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兩天和一個認識很久的簡書上的朋友聊天。問她現在還寫簡書嗎?她說現在寫的少了。“你不覺得現在關注簡書的人少了嗎?”
我說“現在的機制正在調整,沒有了推薦更多的靠真正的寫作功底,其實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現在來簡書一年多了,沒有趕上紅利期也沒有感到寫作讓你發家致富,這是因為喜歡,所以一直還在。
但是必須承認的一點,因為簡書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章,甚至因為我的文字得到了改變,這是讓我覺得開心的事情。
02
其實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寫作了,斷斷續續好些年。在上大學的時候,是校園記者,經常寫校園新聞。記得第一次寫新聞稿的時候,改了四五遍,當那篇新聞稿發到了學校新聞網的時候開心了半天,后來越寫越多,數量和質量都占到校園記者的前列。那個時候還做一件特別傻的事情,時不時的百度搜索一下名字,當看到有不少頁面顯示的時候,感覺就特別興奮。
因為校園記者的經歷,在大學里參加了很多活動,志愿者活動、文藝演出、校慶紀念等。認識了很多優秀的人,從他們身上看到優秀是多么可貴的品質,像他們學習變得優秀。因為會寫一點東西,大學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甚至感覺文字記錄成長,于細微之處,慢慢的體味。
最早寫的是新聞稿,后來慢慢的接觸一些散文,覺得散文才算是文字純正的,人在閑暇之余讀讀散文就覺得精神上是愉悅的。但是現在很多文字反而成了一種套路式的寫作,無論是雞湯文還是所謂的新媒體寫作的爆款人,其實不再講究你的文字如何,而是在于你能找到別人的痛點,然后通過一些正反面的案例,來告訴別人怎么做,或者發泄情緒,或者通過文字的組合影響他人。其實并不喜歡這樣的文章,有些類似于好萊塢寫宣傳稿式的夸張,寫出來的是廣告,或用最美麗的字眼去形容一些毫無意義的東西。
工作之后進入體制內,經常寫一些務虛的東西,寫的多但是并沒有什么成就感,其實少了一些記錄和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開通了公號:曉多會客廳。
在公號里,我認真記錄一些自我成長的思考,工作生活情感什么都有,也有許多當自己很疲憊、很失落、很迷惘的時候給自己打的雞血,從小白一路走來的歷程。
寫作,其實是伴隨著成長而來的。
03
當我在公眾號寫了一年多之后,我接觸到了簡書。
我發現在簡書上有很多人都是很積極向上的,大家都渴望著成長。無論是看一些干貨的文章,還是記錄一些自己的改變;無論是寫勵志情感還是生活職場,在簡書上總能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簡書成了具有社交功能的寫作平臺。所以進入簡書以后你會覺得進入了一個大家庭,在這里總能找到和自己相似的人。
剛開始進入簡書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小透明,那個時候寫的東西沒有人看,閱讀量只有兩位數,甚至還寫一些談寫作的文章,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你寫作的初心是什么?為什么為寫不出爆文而苦惱。
這個時候感覺寫作偏隨筆式的,沒有把寫作當成一種產品,所以寫出來的文章閱讀量很低。大概寫了10個月,粉絲只有1000多,喜歡也只有2000多。當時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能夠有1萬粉絲,那個時候覺得這完全不可能,除非有奇跡。
可是后來調整了思路,明白自媒體寫作的意義,它不等同于文學創作,而是面向大眾的,傳遞一種價值觀、分享知識、調動情緒,讓人讀完之后有所收獲,而不是自嗨。
好的文章是可以引起大家情緒上的波動或者收獲的。平庸的文章就會讓人無感。比如同樣寫《后來的我們》,大家都在寫,你的觀點是大家熟知的、沒有任何新意;你對電影的解讀也停留在電影故事本身,沒有更多的見解;你引的例子很普通,語言也比較乏味,你只是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更多的是自嗨,沒有想到別人能夠收獲什么。
衷曲無聞寫《后來的我們》,他的觀點《后來的我們》:無法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其實是人生的常態。很直接,也很犀利,抓住了大家的情緒,讓大家有了共鳴,所以就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
其實寫自媒體文章,你會發現,看重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我之前可能寫了幾十篇文章,但是反響平平,都不如我用心寫一篇爆文產生的價值大,比如《刷遍朋友圈的2018年度計劃 |努力實現100+個目標,我就是想要開掛的人生!》,已經上萬的點贊量,其實想想來主要是在大家最需要的時候能夠給大家借鑒,所以產生了價值。
我們都想寫出10萬+,比如那些發到了《人民日報》夜讀上的文章,那些文章其實看起來很普通,當你讀了周也覺得不過如此,其實當你這樣想的時候或許已經代表“眼高手低”,好的文章都是刻意練習的,對于一般人可能寫出爆文很難,但是對于一些精通其道的人,他們可能會持續產生10萬+,成為爆文的生產者。
這里面其實有門道可學,一是積累,持續的積累、素材、案例等等;再一個就是專門研究,找到方法論,找到內在的邏輯和方法。
04
好的文章有幾個特點
說實話我并不是一個很厲害的寫作者,我寫的東西也并不多,找到自己寫作的感覺也比較晚,大概從10月開始才有了一些寫作的想法,但自此之后,寫了一些文章,被人民日報、思想聚焦、半月談等大號轉載,加起來上百個大號轉載,5000萬閱讀量。
甚至寫的時候我都能感覺到這篇肯定會受歡迎,會被轉載。那么接下來,就說下自己的感悟,方法都很簡單,希望對你有啟發。
第一,文章要滿足用戶需求,選好選題。
文章就是文字產品,產品就是要滿足用戶的需求。如果一篇文章沒有讓讀者有所獲,那么就是一篇失敗的文章。所以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就在想,怎么才能讓讀者從我的文章種有所收獲。
文章簡潔流暢者都是基本,重點是找到好的切入點,直擊人心。《你所謂的安逸,正在慢慢毀掉你!》這篇文章雖然有些負面,有很多讀者留言說:很扎心!但是初衷是正面喚醒大家,希望年輕人不要在奮斗的時候選擇安逸,其實這篇文章也是提醒自己不能成為“溫水中的青蛙”。
《慵懶中長大的人,只會挨生活留下的耳光》也是告訴大家“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告訴大家成長才是我們應該有的選擇,當你真正的努力到無能無力的時候不會后悔,有一天希望對自己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這樣的文章選題還有很多,比如《人到中年,職場半坡》,這是給中年職場人士的喚醒,喚醒大家走出舒適區,更加努力的工作,不斷挑戰積極的情緒。還有那篇刷屏的文章《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其實也是在讓你意識到危機。
第二,就是文章要自帶能量。
其實寫的很多文章都在傳遞一些能量。以個人為例,我是一個普通人,但是我不希望自己永遠那么普通,所以我選擇折騰,選擇自律,這些年進行了目標管理,堅持每天5點起,每年完成100+小目標、1000公里、100本書、100部電影、10個城市、見10人+牛人。成為簡書職場優秀作者,寫出了多篇10萬+,被《人民日報》等大號轉載。
一個人的成長是有軌跡的,我們都希望變好,我們一是跟自己比,二是跟自己處境類似的人比較,看看自己是否做得更好。當一個人倦怠的時候,是需要打雞血的,這種內在的激勵是種動力策略,幫助自己把一件事情堅持做的更好,然后不斷的改變,逆襲之旅開始。
《堅持早起的人打不敗,早起讓我的人生賺到了!》就是講早起對我的改變,這只是一個很小的習慣,但是堅持去做卻讓你收獲到驚喜,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自律成就歲月,這些小習慣堅持了一年,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是用自己現實的例子來說明自律真的讓人獲得一般人所無法做到的成績。
實際上,在簡書上這類的文章也有很多,比如第三方授權 的《寫作一年稿費從2位數升至4位數》,與君成悅的《你努力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安梳顏的《屌絲逆襲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等等都是。
第三,請重視你的標題。
標題很重要,尤其是自媒體文,傳播性是第一的,好的標題其實就是一種包裝,便于傳播。
當你看完一本書、一本電影或者一首歌,還取“......讀后感......觀后感”之類的標題,或者取“淺談......”,實際上看到標題很多人都無感了。而你看到那些爆文標題卻罵別人標題黨,可是你如果連標題都起不好,怎么引起別人的注意看正文呢。
那個時候我的標題是《2017年,這個小習慣讓我效率提升數倍,實現了90%的目標》、《2017年我實現了90%的目標,努力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不努力,你怎么知道自己多優秀?》雖然標題中重復出現了實現了90%的目標,但是這是對事實的一種簡單概括,別人看到這個標題,也會思考過去的一年自己目標實現了多少,別人實現了哪些目標,而且這些目標實現的方法是什么?可以說好的標題就是具有導向性的、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別人想去看。標題決定著打開率,內容決定著轉載率。
所以,請重視你的標題,可以花半天時間去擬標題,也可以搜集一些好標題。
第四,請建立一個素材庫。
小的時候老師經常把那些能夠引經據典,材料豐富,并且圍繞主題主題的文章當作范文,你可能覺得哇,那個同學記憶力超強、博學強識,其實后來你才知道,人家有一個摘抄本,把好的例子、名言警句都摘錄了下來,甚至流行把報刊上的文章用小剪刀剪掉貼到本子上。別人有這么一個素材庫,像大廚擁有好的食材一樣,比普通人做出的東西好吃。
積累素材庫是一個不斷輸入的過程,雖然現在搜索讓獲得信息變得簡單,但是如果你平時注意積累,多思考,用心收集能夠為你所用的素材,分好類,那么當你寫文章的時候就不怕巧婦沒有無米之炊了。
簡書簽約作者懷左同學就把自己的素材庫分為以下幾類:
1、選題標題庫——積累選題和優秀標題,同時注意衍生出屬于自己的標題
2、書籍電影庫——平時看書和看電影之后的讀書筆記、經典話語以及自己的感受,現在都會直接在電腦上記錄。
3、主題庫——根據不同主題,比如勵志、愛情等,具體搜集資料
4、理論庫——因為我的專業主攻理論,所以平時的理論筆記會自己整理,當然,這個主要用來寫論文。
我覺得還可以增加一個:
5、爆文庫——把那些10萬+的文章或者第一眼就看上的文章搜集起來,對這些文章進行剖析,結構是什么,寫作思路是什么。
第五、堅持寫作
可能你學習了如何進行新媒體寫作,然后掌握了一些方法。但是你只是停留在理論的上,只有去寫去實踐才是你才能寫出好文章。
可能你能寫出一篇爆文,但是只有持續寫作才能持續寫出爆文。那些寫作者一般都是那種特別能堅持、能夠持續產出的人。而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并不見能寫出多好的文章。
不建議日更,不一定非得每天都寫,但建議你持續寫作,設立合理的可以長期堅持寫作規劃,持續的練習下去!
現在可能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會對寫作熱情變淡;可能會覺得現在微信號紅利期已經過了,新媒體寫作變得不重要;可能因為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漸漸放棄;可能平臺會衰落。但是寫作是一個值得堅持和積累的事情。
寫作可以把你的知識、思想優化組合、傳播,它可以記錄你的成長,它可以讓你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從這些角度來講,沉下心來,多閱讀,多研究,多思考多寫多讀好書,寫作之路才會越走越遠。
還有一點,請盡量在固定平臺更新!
我還在簡書,還在堅持寫作,一起加油,我們都會走的很遠。
自薦首頁文章(閱讀量上萬、過千贊或評論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