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室,你們的味道還是如往常一樣令人作嘔,卻又不得不來。雖然是清晨,房頂上的三葉吊扇還是和豆漿機刀片轉得一樣猛烈。
坐到后排的座位,椅子難得都被推到了桌子下面,心想今天真是難得有人掃地,結果一看,地上的垃圾還是一點都沒有減少。覺得有點反常,但是也沒放在心上。
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回復著昨天晚上未回復的消息,心中有些悵然若失。
直到被旁邊一個女生驚醒,她說她放在教室的充電器不見了!
回想起剛剛進座位時感覺到的不對勁,我意識到,教室里可能有賊光顧過了。
看向抽屜,果然是那個我不想看到一幕,我的現在的抽屜里比昨天晚上走時,空多了。
這感覺,似夢似幻亦非真!我不愿意看到,我希望我看到的是虛假的,或者讓我在下一秒驚醒,讓現實告訴我這只是一個白癡的夢。很可惜,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現實!
我清點了一下我丟了些什么,一個20000毫安的充電寶,和一本對于我來說很有價值的書。令我高興的是我的電寶并沒有丟,只是被我同桌拿去充電去了。
我丟了一本書,我很懊惱,一直在想象自己是不是把這本書拿到什么地方去,可是自己忘了!也很稱奇,我真的萬萬沒想到,這個學校居然還有人偷書。我所在的學校,所在的班級,上課學習的時候,學生和老師總是“人鬼殊途”的,各干各的互不干擾!
我也很惆悵,覺得可惜。那么好的一本書,在得到它時,我曾向它許諾過,一定要把它肚子里的知識全部汲取到我的大腦中。可是,我就像一個在婚禮上對新娘撒謊的新郎一般,辜負了她。最終在我不在的時候,讓其他人把她帶走!
也覺得很不該!
簡直是沒有道理,我為什么會為了一本書這樣愁怨。
它,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失去的真的只是一本書嘛?
坐在令人迷茫的角落,帶上藍牙,聽著憂傷的小提琴曲,琴弦仿佛在我心中拉扯著!看著朝氣蓬勃、吵吵鬧鬧在我眼里就像傻逼的人,感覺真的比我過得開心的多。
我為什么沒有那份快樂?
我的悲哀何處而來?又將何處而去?
亦或者是,我的快樂被我遺失了。
我也不知道我是從什么時候起,就有了一種強有力的手,狠狠的掐著我的喉嚨,我盡力的呼吸,盡力不被它掐死。
不知道為什么我這種溫室中的花朵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烈的“生存壓力”!
每天在我耳朵邊的都是“這一波互聯網紅利即將消失!”“中國即將階級固化!”“AI的興起!”“未來大部分人將會連毫無價值!”這些都是壓力,每一天都讓我感覺,今天依舊光明,明天黑暗降臨!
我生活在一個很巧妙的時代,我的成長過程看著中國從一個工業國,一個世界加工廠,變成了今天的世界老二,讓我感覺到我們現在離發達國家已經不是很遠。我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代獨生子女。幾十上百年一遇的自然災害,通通都能被我們碰上,不光光是自然災害,幾百上千甚至上億年一遇的美女都能看到,讓我強烈感覺我的審美與大眾審美不符。還有就是世界相對和平,各國都在卯足勁發展經濟。隨時帶來的是什么,是世界變得太快了!
從一萬多年前的石器時代到最早5000年前的青銅時代,花了最少5000年!
但1500年~1640年,從蒸汽時代到電器時代,中間只有140年。
這也是“馬太效應”!科技水平越高,科技發展越快。
到了今天,這款世界幾乎幾年就會變一個樣。十年前,沒人會相信現在人手一個觸屏手機。五年前,手機支付是個蠢話。兩年前,人工智能下棋打敗世界冠軍,是個玩笑。
沒人知道下一個笑話什么時候成真,也不會知道下一個笑話是什么?也許有人說這不是我們操心的事,我們只要享受成果就行,但我渴望著,自己是那個攪動風云之人,我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我自認為我現在并沒有被命運善待,我很喜歡洛克菲勒,也喜歡一切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他說過一句話“我們的命運由我們的行動決定,而絕不是由我們的出身決定的。”我深以為然,而且始終傻傻的相信努力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忠貞不渝!
所以強迫自己,逼迫自己。
并且終生學習,好像“神廟逃亡”中的那個主角,不跑就會死,被怪物撕裂,丟入口中大嚼,尸骨無存。
還是怕了吧,害怕到了下一代,他也過著那個時代的,我現在的日子。輪回總是要有人斬斷的,有些人想把這個任務交給下一代,而我想把這個任務交給自己,不試一試。怎么知道鹿死誰手?也許我能干掉我心中所愿的那條鹿。
我不愿走一條大家都走的路,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盡管我每天都在學習,由淺到深。但是在其他人眼中我依舊是個“盲流”,無所事事,每天除了不讀書什么都干(他們眼中的書是課本)我覺得那玩意兒真無聊,而且讀的書越多,覺得里面的錯誤就越多,很多事情,僅憑意識上的主觀判斷,判斷一件大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很膚淺。
所以我就是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每天干一些有自己喜歡的事,讀書看報寫文章,這是我僅能獲取的資源,我也是熱愛這些資源,并且熱愛我這一份心。
當然你也會以為我說的都是借口,我覺得我都在找原因,覺得我虛偽,這么說是你的自由。實際上我是不介意虛偽的,如果宣告某人必死,必要給他吃下毒藥,我倒寧愿毒藥是甜的,可口的!哄騙他安詳的永遠睡去。而不愿給他臨死前的恐懼。
我決定做一份副業,尋找一個又一個平臺,投去一份又一份我拙劣的文。無人觀看,我一人獨賞。但沒有關系。
?漫畫呆伯特的創造者亞當斯告訴過我,不要去追求實現一個什么具體的“目標”,而要發展一個“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亞當斯當年一邊工作一邊業余畫畫和寫作,和我現在是一樣的,這些給他帶來的物質回報非常少,大概只相當于工資收入的5%,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別人問他為什么要干這件事?亞當斯說,他做這個事不是為了完成一個什么具體的“目標”,而是為了發展一個“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亞當斯把博客當做一個研發平臺,在上面做各種寫作技術的測試。比如他測試了不同類型的話題,看哪個話題受讀者歡迎;他還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口吻寫作,看哪一種感覺更受讀者歡迎。時間長了,博客越寫越多,亞當斯的寫作系統就成長起來了。后來去華爾街日報寫專欄,一上手馬上大受歡迎。
和我差不多,我在效仿他,看看能不能拿同樣的東西摸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但是這樣的路無疑是枯燥苦澀的,更是孤獨的!即使心中懷有這樣的目的,但是看到“瀏覽量0”那一行字,心中不免得痛心。
人都是渴望被認同的,那種不認同感,很痛!就像四肢被鎖住,一直該死的禿鷲啄開我的腹腔,饕餮我的內臟,直到禿鷲的羽毛盡被我血染紅,飛騰上天,向著深谷分享它飽餐的喜悅,而我卻無能為力。痛不欲生,時常想過放棄!
不過還好,我聽說過兩個人的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印象派大師梵高,隨便一幅畫作便可拍上千萬美元。但是在他生前,一名不值。還在無奈中說過“死很難,但活著更難!”關于故事的結尾,比起事實,我更喜歡《梵高傳》中的結局。一位痛苦而不被賞識的藝術家為了逃避世人的漠視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個天才,最痛苦的就是不被世人所認同,他深深的知道這是金子,可其他人卻視為垃圾。所以,37歲,他死了!
第二個故事是梭羅,他對美國自我認知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瓦爾登湖》更是世界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我非常敬佩他,喜歡他在瓦爾登湖畔遺世獨立的日子,讓我知道了什么是“自由主義”,以及高大的思想境界,用他的眼睛能看到比我們自己看到更多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作家,做一本無出其右的著作,當年在多位名人的推薦下,上市后前五個星期銷掉689冊,這算是不錯的成績,但隨后一年只售出65冊,剩下兩百多冊直到5年后才賣光,而且在作者生前并沒有加印。可見這本書在當時是非常不受人待見的。要是我嘔心瀝血寫出這樣一本書,卻沒幾個人愿意買,肯定是恨不得跳下太平湖。 ? ? ? ? ? ? ? ? ? ? ? ? ? ? ? ? ? ?梭羅本人對此倒似乎不是很在意,依舊憑借自身靈巧的雙手從事各種兼職,空閑時繼續研究大自然和印第安人歷史……
我是不敢與他們二老相比,螢燭之火豈敢與皓月爭輝。我只是想說,在不被人待見的時候,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也是非常好的,只可惜我做不到,所以才要學嘛!不能,大事未成,先把自己搞瘋了,那叫什么事嘛!
最后想了想,這條路也是自己找的,含著淚也要走完,我相信我還是比平常人多得到了一些東西的。
事成,自然最好!事沒成,起碼自己努力拼搏過,走了一條自己選擇的路,也好!
保持個人主義的精神,選擇一條自己認為對的路,做事也積極些,就算“道消身隕”了,也不會怪罪別人,可以怪罪自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