快了。
我承認,那時的我,對于她,有幾分喜歡,出于青春期懵懂的喜歡,但是當時我始終沒有鼓起勇氣對她進行任何言語上的表明,但如果真的挑破這層紗,指不定就不會有這份美好回憶了。
同學錄上,還有她寫給我一段很長很長的話,而且是圖文并茂的那種。文字記不得了,圖畫還記得,那是兩個相擁的人,遙望著天空看星星。
她叫淙,自高二分班后,即使在學校,我們也未曾相見,偶爾QQ聊幾句。然后,不知道怎么的,QQ好友里沒有了她。我也沒有再去翻閱同學錄重新加她。因為有些事,該留住的,只需要美好就足夠了。
(三)
高二那年,一次坐車返校的途中,和比我低一屆的她在車中相識。說是相識,其實算不上,僅僅只是聊了幾句而已。然后,不知什么原因,我竟然在心里告訴自己,我喜歡她。
人 一旦決定做一件事,哪怕再難,也會努力。在偌大的一個校園里,我僅僅只是知道她比我低一屆,我甚至連她哪個班級、那個樓層都不知道。但找到她的所有信息, 這一切都是靠我用課余時間完成的。每逢下課,我都站在教室外的走廊窗邊,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搜索一面之緣的她。等待總是會有結果的,終于有一次,臨近晚自 習鈴聲響起的時候,我看到她沖進教學樓。于是,以后的好幾次這個點都是如此。緊接著,我便摸清了她的班級、班級的座位,還找到了一個我認識的,她的同班同 學做線人。就在這萬事俱備之時,我用我那見不得人的鉛字和拙劣得現在看了想吐的文筆寫出了人生中第一封所謂的情書。可喜的是,她竟然回了我,也許是太沒有 經驗,也許是感覺幸福來得太過突然,被沖昏了頭腦。于是我的第二封,竟然赤裸裸地向她表白了,過了差不多一個星期,我收到回信,被很溫柔的拒絕了。
其實這種結果,現在想想,一點也不意外,無緣無故闖入別人生活,因為兩封爛的不能再爛的信,別人怎么可能答應。
但因為這件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我人生產生了影響,我后來選擇藝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可以不用在當時的高中,和她低頭不見抬頭見。也因為她,我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喜歡那種留著學生式短發的女孩子,這種清純干練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有著彌足珍貴的記憶。
她叫霞,是我高中時唯一掀起的一點點波瀾,并不壯闊,但卻滿滿的重量。如此,這也是我從未再相見的人。
(四)
有人說:沒有讀過大學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于是,高三畢業,險進二流大學。大學從來都是一個有著無數奇妙事情發生的地方,感情也一樣。在我們那種女生以絕對優勢多于男生的師范院校,有這么肥沃的感情培養土壤,怎么會不去戀愛呢?
于是,就是我這么一個,高三時對著同桌說“我大學絕對不會戀愛的”這種話的人,沒熬過大一,便談上了。
那 段時間,個人松懈比較嚴重,于是放肆的干著自己喜歡的事,包括追女孩子。從三月到六月,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我展開了一場與自己的超越。這是我的初戀,所以 沒有太多的經驗去用在情場上,但是那個傻乎乎的我,最終還是得逞了。記得她后來跟我說,好幾個追她的人,都沒成,想不通為什么最后被我追到了。她說,僅僅 是因為有一次我們一起在學校,那是個雨天,我看到她的褲腳上有泥,于是彎下腰,擦去泥。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她覺得我是個細心的人。于是,便開始不那么 拒絕我。我也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出去約會的場景,那次我土豪了一回,帶她坐出租車去城區。車上,我說,你的手怎么這么好看啊!于是,就那么牽上了,她倒也不 拒絕,任我牽著,我的小心臟撲通撲通直跳。我以為,那便是戀愛的感覺了,于是我忘我的高興,超乎所以的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但這還不能算,真正的咱倆談上 了,我始終認為,談戀愛和求婚一樣,得有一個像樣一點的儀式。至少,該說的話我得說。于是,我選了一個晚上,結果是無數多次等我要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時,總 是不知怎么的咽了回去。最后,直到送她到宿舍樓下,我才磨磨唧唧的說出了口。現在想想,我他媽那時候真不像個男人,竟然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但那時候卻沒有 這樣想,我還覺得自己挺男人的呢?我記得那一晚,我開心的就差在學校放鞭炮了。
這段戀愛談了三年,直到我大四快實習的時候才曲終人散,她 教會了我很多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把我從一個不愛學習的人變成一個能每天坐在圖書館看書的人,這也是我現在能下出一點點看得過去的東西的原因。我記得那 會,每天坐在圖書館,除了看,就是寫。然后我要看什么徐志摩呀、林徽因呀、納蘭這些人的東西之后,我總會腦殼一熱,也寫一點煽情的文字給她看,但她每次總 是不屑一顧的說:“我已經過了那個被文字感動的年齡了,你這些的什么東西呀”。也許正是在這種無情的打擊中,我想在他面前證明點什么,于是我在大三上學期 參加了三個和讀書寫作有關的活動,全部獲獎。但沒想到的是,她對這些亂七八糟的榮譽也不聞不問。于是,我只有被迫拿出自己獲獎的獎金對她說:“不光有獎, 還有獎金喲,咱們又可以吃大餐嗨皮了”,直到這會,她才興奮地說:“唉,有個你這樣的男朋友還是不錯的嘛!”奇葩的世界總是這么無奇不有,等我們吃完一 頓,我又會說:你這一頓吃完又會胖好幾斤?她的回答一成不變:“我的胖是暫時的,你的矮卻是終生的。”我不知道,我們這種互黑式的對話,要是發生在普通人 之間,肯定會撕破臉的。但戀人之間就不一樣了,我們管著叫調情。
該去的終究的去,該來的還是得來,再怎么樣美好,但那也許只是定格。最后,我們還是天各一方,分了手,我們便也斷了聯系。畢業時,聽說她回到自己家那邊工作了,天南海北,我們再怎么可能相見呢?
她叫婷,用最美好的時光陪我前行,促我成長,我得對她說聲謝謝。也讓我在以后所有的時間里,學會感恩每一個人,敬畏每一個進入我生活的人。有句話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覺得,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這便是愛。
(五)
大 四實習那會,快要回學校時,遇到了她,她是高我一屆的學姐,但不是同一個學校的。有段時間,我們每天通過電子郵件聯系。我實習那會,特別特別累,唯獨通過 這個方式讓我來解乏。我覺得文字這種東西的奇妙就在于,能很好的把控它的力度,不溫柔也不野蠻,剛剛好。所以,她一直讓我稱她為學姐。
作為 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有了畢業時的迷茫,那時候她給了我很好的方向和引導,是她告訴我讓我來考現在這個單位的招考的,我那會根本沒有意識說自己要進事業 單位什么的。但她用她的經驗說服了我。于是,我和她一起報名了高新區招考,記得我來武漢進行現場報名確認的時候,她還專門請假帶我到目的地,陪我弄資料。 而當她自己確認那天,卻還是讓她弟弟去完成的。鑒于此,內心多了一份感激。最后,考試結果出來,我上了,她下了。造化就是這么弄人,如果當時一起考上了, 指不定發生點什么事呢?當然,這些都是想象而已。后來,她參加招考去孝感教書,也不知什么原因,就沒了聯系。我也沒有刻意要去聯系,因為我怕有太多感謝的 話說不完。
而今,這也便是再見未可知的人了。
(六)
人別后,能否再見而未可知,也許我們真的有太多未可知的原因,但這一切都只不過是時光的影子罷了。《絕望的主婦》中有這么一段:
“當 時間來了,我們不得不揮手告別熟悉的世界,告別我們深知的一切,告別認為會永遠不拋棄我們的人,當這些改變最終發生的時候,當熟悉遠離而陌生來臨的時候,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說聲‘你好,歡迎’”。那些時間,不管是經營也好,揮霍也好,畢竟有了足跡。就如約翰列儂所說:“所有你樂于揮霍的時間,都不能算作浪 費。”
好吧,那就讓我們再一起大聲說一句:“你好,歡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