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久不曾提筆,再提起竟無端生出一絲膽怯來,隨即自嘲一笑,噢,原來你還知道回來寫點東西。
? ? 昨晚跟再再聊天,亂七八糟云里霧里各種調侃,但又畫風嚴肅好好說了幾句特別驚喜又警醒的話語,既散了最近的苦惱又讓自己回到理智思考。友情親情愛情,老掉牙的話題總是說到沒有掉牙的理由。
親情嘛,血緣至親,從古至今此話題不絕于耳。
友情嘛,友誼、摯友、閨蜜、友人、知己…能形容為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是一隅江湖的族人,親的比血緣還親,但說氣話損話可以狠到打起來的心都有。區別在于,稱之為友情的他們,總在那么一刻能點醒迷失的你。
愛情嘛,聽再再說了她自己的心得,愛情與婚姻,很少有同步出現但都需要用心經營,雖是局外人看得清但沒發言權,因為并非當事者無共同經歷感受沒發言權,于是站在好友立場給她瞎謅了點意見建議!
? ? 于是言語在文字間往來,似乎比直接說的話更可以解答疑惑。之所以會聊天,無非就是無聊打發時間,再不就是心有疑慮需要為內心找尋合理解釋,再者也算是一種發泄負能量情緒的方式。
? ? 那么問題就來了,聊天是相互的,為什么眾多生靈之中,偏生就能找到互相的聊天者呢?
? ? 佛家所言:緣。緣分,注定會相識相遇相知,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猶如相交的兩條線,前后未知,但遇到認識即是為緣。
? ? 文學大家所言:吸引力法則。心像,心中所想,但也可說之為共性。世間萬物如葉子或指紋一般,沒有存在完全一致,但有相似存在,能聊天者,除卻交談習慣經驗技巧外,能與人聊涉及自己內心深處的東西,那便是因為有共性存在,共同特質或者共通的行為意識。
但人性里有許多東西是不可論證的。
? ? 一度以為可淡看世間一切,以一種冷心冷情冷眼靜靜旁觀著周身世事,自私也罷假正經也好,終不會有困于心的問題出現,不對世人存悲憫善念,不在乎外界流言蜚語。但誰又能直言不受變數影響呢!不好的負面的壞的影響尚可自我屏蔽,但是別人對你善意如何做到冷意相待。不管本性為此天性使然或是于心有愧禮尚往來。
? ? 人的某一感情不可能長時間維持一種狀態,喜樂狀態或是負面狀態同樣。
? ? 施予接受善意是相向的,而對人原則也只是別人以何態度對己便以何態度待人,真真假假從不辯虛實也不樂意八卦,只認自己原則,只遵自我內心。于是以為,泛泛江湖能遇一知己,榮幸之至,殊不知,忘了人各不同。促就別人苦惱,實屬不該。
? ? 與人識,是為緣。緣深緣淺,緣聚緣散,惜緣隨緣莫攀緣。
? ? 與人處,乃共性。話題投機,互利互補,限度內適可而止。
? ? 你我非善者,悲憫的總是自己。讀文字與寫文字,是讓文字來傾聽心聲,而非孤獨狀態,只是通過文字來思考。長此以往,更像封閉了自己,是為好?又是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