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破曉,驚醒了千家萬戶。
休憩一冬的人們開始了勞作,山口的冰雪也開始融化,一顆顆樹木重新露出了綠色的嫩芽。
伐木人已經開始了工作,“咚咚咚”,每過一會,便有一棵樹倒下。
正要砍下一棵樹的時候,他忽然停了下來。原來這不過是一顆小樹,小樹還太小,幼小的軀干應該撐不過一斧子,伐木人生出了惻隱之心,心想待它長大之后再進行處置。于是轉向了其他樹木繼續工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伐木人的身型慢慢變的佝僂,小樹卻長的越發茁壯。直到有一天,伐木人砍光了周圍所有的樹,單單留下了這一棵。
他看了看這顆長的十分茁壯的樹,露出了一絲笑容。這棵樹,似乎比他還要粗壯了。
伐木人索性在樹旁蓋了一所小屋,在這住了下來。
隨著歲月的流逝,這棵小樹變成了大樹。大樹相當雄偉,樹干要兩人合抱才能圍住,大樹的枝葉也慢慢鋪展開來,蓋住了身旁的小屋。
伐木人自然是早已過世,他的子孫卻留了下來,百年下來,慢慢繁衍成一個家族。
家族圍繞的大樹和小屋居住,久而久之,小屋變成了家族的祖屋,大樹自然也就成了祖樹。
成了祖樹的大樹,自然也承擔起了祖樹的職責。每逢家族添了一位新生命,人們就將這位小孩的性命刻在木牌上,到祖屋拜一拜祖宗,便將木牌掛到了樹上,祈求著祖樹的庇佑。
人們對祖樹保持著相當的尊敬。每逢族中有大事發生,或是每逢重要節日,祖樹都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聽訟者人們祭拜的祭文,接受者人們的供奉;每次族中有人感到迷茫或困惑,也常常像它傾訴,希望祖樹能給與自己指引;新婚夫婦成親之后,往往也要在第二天祭拜祖樹,祈求夫妻可以相親相愛,幸福美滿。
祖樹成了家族的象征,自然也有了更多的傳奇色彩,一個個關于祖樹的故事從族中老者的口中傳出,慢慢傳到了各地。很多人不遠千里,來到了祖樹下,祈求的祖樹能夠達成他們的愿望。
然而,祖樹的名聲盛極一時,卻也難以逃過滄海桑田,歲月變遷。一次大旱,讓家族受到了重大的打擊,家族中的許多人外出逃難,祖樹周圍,又慢慢的荒涼下去。
祖樹又變成了大樹,大樹的軀干更加的粗壯,枝葉也更加茂密。大樹枝條上的木牌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正在風干的衣服;大樹旁的小屋也早被推到,變成了一群在樹底乘涼的農夫。有時小孩也覺得大樹甚是好玩,就爬到樹上,偶爾折斷幾根枝條,偶爾又在樹干上劃上兩刀。
大樹繼續為人們提供蔭涼,它看著清末亂象四起,看著民國的奮發圖強,看著人們窮的吃不飽肚子,看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看著鋼筋水泥鋪在了它的身邊。
大樹變成了老樹,軀干似乎不再增長,枝葉還是那么茂盛,唯一不同的是它的軀干上滿是一道道劃痕,那是歲月的痕跡。
政府要發展當地經濟。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不巧的是,老樹扎在這條路的中間,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政府決定要砍斷這棵老樹,有的人反對,有的人贊同,在爭執了好幾天后,領導人拍板決定:“反對無效!”便組織起這次的砍樹行動起來。
砍樹當天,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路還沒有修成,機器還進不來,只能進行人工砍伐。
伐木工人看見有這么多人看著他,感到十分的自豪。他憋了口氣,一斧頭砍下去,老樹卻只破了些樹皮。伐木工人感覺老樹冒犯了他的威嚴,向手中吐了兩口唾沫,更加賣力的砍了下去。
不料剛砍去了斧頭,就有人組織了他。原來有人舍不得這棵老樹,就去市里找了個植物學的專家,想讓他說明老樹的價值。專家看見老樹,滿臉通紅,激動不已,恨不得抱住老樹。“這是棵金絲楠木樹啊,這么大的金絲楠木樹,我還是第一次見啊!”
領導聽聞老樹如此高貴,立馬下令停止砍伐。不僅決定公路繞開老樹修建,而且還派專人保護老樹,并為老樹專門成立了一個景點,以供來人瞻仰。
一二十年之后,老樹已經成為了當地一處有名的風景線。
無戒365日更訓練營 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