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朋友圈滿屏都是秀對母親的祝福和愛的。有個朋友說笑話了,大家都在朋友圈秀得熱鬧,可是咱媽有多少是會看微信的啊?
我媽媽就不會看微信,所以我也沒秀。放在兩年前,我也會在朋友圈發(fā)發(fā)感慨,秀秀照片,說說祝福母親什么的。可現(xiàn)在,我不會了,我知道那就是自己的一點矯情。
自從生了娃,我才真正開始了解媽媽。而之前那么多年,遠(yuǎn)離父母和家鄉(xiāng),我以為我是了解他們的,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我都是在自以為是的施舍一些所謂愛給他們。
比如媽媽。我不知道她愛吃什么菜或者水果,喜歡穿什么樣式或顏色的衣服。每年她的生日我都是給她發(fā)個紅包,或者就憑自己的喜好給她買件衣服,有時候媽媽會輕聲埋怨幾句,這個樣式我哪能穿啊。我就會大聲呵斥她說,這才是時髦的,你喜歡的都是老土的。媽也就不做聲了,還是滿面歡喜接下衣服,而之后可能一次都沒有穿過。
我都是自以為是的愛著他們,還被自己這種愛感動著,而實際上,他們需要的可能真和自己想的不一樣。
記得那一年爸爸來幫我裝修房子。我看他的夾克有點破舊了,就帶他去買衣服。在商場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他都不肯買,最后我不管他直接刷卡買了一件。他當(dāng)時生了很大的氣,說買了也不會穿,直接跺腳走了。后來從媽媽那里知道,爸爸是為了給我裝修省錢,不愿我亂花錢。那時爸爸的心情,不如晚飯時喝一杯勁酒,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我以為我這樣做會讓他開心。
現(xiàn)在媽媽跟著我,這兩年的日日相對,我開始明白一些道理。
給點紅包、買兩件衣服,雖然能讓媽媽短暫開心,但是,她真正需要的,不是這些。
媽媽年紀(jì)越來越大,她有時炒菜會放兩次鹽,有時出門會忘記鎖門,有時會莫名沖我發(fā)脾氣,我常常會嘲笑她的犯錯,這時她就會說,唉,確實是老了,不經(jīng)用了。
說得我心酸。
有時我會她夸她,媽媽做的菜就是好吃,她會高興不已,叫我多吃幾碗。兒女的夸贊和需要,讓她感覺被需要,這種成就感比送幾件衣服給她開心多了。
在我這里異鄉(xiāng)帶娃,當(dāng)?shù)厝说姆窖詭缀跻痪洳煌ǎ匠3舜粼诩腋苫睿膬阂膊蝗ァN抑灰惶崞鸹丶亦l(xiāng),她整個人都變得神采奕奕。我想來想去,在家鄉(xiāng)幫她購置了一處小屋,幫她把鄉(xiāng)下老家的東西都搬到那里,讓她回去有個屬于自己的窩。
這恐怕是我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原來她那么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而我,才剛剛明白她葉落歸根的心情。
如何愛父母,首先要做一個真正懂他們的人。而要懂他們也不難,只要多放一些心在他們身上,多留一點時間給他們,多一點寬容給他們。
父母在,今生還有來處,父母不在,今生只剩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