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六本來是戶外拓展,結果上午下暴雨。下午科學課,紙盒子煮雞蛋,他們組基本完成任務。晚上篝火晚會,然后在校園里露營。
2. 周日上午徒步7公里去龍馬山景區,生存測試游戲,找彈弓的零件,組裝,射空瓶子。
下午,去石林,找寶物,爬山,找圖片上的景點,然后拍照 ,發給老師。
這兩天的游戲玩得都很開心,玩中也學到了很多,比如團隊合作。
3. 主題課:做最好的中國人
紀錄片《李小龍如何改變世界》
山長說,唯一一個做到最好的中國人是——李小龍。他一生都在傳播中國文化,扭轉了中國人在國外的印象。
什么是最好的中國人?
有六點標準:
有理想,心態開放,中西合璧,與西方無障礙對接,有尊嚴,追求極致。
重點講解什么叫追求極致。
4. 武士課:《最后的武士》
我問:你們每天會寫一些東西嗎?還是完全不寫?
女兒:我會寫課堂筆記。不過我發現,以前我上課忙于寫筆記,就沒時間去思考老師講的內容。所以后來我就改變了方式,上課我就不記筆記了,除非一些書名或電影名字,下課后或吃完飯后,我就會去總結,然后補筆記,就像寫日記一樣,幫助我回憶一下上課內容。
我問:這種方法挺好的。如果上課光記筆記,老師講的一些內容你就會注意不到。課后回憶,還可以幫你再復習一遍。
女兒:對對。
我問:那平時是記筆記,周末會寫周總嗎?
女兒:不寫。不用寫周總。不過也有需要動筆的方面。比如我們組,昨天上科學課,要想各種辦法,做實驗,討論方案,需要把方案寫下來,這時就需要動筆寫了。
我問:主題課講了“最好的中國人”,那還有嗎?
女兒:還有《最后的武士》我還沒說完呢。
最后的武士,除了武士道精神,追求極致的精神,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關于榮譽和尊重。我來解釋一下,為什么日本會有武士道?武士道是什么意思?
武士,這個職業需要他們在一線戰場,這就意味著他們隨時面臨著死亡。因為他們無法預知什么時候會死,他們活著的每一刻,他們就會很珍惜。武士道的意義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把每一秒,每一刻,每一天,都過得精彩。
我說:對,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女兒:對。武士道精神就是這樣。櫻花精神也是一樣。櫻花花期很短暫,但是它開放的花朵特別美麗。櫻花精神就是武士道精神。在有限的生命力,把每一天都過得精彩。
最后的武士里,還講到了兩種不同的態度,對待不同的文化。
一種是,我是最好的,不需要和他人交流。這就是閉關鎖國。
第二種是,我愛我的文化,但我也愿意去了解別的文化特色。這就是電影里盛元的思考方式。
所以總結下來,這堂武士課,最大的意義就是,要有追求極致的精神。但同時,不能忘本,可以學習別人的優點,但是不能忘記了自己的文化。
5. 思維課
女兒:學了武士課,我們是不是也要學點文的?有句話,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以武悟道。
我:聽過。
女兒:第二句話,就很少人聽過了。以文載道。
我:這什么意思?
女兒:古代的文人,都會寫策論,清一書院也是讓學生寫大量的策論,策論就是思維,思維就是文。古代的文是非常厲害的,可以預知未來,比如明朝劉伯溫,諸葛亮。你知道劉伯溫是誰嗎?
老公:明朝的朱元璋的謀士。
女兒:對了。爸爸還是了解歷史的。我們當時上課時,沒人知道劉伯溫。那這兩個人,你知道哪個更厲害?
老公:劉伯溫更厲害。
女兒:為什么?
老公:諸葛亮當時三分天下,但是沒法統一天下。劉伯溫輔助朱元璋,把元朝徹底滅掉。從成就來說,劉伯溫更大。
女兒:對。我們老師也是這樣講的。有句話是“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劉伯溫比諸葛亮更厲害,但是現在很多人都記得諸葛亮,卻不記得劉伯溫。為什么?
老公:最主要的原因是諸葛亮被寫進一部著名小說里了,《三國演義》。
女兒:對。所以大量的文章都在傳頌諸葛亮,但卻沒什么文章記載劉伯溫。所以,你看,文,是可以活生生改變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的。
思維有四種:
亂元思維:詞不達意,無邏輯
一元思維:科學家
二元思維:預知未來,知曉過去
三元思維:佛陀
一元思維,就是推理思維,邏輯思維
6. 推薦家長看《網絡迷蹤》推理電影,一元思維
假期回家后制作感恩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