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去年六月,我是數萬考生中的一名,邁出高考考場的那一瞬間,我沒有想象中的喜悅、歡騰,我感覺,仿佛在一瞬間、在那四場考試后,我便失去了全世界——我再沒有可以從清晨相伴到黑夜的同學,沒有天天從早到晚守在教室的班主任,沒有那位節節物理課讓我“受力”、告訴我要多做題再多做題的大師,沒有那一起聽課、一起去操場、一起自拍的姑娘們......
? ? ? ? 回到家,我是一陣接著一陣的落寞。我是從地方考到省級重點高中的,所以在首府只有一個“臨時”的家。父母在緊湊地收拾著出租房里零零散散的東西,我看著臥室那一人高的不會帶走的書刊發呆——我又發現了一個更難過的問題,我還會失去,這個天天在一起的家、一個每天背著書包帶著各種情感出發又回歸的地方,這可是我的避風港啊,我不敢想象看不到父母的日子我會有多落寞。
? ? ? ? 那個暑假,就像以往的任何一段假期一般,只不過是長了一些。和朋友見見面、聊個火熱,隨后又回到那張溫暖熟悉的沙發一臥不起。身邊的人要么是去學車,要么,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和喜歡的小姑娘小伙子走在大街上。我看著這平凡卻越發不舍的生活懷疑未來——我要去往何處,我的未來,又會如何?
? ? ? ? 因為高三一激動報了某高校的自招,當時心大也沒有詳細查看我喜歡的專業的情況。后來種種機緣巧合,我就那么一路過了初審、復試。當高考成績出來,這成了一條不用擔心調劑專業、不用顧慮滑檔的安全之路。是的,誰想在這人生大事上放著穩穩的路不走去冒險呢?
? ? ? ? 我沒有經歷大多數人擔心憂慮地報志愿的過程,我一如所愿地來到了這所高校。坦白來講,整個第一學期我是在進取與墮落中糾結徘徊的。當我發現我喜歡的這個專業在這所高校并不強勢的時候,當我發現我的高考成績可以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時,我是痛苦而糾結的。我看不進去書,我寫不進去題,我就覺得自己來到這里虧待了我辛辛苦苦的十二年讀書生涯。大概是從上學起,我就是班里、老師眼里“多看一眼”的好學生,我習慣了在最好的學校、最好的班級、有最好的資源。在這千里之外,我的心理落差太大了。內心的不滿與無奈讓我的生活看著忙碌充實,實則沒有什么質量提升。我以為自己來這里虧了,為自己的選擇而無限地糾結、糾結...在時間充裕時,我開始逃避內心的折磨——我開始認認真真看那些以前沒有時間看的書,我看了余華的《兄弟》、《活著》,看了村上春樹的《國境以南,太陽以西》,還有諸如《追風箏的人》、《擺渡人》等外國小說。我終于發現了前所未有、極其喜愛的世界。當然,這離不開我最喜歡的人給我的建議,他告訴我看書是一件多么不一樣的事情。
? ? ? ? 第一學期績點出來以后,我驚訝又平靜。我成了那個不高不低的中等生。內心又陷入了深深地自我審問。一個假期看著父母無比關懷的面容,我無地自容。
? ? ? ? 開學啦,大一第二學期開始了。我終于放下了心中的固執、“執念”,我打開了發現美的眼睛。我突然發覺身邊許多人都比我優秀得多,不論是學習還是為人處世,他們的能力讓我欽慕。我告訴自己:不論你之前有怎樣的過去,不論你自我認知上有多少糾結遺憾,你不得不承認你比你覺得“虧了”的地方的人弱小得多。我不再懷疑我的選擇,不再自暴自棄、自甘沉淪。我發現這里我依舊有太多太多事情要去完成。我看清了我的方向——展示自己,新的開始我來了。
? ? ? ? 當一個人撇清內心的執念,用清澈的雙眼看你原先并不滿意甚至失望的世界時,你會發現,你眼中的美好與純凈應接不暇。
? ? ? ? 幸福從不會主動來敲門,但一個敢于面對、敢于追求的人,一定可以抓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