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我經常失眠,于是在網上下載了一些輕音樂,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聽半個小時輔助入眠,感覺效果還挺好。
寶寶出生后,我們驚喜地發現,每當寶寶哭鬧不止的時候,播放這些熟悉的輕音樂,寶寶就會立馬安靜下來,眨巴著眼睛似乎在回想什么。
相信很多媽媽對此都有共鳴,孕期聽某些音樂的時候,寶寶反應很活躍,胎動很頻繁,而寶寶出生后對于這些音樂似乎都有印象,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其實和我們給寶寶做胎教息息相關。
01 為什么要給寶寶做胎教?
胎教,顧名思義,就是對胎寶寶進行各種定時、定量的良性刺激。
不少人可能會覺得,寶寶在肚子里的時候發育還未完全,做胎教其實是浪費時間。
然而,科學家發現,寶寶孕2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大腦皮層,孕3月進入“腦快速增長期”,孕4月能夠聽到聲音,孕5月會對聽到的聲音做出反應。到了孕晚期,胎寶寶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甚至已經逼近成年人水平。
可見,做胎教是順應了胎寶寶成長發育的需要。
而教育專家也發現,受過胎教的寶寶在很多方面表現得會更好,比如情緒更加穩定,哭鬧易止,更有安全感;視聽能力會更優秀,對音樂更敏感;小手的抓握功能和四肢的運動功能發育也更快些。此外就是語言發展得更快,對學習有著濃厚興趣等等。
既然胎教的好處多多,那么懷胎十月,我們應該如何給寶寶進行胎教呢?
02 如何有計劃地給寶寶做胎教?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與其在寶寶出生后花大價錢送他去早教班上課,倒不如在懷孕期間,我們就行動起來,給胎寶寶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胎教。
怎么做呢?《胎教故事媽媽讀:有聲版》和《胎教故事爸爸讀:有聲版》這套書或許能夠幫到我們。
這套書是由一一媽媽主編,她本名李瑞,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注冊講師、全國青少兒播音主持注冊培訓師。她專注于兒童家庭教育領域,在喜馬拉雅FM上開設的“一一媽媽家庭教育頻道”有超過10萬的忠實粉絲。
在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張胎教計劃表:
在這份胎教計劃表中我們可以發現,胎教的內容可謂是非常豐富,有情緒胎教、營養胎教、音樂胎教、運動胎教、美學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等等,不同的內容還用符號標注出了適宜的胎教時間,讓準爸爸準媽媽們能夠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胎教,簡單便捷。
03 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胎教好處多多
我們都知道,胎教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我們可以每天給肚子里的寶寶講故事、聽音樂、溫柔地撫摸和對話等等。
在《胎教故事媽媽讀:有聲版》中,就側重用睡前講故事的形式來給寶寶進行胎教。睡前胎教故事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首先,能夠讓胎寶寶在充滿文化氛圍的環境中成長。書中選取的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如白雪公主、丑小鴨、灰姑娘、青蛙王子、小馬過河等。這些寓言故事用簡單、生動的語言講述,既能符合寶寶的認知需求,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其次,睡前胎教故事還可以激發胎寶寶大腦神經發育,培養想象力。要知道,胎寶寶在肚子里生活的十個月,就像被困在一個黑乎乎的密閉空間里,他在子宮里飄蕩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充滿情感地和他對話、講故事,不僅能夠和寶寶進行聲音語言上的情感聯結,我們大腦里聯想到的豐富故事畫面也能夠傳遞給胎寶寶。
再有,睡前胎教故事還可以豐富胎寶寶的語言和情感機能。有個孕媽媽懷孕時去醫院產檢“大排畸”,醫生用B超儀器照了四五次,寶寶就是不給正臉。她聽從大家建議,吃了很多能讓寶寶活躍起來的甜食如巧克力、冰淇淋等等,也爬了樓梯、走了很多路,但寶寶依然不配合。
后來,她用商量的語氣和寶寶說,希望他能翻個身,配合醫生檢查,體諒體諒媽媽。誰知道這樣交流了以后,再去做B超只花了不到十分鐘,就迅速完成了任務。
千萬不要小看了和肚子里的寶寶交流對話的作用,他可不是我們所認為的什么都不懂的“無知小兒”。
雖然胎教內容名目眾多,但是以故事的形式展開,每個故事讀起來只需要兩到三分鐘,每天我們只要堅持胎教10到15分鐘,相信每個準爸爸準媽媽都能夠做到。
而只要能夠堅持做,就一定能取得成效,試想想,寶寶出生后你再讀一樣的故事時,寶寶若有所思地望著你,一定成就感滿滿。
同時,書中每一篇故事都錄了音頻,只要掃一掃故事旁邊的二維碼,就能夠鏈接到已錄好的故事音頻,如果爸爸媽媽們實在沒有時間,也可以利用現成的音頻進行胎教。
04 在胎教路上,準爸爸也不能落后
可憐的爸爸們經常會發現,寶寶出生后怎么都不愛搭理自己,比如媽媽抱著的時候開開心心的,自己一抱就哭鬧;媽媽逗寶寶的時候,寶寶會笑意盈盈,而自己一逗寶寶,寶寶就撇開臉去。
面對這樣的差別待遇,爸爸們肯定很心塞。為什么寶寶不愿親近爸爸,究其原因是他和爸爸不熟悉,如果爸爸能夠在寶寶出生前就積極參與胎教,那么結果可能就大大不同。
要知道,剛出生的時候,視覺功能發育還不完全,全憑聲音和氣味在判斷和親近照顧他的人。如果爸爸能夠在寶寶還未出生時,就通過胎教“強行植入自己的聲音”,那么寶寶在出生后也能更快適應并且和爸爸親近起來。
其實,有時候準爸爸給寶寶做胎教有時候比準媽媽還有優勢呢。
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幾名8個月大的胎寶寶聽低頻率樂曲,聽的時候發現胎寶寶的活動會明顯加強,這說明,胎寶寶更喜歡低頻率的聲音。
而男性的聲音通常都是寬厚的、富有磁性的中低音,很符合胎寶寶的需求,不信的話準爸爸們可以試試。當然,我們不能三分鐘熱度地進行胎教,胎教重在堅持。
在《胎教故事爸爸讀:有聲版》中,選取的故事多是歷史典故和科學故事,比如曹沖稱象、草船借箭、愚公移山、田忌賽馬、東郭先生與狼等等,這些故事既充滿教育意義,也不會枯燥,非常適合準爸爸去讀給胎寶寶聽。
結語:
好胎教的關鍵在于,讓孕媽媽保持一個好的情緒和心態。準爸爸講胎教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和陪伴妻子度過艱難的孕期,會讓準媽媽們有一個愉悅的心情,胎寶寶也能夠感受得到這種愛和關心,更加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