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點準時坐上擁擠的地鐵,我經常會忍不住質疑自己要生活在大城市的想法是否正確。但是每當有人勸我回家鄉的時候,我又會毫不猶豫地拒絕。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么要來北京,為什么要留在北京。我覺得一切都要歸于“執念”兩個字吧。
“執念”原為佛教用語,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
佛說:執念是一種苦。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
佛說:緣淺便離,緣深則聚。放下執念,便是修行。
然而,我以為“執念”是一種態度。是我人生存在意義的證明。既是執念,必定念念不忘,糾纏許久,深入骨髓般讓人不能輕易放棄。私自以為,只要不帶有危害性的執念都是不必壓抑的。
執著于內心深處的感覺,默默堅守,不曾放棄,不曾改變,為之努力,為之奮斗,為之等待,春去秋來,花謝花開……
執念源于生活
努力回想,人生的第一個執念是做數學題。從小學半年級就對數學謎一般的癡迷,一直跟到我現在,高考時即便在其他科目成績不好的情況下,數學也考了140多分,同時也感謝我的每個教過我數學的老師,老師辛苦了。
第二個執念好像是關于友情的。大學的時候性格內向,不知道如何像別的同學一樣那么快就能打成一片。當有了第一個在大學交到的朋友后,就小心翼翼如獲至寶,心心念念想讓自己也成為他在學校唯一的好朋友??吹剿蛣e的同學一起說說笑笑,就會自己一個人默默地生悶氣。這種不良的情緒直到大學畢業才告終,大學畢業,童增給我說了一句"茍富貴勿相忘",愿這份友誼一直存在。
慢慢地,越來越長大,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舊的執念就會被一個個的新的執念所代替。
對新書一定要立刻包書皮的執念。
對不寫完作業不睡覺的執念。
對數學成績爭取班級第一的執念。
對書本不能折頁的執念。
對收集成套的郵票的執念。
對一定要去西藏旅行的執念。
對周游世界開咖啡館開清吧的執念。
……
這些大大小小執念有好有壞,有的給我的人生帶來動力,有的帶來困擾。但是不管怎樣。這些執念都是我成長的紀念,正是因為有了它們,我才知道什么該堅守,什么該放下。
凡事有度,過則為苦。留三分執念長清醒,靠七分無為了渾生。
對于不好的執念,如果不知道怎么放下,就live with it,也許這是一時的困境,但不要被它禁錮。試著換個心情,接受它,它也就不再折磨你了。沒有過不去的事兒,一切情緒激蕩過后,睡一覺起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所以,關于執念,我并不拒絕。當你走向未知的未來,當你發現自己看到的世變成經歷,談笑風生,剩下的沉重只占小小的一角,一天天,一年年的被一迭又一迭的心潮融去,成為當年,成為過去……
有的人帶著執念萬劫不復,有的人帶著執念安穩于世。
漫長的人生,外界的紛雜,人事的寡淡,無一不對內心造成沖擊。若為了舒服擯棄了自己的堅持,任由貪嗔癡侵占自己的理智,終究是陷入無底的黑洞,烙印上不可磨滅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