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濫好”隨處可見,他沒有自己的堅持,沒有自己的脾氣。為人處世都特別善良,他們總是樂于服從集體,做事先人后己,對于他人寧愿自己吃虧,也是能幫就幫。但你給一顆糖,沒人會記得這是份情,只記得它的甜,想索取更多。
在校園中有一個熱心腸的同學,他平日里對于別人總是有求必應,算是“濫好人”一類吧!他處處幫他人,與人相處較好,一直以來相安無事,可有一天卻爆發了……
平日里他很早起床去教室,一些同學見其起的早就將教室鑰匙交付于他,其實他想拒絕,但又不好意思拒絕,他拿到鑰匙以后比平時去的更早,一心為教室開門。一天,他因為晚起了,導致多位同學沒門進,在教室門口等候多時。這時,他來到教室門口,掏出鑰匙開門,卻被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責怪他來的特別晚。可是,在責怪他的同時卻沒有人記得是誰每天任勞任怨的早起去教室開門,沒有人記的鑰匙共有4把,另外手拿鑰匙的4人卻從未開過門,只記得他今天來晚了,將憤怒全部撒于他一人。此刻他沒有說話,只是低下了頭默默走入教室,他思考著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最后卻沒有收獲 ?實際上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還是在于“濫好”本身,沒有原則的幫助,失去了自己的性格只為討好別人,一時心軟換來的只是在角落哭的自己。若等有一天,你收回了你的好,他只會責怪你的善變,而不會感激你曾經的奉獻與付出。
一個人生命的精力是有限的,沒有人能做到大愛無疆,不要為了失去朋友而懊悔,也不要為了沒有朋友而失落。朋友之間是互相幫助的,而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若只有單方面付出的友誼,那這小船終究會翻的。“濫好”是一種病,不過你依舊要做個好人,但不要做濫好人,不要讓別人把你對他的好當做理所應當。
文/笨曉兔(圖片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