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接受不同的信息轟炸,每天忙著收藏、點贊、轉發各種文章,那么我們到底學會了什么?
我們每天忙著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但是被人一問,卻說不出來……
我們懂很多知識,這些知識猶如一粒粒珍珠散落在我們的腦子當中,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一根線把珍珠一粒粒的串起來,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
那么究竟該怎么建設自己的知識體系呢?我們先來看看高手如何去做。
一、彭小六
彭小六,彭大神不多做介紹,知道簡書的都應該知道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成為簡書簽約作者,現在是簡書第一頭牌紅人,那么彭小六是如何把散落的珍珠串聯起來的呢構,讓我慢慢給你道來。
1)提問
作為一個“功利”的學習者,在學習當中首先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我為什么要學”、第二“我該怎么學”、第三“我要學什么”,當你弄明白這三個問題之后,你就不會迷失在知識的海洋當中了。
以我自己為例,比如我要學習時間管理。我會先列出這三個問題。為什么我要學?因為我的時間浪、拖沓比較嚴重,所以想要學習時間管理,解決這個問題;我該怎么學?我是參加培訓、看書亦或是找人請教。
2)知識的獲取
搞清楚了自己的目的之后,也知道自己怎么要學習之后,接下來要做的問題就是從哪里能獲取知識。這些知識是隨時可以被我們調用,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可以幫助我們馬上解決問題的。
△書本:通過快速閱讀或者主題閱讀可以讓我們快速掌握某一個領域的知識,對于感興趣的商業書籍可以通過快速閱讀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微博:技術大V們的微博是很好的學習之處,經常轉發一些學習心得或者干貨,比如PPT@唐青梅、@嘉文錢、@大夢Power……處處留心皆學問。
△網絡云課堂:如何能快速的學到某一領域的知識呢?不如上網易云課堂看看。
△微信公眾號;優秀的公眾號里面也有很多的干貨,讀完之后也確實能讓人獲益匪淺,比@吳曉波頻道、邏輯思維都能等。
3)知識的保存與整理
知識的更新迭代非常迅速,所以要不斷的吸收新的知識、淘汰舊的知識。知識的儲存最適合用“斷舍離”,斷舍離時刻提醒我要學以致用。
△電腦:通過SVN和VPN讓家中的電腦和辦公司的電腦保持同步,片面來回復制的麻煩。
△網絡筆記:印象筆記可以把隨時采集的知識存放在手機上,同時可以同步到電腦的PC端。
4)知識分享
教是最好的學習,可以實現90%的知識轉化率,分享是最好的方式。
比如寫讀書筆記在簡書上進行分享、做讀書筆記PPT、參加讀書會、或者自己做一場演講都可以,這樣可以是更能多的知識轉化到自己的腦海里面。
5)學以致用
通過收集、整理和分享之后,已經將隱形的知識轉化為顯性的知識,此時的知識已經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幫助你解決工作當中的問題。
比如我學完思維導圖之后,我把它運用在我工作當中整理思路,確實是幫我節省了不少時間;學完番茄鐘之后,工作的效率也被提了上來。
整個的一個步驟轉下來是彭大神的成功法則,也是彭大神的學習之輪,隨著學習之輪一輪一輪的轉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知識沉淀在他的身體里,跑的也會越來越快。
二、古典
古典是誰?新精英生涯的創始人,代表作品《拆掉思維里的墻》、《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躍遷》,其中《拆掉思維里的墻》和《躍遷》都是百萬冊的銷量。
古典老師采用的是一種逆向思維的方式,是以問題為導向,自下而上構建自己 的知識體系。
1)信息源頭
在古典老師的《躍遷》當中將知識的種類分為四種:
△一手信息:知識的源頭,包括行業的學術期刊,行業的最新數據
△二手信息:轉述一手信息,包括名校的教科書、維基百科、中立的第三方的行業報告
△三手信息:為傳播而簡化和極端觀點的陳述,包括各種各樣的暢銷書,這些文字已經被改成各種各樣可以理解、方便傳播的文字
△四手信息:處于各種冬季充滿個人經驗的情緒化表達,包括根據暢銷書和理論,大部分人寫了很多基于個人體驗的雞湯
找到知識源頭之后,才可以更加功利的讀書,功利的獲取知識。
2)萃取知識晶體
何謂知識晶體?一張銀行卡,你存進去再多的錢,如果不知道密碼,就沒有辦法取錢,知識也一樣,知識的晶體就是提取的密碼。比如某一些人雖然在學習上投入不大,但是特別擅長整理和結晶,也可以從散亂的知識當中拿出不錯的產品。
如何讓知識變成知識晶體?下面是4種常見的知識結構:
△樹狀結構:體現事物的層級、包括關系,比如SMART法則、SIGN法則
△關聯結構:體現事物相互關系,比如SWOT分析、時間管理的四象限
△序列關系:體現先后、英國關系,比如步驟指南
△數據結構:體現數量差異關系,比如柱狀圖、餅圖
有了知識結構之后,我們可以嘗試自己淬煉自己的知識晶體。最初的的表達可能是“關于……五個技巧”;之后更是可以運用隱喻來表達。
3)聯機思考
李小龍是一位在國際舞臺有巨大影響力的華人巨星,更是功夫高手。李小龍把哲學、健身、舞蹈、空手道、柔術等結合在一起,形成一門獨特的功夫。19歲的李小龍練習過幾年詠春拳,但不是最優秀的,24時打敗其他的唐人街高手,已經有一大大師的風范了,他成為一代宗師只用了5年時間。
李小龍就是一個聯機學習者,大二時就開始教授其他人詠春拳,同時還在授課期間學習柔道、跆拳道,并把其加入到自己的武學當中,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過去學習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的時代“調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顯得更加重要。現在的聯機的學習方式是先打磨一個屬于自己的額知識模塊,然后拋出去換回別人的知識模塊,重復前兩步,積累獲得更多的知識,最后才是整合出自己的知識體系。
4)終身提問
問題比答案更重要,提問就是思考,一個人的提問能力,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思考的深度;提問就是創造,提問會倒逼你更新你的知識、深入思考。
一定要基于問題去學習,比終身學習者更有效的是終身提問。
三、結束
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當中,我們要做一個終身學問的人,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獲取新知識。
End.
我是馬爾代夫的驢,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