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跟一位同事關系不錯,因此經常一起聊天,同事總是向她倒苦水。
抱怨婆婆頑固,自己總得遷就她,太過委屈,感覺這婚結得不如不結得好;抱怨自己才能被領導埋沒,職場充滿了不公;去買菜,回到家發現缺斤少兩……
朋友曾經嘗試安慰鼓勵她改變現狀,可是對方總是一副都是自己命不好,所以理所應當的態度。后來,離職后與這位同事斷了聯系。再后來,聽說她被公司勸退,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都還在和別人抱怨自己被離職的悲慘經歷。
這就是心理學里有個名稱叫“習得性無助”,意思是習慣性的把問題歸于命運的不公。
這種心態的人往往內心軟弱無力,總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抱怨這抱怨那,即使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也不愿意踏出向前的一步。
看過這樣一句話:“你在打牌的時候,即便抓到一副最爛的牌,也應該打完,不能棄局?!?/p>
人生就像在打牌,雖然無法決定自己拿到手的牌是好是壞,但我們可以選擇充分利用自己手上的牌,讓人生過得更精彩。
羅翔老師講過一個故事。
有個司法考試生因為高考失敗,所以花錢上了一個學校。畢業后通過幾年的努力考過了司法考試,但是發現畢業證書是假學歷,所以沒拿到律師執業資格證。
但這個學生沒有因此自暴自棄,而是重新花一年半時間參加自學考試,重新拿到本科學歷,再次通過司法考試,最終順利拿到律師執業資格證書。
想起《不抱怨的世界》一書里有個觀點:“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p>
誠然,心態不同,人生的結果亦不同。愛抱怨的同事,因為沒有及時領悟,只能自暴自棄;學法律的同學,用積極的心態應對,最終實現了目標。
抱怨是弱者的溫床,滋生出愚蠢和軟弱;樂觀是強者的助力,修煉出更好的人生。
人到中年,不要讓抱怨成為幸福生活最大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