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剛剛經歷了千年一遇的洪災,疫情可又開始泛濫了。
我是今年三月份離開成都回來鄭州的,帶著些不舍,也帶著些焦慮。
重新回來也就意味著重新開始,包括一切。
兩個月不到,我換了兩家公司,因為各種的不適應。初回鄭州的陌生,一個人的孤獨,原來的同學朋友也并無期待中的熟悉感,房地產市場和租房市場的混亂,最期待的人也未能挽回……
我并不是一個挑剔的人,可我還是在糾結了一個半月后離開了那個我曾經實習過的公司和那里熟悉的領導和朋友們。
新到的環境雖并非我期待的模樣,也還算吻合。同事之間友好相處,也能很快打成一片,公司制度規范和透明化,也重視人才的培養,倍感欣慰。
在幾個書友共同努力下,讀書會又重新開啟,心靈有所歸依,也引來了更多同行人的加入。
除了依舊忙碌,也算是步入正軌了。
2021年7月20日,這一天應該會被永久銘記的吧。
千年一遇的洪水毫無征兆的瞬間來襲,鄭州,這個偌大的城市,頃刻間變成汪洋,道路被迫中斷,地鐵倒灌,下班路上的人們躲無可躲,汽車在急流里飄來飄去……
這樣的場景以前應該只在電影電視里面見到過吧。
慶幸的是,當天下午兩點左右我被臨時安排和另外一個同事出差前往駐馬店,出發時就已是傾盆大雨,經歷三個小時的路上奔波,終于趕到,就可看到朋友圈及新聞媒體的報道。同事開玩笑說,我倆是出去避難的。
父母打電話問候,我告訴他們沒事兒,他們也安了心。
第二天,遠在成都的山東哥們兒給我視頻問候,調侃,得知我仍在在駐馬店后,便嬉笑怒罵,一如我還在成都時模樣。
下午我們乘坐唯一能到達鄭州的高鐵返回,出了高鐵站,所望之處,滿目瘡痍,拋錨的汽車在馬路中間橫七豎八,路上的泥澤待干未干,地鐵公交全線停運,滴滴平臺關閉,出租車也是罕見,天空還是有些陰霾,往日里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街道變得異常冷清,手機也沒有信號,只得步行回家。
然而工作并未因為洪水的到來有一絲耽擱,該工作時工作,該加班時加班,甲方定的計劃沒有一絲拖延。
大約三天后,我才發現新買剛滿兩個月的車也并未幸運的躲過此劫,老爸嗔怪道,看你的心得是有多大,現在才發現。
我連忙在工作之余聯系保險公司和4S店,同時深夜加班回去后,打開車門通風,避免滋生細菌,又將近一個星期才有救援車輛來拖車,那天我等到凌晨兩點,那位看似比我年少的兄弟,一個人一輛車,在深夜穿行在這個剛剛遭遇災難的城市,拖起一輛輛泡水車,辛苦他了。
當晚他臨走的時候,我叫住他,跑到便利店買了一瓶水給他,他不好意思的接過,眼里滿是感激,朝我招一招手,消失在黑夜里。
現如今,鄭州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除了個別受災特嚴重區域,幾乎所有小區都已通水通電,逐漸恢復正常,地鐵也有望在八月份重新通車。
可是疫情又來了。今天鄭州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連續發布了4/5/6號通告,部分小區及區域已調整為高風險和中風險地區。
網友戲稱,鄭州處于“澇疫結合”之中。除了鄭州,新鄉、鶴壁、安陽等地的洪水有過之而無不及,全國多地區也已被列為疫情高中風險地區。
洪水如猛獸,翻江倒海;疫情又要卷土重來,看似無所不能的人類,在自然災難來臨的時候竟又是那樣的渺小和無力。
我轉發6號通告到朋友圈,除了自己帶好口罩做好防護外,也算是唯一能做的事了吧。
多日不見的曾經室友發了個評論,“可還好”,瞬間感慨萬千。
在成都時認識的還未畢業的小妹也發消息問候。
還未畢業時認識的帶團導游也發來問候,她這次帶著我的學弟學妹們外出暑期建筑認知,也因為洪水鐵路中斷無法返程而被困天津。
還有那幫曾經一起熬過無數次通宵加班的同事們朋友們。
好哥們兒也在微信上罵道,“你不趕快把車里的水弄出來,養魚呢?”
我終于知道,當初離開成都時為什么那樣戀戀不舍了。
并不全是因為那座城市擁有莫大的包容性,和濃厚的人文氣息,還因為哪里有牽掛和被牽掛的人了,而且是一群人。
每天忙忙碌碌,哪有什么時間去傷春悲秋;除了工作上的滿足感,我依舊一無所有。也終于知道了,曾經擁有的其實才是最好的。
我不知道,以后還會不會再回成都了。
但我終于學會了無論面對任何事情都不抱怨的態度,也終于做到了十多年前一個同學在同學錄上給予的評價:“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外表看似強悍的自己,原來還是害怕面對內心的柔軟。
在越來越大的年紀,原來最怕的還是朋友突然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