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前,兩位得力助手先后向我提出離職。
三年前他們來的時候,初出學校,做事青澀。
有一次部門聚餐,我跟他們說,鎮江很小,世界很大,希望你能在這里呆三年,帶著一身本事離開。
你們走不了,是公司的失敗。
三年過去了,當他們提出申請的時候。
老板說,看加薪能不能留下來。
我應聲去溝通,得到的答復還是離開。
一方面覺得不舍,另一方面我覺得挺好,這幫小子在公司三年鍛煉得很牛逼了,公司挺偉大的。
2.
我第一次讀《聯盟》這本書的時候,明白了一個事實:
當下的時代,公司和員工的關系不再是雇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
公司選擇我,我選擇公司。
一紙合同,讓我們形成聯盟:未來一段時間,雙方都付出,雙方都收獲。
作為老板,要考慮成本和成果;
作為員工,考慮的是薪資還有成長的收獲。
我在公司三年,薪資和每年的漲幅我從來都是很感激的。
14年的時候,上海一家公司挖我,那時候對方開的工資是我在艾科的一倍,我和RICK談了一次,決定留下。
因為在薪資能滿足我的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我更在乎我接下來做事情的空間。
“人機料法環測”這六個方面在當時,部門還有很多沒有做好。
3.
第一次動念頭離職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年。
這兩年,我自認為當時沒有完善和空缺的內容都已經完成了至少一輪迭代。
我們的MES2,WMS,EMS都是在現有人力不變的情況下額外抽出人力完成的。
于是IT部門由一個團隊變成了三個小組: 網絡組,研發組,和運維組。
這三個組彼此對外行使自己的工作職責,分工明確。
研發組可以全力做公司的業務系統開發業務,不會被日常的運維干擾;
運維組相對辛苦,面對的都是一線生產同事的反饋。
網絡組負責總部和幾家分公司的網絡服務和信息化項目。
你看,人、事和工作流程都妥了。
4.
我的工號是0130,現任IT部門經理;
入職時間:2013年5月6日,在職時間:3年半。
這三年半,我從程序員成長為研發主管,產品經理,部門主管,部門經理。
這三年我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
人說30歲是最彷徨的年紀,我很慶幸我在最彷徨和迷茫的時候,能在公司和老板手下安安心心做事。
偉大的公司,是讓員工可以驕傲地離開。
在公司這些年,感謝領導和公司對我的栽培和信任。
將一個集團的信息交給一個程序員小子,在公司這些年,我時刻謹慎,步步小心。
我從一個一無是處的文藝青年鍛煉成了一個謹慎,注重流程和邏輯,關注成本和風險的執行者。
我想,我可以驕傲地離開了。
5.
馬云說,一個員工離職,要么是錢沒給夠,要么是做事情不開心。
我恰好都不是。
我把自己當做一個做工的木匠,公司請我來搭建一個房子,我和老板一起設計圖紙,根據自己的專業要求來建設。
房子初成,我自然可以走了。
把機會和位置留給后來的兄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架構在,體系在,流程在,規則在。
我相信IT不管是在誰的負責下,都能夠滿足公司和老板的業務要求。
這是我的自信,IT部門的自信,更是公司的自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