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lp插件介紹

為什么使用

代碼同步

browser-sync 使用方法

browser-sync-spa

gulp-livereload 實時刷新

AngularJS

eslint-plugin-angular

gulp-angular-filesort

結合使用以gulp-inject正確的順序注入您的AngularJS應用程序文件(腳本),以擺脫所有Uncaught Error: [$injector:modulerr]。為了正確工作,每個角度文件需要具有唯一命名的模塊和setter語法(帶括號),即angular.module('myModule', [])。

gulp-angular-templatecache 將html模板緩存到$templateCache中

gulp-ng-annotate //是一個處理angularjs依賴注入的插件,它的用法如下

gulp.task('build-app-js', function () {
    return gulp.src('src/app/**/*.js')
        .pipe(ngAnnotate({single_quotes: true}))
        .pipe(gulp.dest(buildDir + '/js/app'));
});

正常我們寫angular代碼是這樣子的

angular.module('app', [])
    .controller('AppCtrl', ['$scope', function($scope) {
        // 別的代碼
    }])

但使用了這個插件之后,每一個依賴注入的項就不用再寫兩遍了,如

angular.module('app', [])
    .controller('AppCtrl', function($scope) {
        // 別的代碼
    })

gulp-ng-annotate會幫我們生成帶中括號的寫法 ,這樣子是不是節(jié)省了很多重復工作呢?尤其是在注入的服務非常多的時候,可以少寫很多代碼,并且也不用擔心順序有沒有寫錯。

文件操作

gulp-filter 過濾文件

Example:https://github.com/hjzheng/CUF_meeting_knowledge_share/blob/master/2015-11-10/gulpfile.js
gulp-filter可以把stream里的文件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篩選過濾。比如gulp.src中傳入匹配符匹配了很多文件,可以把這些文件pipe給gulp-filter作二次篩選,如gulp.src('/.js').pipe($.filter(/a/.js)),本來選中了所有子文件下的js文件,經(jīng)過篩選后變成名為a的子文件夾下的js文件。那有人要問了,為什么不直接將需要的篩選傳入gulp.src,干嘛要多篩選一步呢?這里面有兩種情況:

gulp.src與$.filter中間可能需要別的處理,比如我對所有文件做了操作1以后,還需要篩選出一部分做操作2。
第二種情況就要談到gulp-filter的另外一個特性:篩選之后還可以restore回去。比如我對所有文件做了操作1,篩選了一部分做操作2,最后要把所有的文件都拷貝到最終的位置。代碼如下:

var filter = $.filter('**/a/*.js');
gulp.src('**/*.js')
    .pipe(action1())
    .pipe(filter)
    .pipe(action2())
    .pipe(filter.restore())
    .pipe(gulp.dest('dist'))

可以看到,如果沒有restore這個操作,那么拷貝到最終位置的文件將只包含被過濾出來的文件,這樣一restore,所有的文件都被拷貝了。

gulp-flatten 當拷貝文件時,不想拷貝目錄時使用

例子:https://segmentfault.com/q/1010000004266922
gulp-flatten非常實用,可能知道別的庫中flatten函數(shù)的同學已經(jīng)猜到它是干嘛的了。比如gulp.src('*/.js')匹配了很多文件,包括a/b/c.js,d/e.js,f/g/h/i/j/k.js,l.js,這些文件的層級都不一樣,一旦我們將這個文件pipe給$.flatten(),則所有的文件夾層級都會去掉,最終的文件將是c.js,e.js,k.js,l.js,在一些場景下還是非常有用的。

JS/CSS自動注入

gulp-replace

gulp-rev 把靜態(tài)文件名改成hash的形式。

gulp-rev-append 給頁面引用的靜態(tài)文件增加hash后綴,避免被瀏覽器緩存

效果如下:

"/css/base.css" => "/dist/css/base.css?v=1d87bebe"    
"/js/mod.js" => "/dist/mod.js?v=61e0be79"    
"/images/bg.png"  => "/images/bg.png?v=35c3af8134"

gulp-rev-replace 配合 gulp-rev 使用,拿到生成的 manifest。json 后替換對應的文件名稱。

gulp-useref 與 gulp-rev、gulp-rev-replace

這三個工具之所以放在一起講,是因為它們一般都是一起使用的。它們要解決什么問題呢?通過上面的wiredep也好,gulp-inject也好,插入了一堆JS、CSS文件到HTML中,一旦部署到生產(chǎn)環(huán)境,這么多文件必然是要合并壓縮的。光是壓縮還不夠,為了解決緩存問題,每次合并壓縮后要給最終的文件加hash,這樣每次文件內容一變動,hash也會跟著變動,就不存在瀏覽器依然使用緩存的老文件的問題。這樣得到最終的文件以后,肯定還要將這個文件替換回HTML中去,一大堆的script和link標簽替換成最終合并壓縮帶hash的版本。

前面啰啰嗦嗦的一大堆工作就是這三個插件要解決的問題了。首先,gulp-useref根據(jù)注釋將HTML中需要合并壓縮的區(qū)塊找出來,對區(qū)塊內的所有文件進行合并。注意:它只負責合并,不負責壓縮!所以合并出來的文件我們要自行壓縮,壓縮以后調用gulp-rev負責在文件名后追加hash。最后調用gulp-rev-replace負責把最終的文件名替換回HTML中去。扯了大半天,還是直接上例子吧。先來看看HTML中的注釋:

<!-- build:css static/styles/lib.css -->
<!-- bower:css -->
<!-- endbower -->
<!-- endbuild -->
<!-- build:css static/styles/app.css -->
<!-- inject:css -->
<!-- endinject -->
<!-- endbuild -->
<!-- build:js static/js/lib.js -->
<!-- bower:js -->
<!-- endbower -->
<!-- endbuild -->
<!-- build:js static/js/app.js -->
<!-- inject:js -->
<!-- endinject -->
<!-- endbuild -->

gulp-useref識別的就是build開頭的注釋,build后面首先跟的是類型擴展名,然后后面的路徑就是build區(qū)塊中的所有文件進行合并后的文件路徑,這個相對路徑是相對于這個HTML的路徑。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用build區(qū)塊把bower和inject進來的文件包起來,這些文件就可以被gulp-useref合并了。再來看gulp中useref相關task的定義:

var assets = $.useref.assets({searchPath: 'app/src/'});
var cssFilter = $.filter('**/*.css');
var jsAppFilter = $.filter('**/app.js');
var jslibFilter = $.filter('**/lib.js');
return gulp
    .src('index.html')
    .pipe(assets)
    .pipe(cssFilter)
    .pipe($.csso())
    .pipe(cssFilter.restore())
    .pipe(jsAppFilter)
    .pipe($.uglify())
    .pipe(getHeader())
    .pipe(jsAppFilter.restore())
    .pipe(jslibFilter)
    .pipe($.uglify())
    .pipe(jslibFilter.restore())
    .pipe($.rev())
    .pipe(assets.restore())
    .pipe($.useref())
    .pipe($.revReplace())
    .pipe(gulp.dest('dist'));

首先一上來,先調用$.useref.assets()函數(shù),這個函數(shù)返回一個stream,包含已經(jīng)合并后的文件。可以嘗試在第9行后面加上前面介紹過的gulp-print插件.pipe($.print()),打印出stream里的文件,發(fā)現(xiàn)就是前面HTML中4個build注釋塊后面的4個文件。注意這里調用的時候跟了一個searchPath的參數(shù),它的用處就是指定從哪個路徑開始尋找build區(qū)塊底下的文件。比如build區(qū)塊底下有這么一行<script src="static/js/a.js"></script>,那最終gulp-useref將從這個路徑app/src/static/js/a.js找到這個文件。第3到5行定義了3個filter,這主要是為了后面壓縮準備的。下面正式看stream的pipe流程。先選出要處理的HTML文件,然后調用剛才得到的assets得到合并后的4個文件,第10到12行篩選出合并后的CSS文件進行壓縮(壓縮類插件下篇文章再講),第13到16行篩選出app.js進行壓縮,第17到19行篩選出lib.js進行壓縮。之所以要區(qū)別對待app.js和lib.js,是因為app.js是我們自己寫的代碼,壓縮后要加上header(第15行,使用前面介紹過的gulp-header插件),而lib.js是第三方的各種庫,直接壓縮即可。后面調用gulp-rev給壓縮后的4個文件加hash,然后調用assets.restore()將src源換回HTML文件,這是為了后面調用$.useref(),因為$.useref()做替換的src源是HTML文件,同樣后面調用gulp-rev-replace將帶hash的文件替換回HTML,它要求的src源也必須是HTML文件。這里的順序很重要,因為這幾個插件接受的源不一樣,gulp-rev接受的是JS、CSS文件,而gulp-useref和gulp-rev-replace接受的是HTML。還有一個問題:gulp-rev-replace是怎么知道gulp-rev進行hash前后的文件名對應關系呢?其實gulp-rev會生成一個manifest的文件,內容是類似下面的JSON:

{
    "static/styles/lib.css": "static/styles/lib-d41d8cd98f.css"
    "static/js/lib.js": "static/js/lib-273c2cin3f.js"
}

當然這個文件默認是不會生成在文件系統(tǒng)里的,可以通過.pipe($.rev.manifest())將這個文件保存到本地。有了這個文件,gulp-rev-replace甚至可以脫離gulp-rev獨立工作哦!

gulp-inject //文件的注入

個人理解: 就是把 css,js全部利用這個插件添加到 index.html 頁面里,不需要手動去添加

<script src="../bower_components/jquery/dist/jquery.js"></script>
<link src="css/index.css"/>
<!-- inject:js -->  
<script src="scripts/app.js"></script>  
<!-- endinject -->  

壓縮

gulp-zip

gulp-mini-css 壓縮css使用的

gulp-mini-html

gulp-useref 用uglify壓縮js

url:https://www.npmjs.com/package/gulp-useref
說到優(yōu)化的時候,我們需要想到:壓縮,拼接。也就是減少體積和HTTP次數(shù)。

開發(fā)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很難按照正確的順序合并文件。

<body>
  <!-- other stuff -->
  <script src="js/lib/a-library.js"></script>
  <script src="js/lib/another-library.js"></script>
  <script src="js/main.js"></script>
</body>

由于文件路徑的的不同,使用 https://www.npmjs.com/package/gulp-concat 等插件非常困難。

慶幸的是, gulp-useref 解決了這個問題。

gulp-useref會將多個文件拼接成單一文件,并輸出到相應目錄。

<!-- build:<type> <path> -->
... HTML Markup, list of script / link tags.
<!-- endbuild -->

可以是js,css,或者remove。如果你設為remove,Gulp將不會生成文件。

指定產(chǎn)出路徑。

我們想最終產(chǎn)出main.min.js。可以這樣寫:

<!--build:js js/main.min.js -->
<script src="js/lib/a-library.js"></script>
<script src="js/lib/another-library.js"></script>
<script src="js/main.js"></script>
<!-- endbuild -->

gulp-uglify //壓縮、混淆js文件用的

基本使用

var gulp = require('gulp'),
    uglify = require('gulp-uglify');
 
gulp.task('jsmin', function () {
    gulp.src('src/js/index.js')
        .pipe(uglify())
        .pipe(gulp.dest('dist/js'));
});

壓縮多個js文件

var gulp = require('gulp'),
    uglify = require('gulp-uglify');
 
gulp.task('jsmin', function () {
    gulp.src(['src/js/index.js','src/js/detail.js']) //多個文件以數(shù)組形式傳入
        .pipe(uglify())
        .pipe(gulp.dest('dist/js'));
});

匹配符“!”,“”,“*”,“{}”

var gulp = require('gulp'),
    uglify= require('gulp-uglify');
 
gulp.task('jsmin', function () {
    //壓縮src/js目錄下的所有js文件
    //除了test1.js和test2.js(**匹配src/js的0個或多個子文件夾)
    gulp.src(['src/js/*.js', '!src/js/**/{test1,test2}.js']) 
        .pipe(uglify())
        .pipe(gulp.dest('dist/js'));
});

指定變量名不混淆改變

var gulp = require('gulp'),
    uglify= require('gulp-uglify');
 
gulp.task('jsmin', function () {
    gulp.src(['src/js/*.js', '!src/js/**/{test1,test2}.js'])
        .pipe(uglify({
            //mangle: true,//類型:Boolean 默認:true 是否修改變量名
            mangle: {except: ['require' ,'exports' ,'module' ,'$']}//排除混淆關鍵字
        }))
        .pipe(gulp.dest('dist/js'));
});

gulp-uglify其他參數(shù) 具體參看

var gulp = require('gulp'),
    uglify= require('gulp-uglify');
 
gulp.task('jsmin', function () {
    gulp.src(['src/js/*.js', '!src/js/**/{test1,test2}.js'])
        .pipe(uglify({
            mangle: true,//類型:Boolean 默認:true 是否修改變量名
            compress: true,//類型:Boolean 默認:true 是否完全壓縮
            preserveComments: 'all' //保留所有注釋
        }))
        .pipe(gulp.dest('dist/js'));
});

gulp-css-base64

把小圖片的URL替換為Base64編碼圖片。

gulp-imagemin 壓縮圖片

壓縮圖片文件(包括PNG、JPEG、GIF和SVG圖片)
github:https://github.com/sindresorhus/gulp-imagemin

基本使用

var gulp = require('gulp'),
    imagemin = require('gulp-imagemin');
 
gulp.task('testImagemin', function () {
    gulp.src('src/img/*.{png,jpg,gif,ico}')
        .pipe(imagemin())
        .pipe(gulp.dest('dist/img'));
});

gulp-imagemin其他參數(shù) 具體參看

var gulp = require('gulp'),
    imagemin = require('gulp-imagemin');
 
gulp.task('testImagemin', function () {
    gulp.src('src/img/*.{png,jpg,gif,ico}')
        .pipe(imagemin({
            optimizationLevel: 5, //類型:Number  默認:3  取值范圍:0-7(優(yōu)化等級)
            progressive: true, //類型:Boolean 默認:false 無損壓縮jpg圖片
            interlaced: true, //類型:Boolean 默認:false 隔行掃描gif進行渲染
            multipass: true //類型:Boolean 默認:false 多次優(yōu)化svg直到完全優(yōu)化
        }))
        .pipe(gulp.dest('dist/img'));
});

深度壓縮圖片

var gulp = require('gulp'),
    imagemin = require('gulp-imagemin'),
    //確保本地已安裝imagemin-pngquant [cnpm install imagemin-pngquant --save-dev]
    pngquant = require('imagemin-pngquant');
 
gulp.task('testImagemin', function () {
    gulp.src('src/img/*.{png,jpg,gif,ico}')
        .pipe(imagemin({
            progressive: true,
            svgoPlugins: [{removeViewBox: false}],//不要移除svg的viewbox屬性
            use: [pngquant()] //使用pngquant深度壓縮png圖片的imagemin插件
        }))
        .pipe(gulp.dest('dist/img'));
});

只壓縮修改的圖片。

壓縮圖片時比較耗時,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只修改了某些圖片,沒有必要壓縮所有圖片,使用”gulp-cache”只壓縮修改的圖片,沒有修改的圖片直接從緩存文件讀取(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gulp-cache)。

var gulp = require('gulp'),
    imagemin = require('gulp-imagemin'),
    pngquant = require('imagemin-pngquant'),
    //確保本地已安裝gulp-cache [cnpm install gulp-cache --save-dev]
    cache = require('gulp-cache');
    
gulp.task('testImagemin', function () {
    gulp.src('src/img/*.{png,jpg,gif,ico}')
        .pipe(cache(imagemin({
            progressive: true,
            svgoPlugins: [{removeViewBox: false}],
            use: [pngquant()]
        })))
        .pipe(gulp.dest('dist/img'));
});

注意:它只負責合并,不負責壓縮

編譯

gulp-sass 編譯sass用的

gulp-sourcemaps 編譯sass時生成額外的.map文件用的

代碼分析

gulp-eslint

工具

gulp-load-plugins 模塊化管理。可以加載package.json文件中所有的gulp模塊

gulp-autoprefixer 自動添加css前綴

基本用法

var gulp = require('gulp'),
    autoprefixer = require('gulp-autoprefixer');
 
gulp.task('testAutoFx', function () {
    gulp.src('src/css/index.css')
        .pipe(autoprefixer({
            browsers: ['last 2 versions', 'Android >= 4.0'],
            cascade: true, //是否美化屬性值 默認:true 像這樣:
            //-webkit-transform: rotate(45deg);
            //        transform: rotate(45deg);
            remove:true //是否去掉不必要的前綴 默認:true 
        }))
        .pipe(gulp.dest('dist/css'));
});

gulp-autoprefixer的browsers參數(shù)詳解

  • last 2 versions: 主流瀏覽器的最新兩個版本
  • last 1 Chrome versions: 谷歌瀏覽器的最新版本
  • last 2 Explorer versions: IE的最新兩個版本
  • last 3 Safari versions: 蘋果瀏覽器最新三個版本
  • Firefox >= 20: 火狐瀏覽器的版本大于或等于20
  • iOS 7: IOS7版本
  • Firefox ESR: 最新ESR版本的火狐
  • 5%: 全球統(tǒng)計有超過5%的使用率

gulp-gh-pages 使用gulp來把markdown生成html文檔并上傳到git pages上

chalk

del 清除文件

gulp-plumber

gulp 的錯誤處理有點坑,假如發(fā)生錯誤進程就掛了。相對的解決辦法不少,但是這個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比特么在容易出錯的地方寫錯誤監(jiān)聽靠譜。所以這個插件可以阻止 gulp 插件發(fā)生錯誤導致進程退出并輸出錯誤日志。

estraverse 遍歷函數(shù)

gulp-prompt 將交互式控制臺提示添加到gulp

gulp-protractor

gulp-rename 修改文件名稱。比如有時我們需要把app.js改成app.min.js,瞬間高級了

gulp-shell

gulp-size 顯示您的項目的規(guī)模

gulp-util

gulp-util帶有很多方便的函數(shù),其中最常用的應該就是log了。$.util.log()支持傳入多個參數(shù),打印結果會將多個參數(shù)用空格連接起來。它與console.log的區(qū)別就是所有$.util.log的結果會自動帶上時間前綴。另外,它還支持顏色,如$.util.log($.util.colors.magenta('123'));打印出來的123是品紅色的。其實$.util.colors就是一個 chalk的實例,而chalk是專門用來處理命令行打印著色的一個工具。

http-proxy-middleware

lodash

main-bower-files

uglify-save-license

wiredep

wiredep就是wire dependence的意思,它的作用就是把bower.json中聲明的dependence自動的包含到HTML中去。
要插入文件,wiredep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插入的位置:wiredep通過識別HTML中的注釋來識別插入位置,如

<!-- bower:css -->
<!-- endbower -->
<!-- bower:js -->
<!-- endbower -->

不同類型的文件被插入到不同的區(qū)塊。

插入什么文件:要插入的文件列表自然來自bower.json,每個bower安裝的依賴庫,根目錄下邊都有一個自己的bower.json文件,其中的main字段指明了使用這個庫需要包含的文件,wiredep最終包含的文件列表就來自這個字段。有些情況下,庫自身的bower.json的main字段可能會多包含文件或少包含文件,如果想要定制這個列表,則可以在自己的bower.json中使用overrides字段,如下面的代碼覆蓋了mdi這個庫的main字段。

"overrides": {
  "mdi": {
    "main": [
      "css/materialdesignicons.css"
    ]
  }
},

wiredep插件支持很多參數(shù),常用的主要有兩個:

bowerJson:指定bower.json的內容,注意這個字段不是bower.json文件的位置,這個參數(shù)需要使用require后的結果賦值:require('bower.json')。
directory:指定存放bower安裝后的依賴包的路徑,通常是bower_components。注意最終插入到HTML中的文件列表的路徑是index.html文件相對于本文件夾的相對路徑。
使用wiredep也比較簡單,直接把它傳入到stream中即可,如gulp.src('index.html').pipe(wiredep(options))。

gulp-order 對src中的文件按照指定順序進行排序

本地整理,留作備份。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66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2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0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1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02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3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68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90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88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9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3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現(xiàn)在的前端開發(fā)中,前后端分離、模塊化開發(fā)、版本控制、文件合并與壓縮、mock數(shù)據(jù)等等一些原本后端的思想開始...
    Charlot閱讀 5,460評論 1 32
  • 我的新作觀點網(wǎng)http://www.guandn.com(觀點網(wǎng)是一個獵獲新奇、收獲知識、重在獨立思考的網(wǎng)站),它...
    pizCat閱讀 2,467評論 1 18
  • gulp是基于流的前端自動構建工具,那gulp有什么優(yōu)點呢,可以用三個字形容:自動化。下面就介紹一些有用的插件吧。...
    aaronckl閱讀 2,983評論 1 1
  • gulpjs是一個前端構建工具,與gruntjs相比,gulpjs無需寫一大堆繁雜的配置參數(shù),API也非常簡單,學...
    井皮皮閱讀 1,317評論 0 10
  • gulpjs是一個前端構建工具,與gruntjs相比,gulpjs無需寫一大堆繁雜的配置參數(shù),API也非常簡單,學...
    依依玖玥閱讀 3,163評論 7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