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完后,手機屏幕中的QQ軟件久久顯示著一條未讀信息:“我要結婚了,你來參加我的婚禮嗎?”
信息是劉曉雯發來的,我的初中好友。好多年了,她一直在我的好友列表“摯友”地分組中靜靜得待著,從未在我的世界里閃動著任何情緒。可這次,我好想沖動地問一句,“這么多年,你還好嗎?”
看到信息后,我呆住了幾秒。隨后回復:“去啊,肯定去!”
曉雯沒有再回復我,即使我等到濕漉的頭發慢慢干了,她也沒有回復。
1.人海茫茫,最美是初識
都說在三個人的友誼里,肯定會有一個人被忽略,也終究有一個人會堅持到最后才離場。而兩個人的友誼雖然不會有人被忽略,但也會有人提前離場。
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和劉曉雯兩種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在初一時竟走到了一起。算起來,應該是在期中考試后的那段時期,我意外地被調到和劉曉雯一起坐。按照老師的說法是,考慮到班級的紀律問題,把一個喜歡說話和一個比較安靜的同學搭配坐在一起是最好的安排。只是,老師從來沒有問過我們自己是否愿意。
我本意當然不愿意當劉曉雯這種“江湖大姐”的同桌,她的“英雄事跡”都上過學校批評欄好幾次了。就拿初一剛進班級時的“揪耳朵”事件來說,一個男同學在背后說劉曉雯的鼻孔大,不巧,正好被劉曉雯聽到了。說時遲那時快,劉曉雯快步走過去,攔住他們的去路,提著那個“罪魁禍首”的耳朵,咬牙對他吼道:“小子,嘴巴給我放靈活點!不該說的話就別說!”一旁經過的同學都被這一幕嚇到了,都不愿意上前勸架。從此,劉曉雯的江湖地位算是在我們班里正式確立,再也沒人說她的鼻孔大。
無奈,命運把我和劉曉雯分到了一起。那時候,我還提心吊膽地想著不能惹劉曉雯不高興,膽小的我是真不敢想象被提著耳朵的慫樣子。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通常沒有發言權,只能將就著和她做同桌了。
開始的一個星期,我們的基本交流也只停留在借橡皮擦、尺子之類的東西。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我們兩之間的聊天話題漸漸增多。曉雯有一種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的魅力,你只要和她多接觸,便能被她開放、不羈的性格吸引,進而想和她做好朋友。
每次上課我都假裝認真地在聽講,其實,我在用余光窺探劉曉雯的一舉一動。開始我還沒在意,只是見她有時候會拿一個本子出來寫一寫,畫一畫。老師也知道劉曉雯這個混世小魔王,只要她不打擾別人上課,老師也不會格外搭理她。
2.“有我在,你不孤獨” “行,沒白養你”
她好像又在寫什么東西——寫信。寫信給誰啊?難道“江湖大姐”劉曉雯心里有暗戀的人了?
以前,曉雯都是用一個小本子來寫信,有一天,她隨手拿了一張練習本的破紙在寫。隨后,心煩氣躁地把紙揉成一團往垃圾袋里一扔便氣沖沖地跑出了教室。
“爸爸!媽媽今天給我煮早飯的時候一個人又在偷偷抹眼淚,她可能又夢到你了吧。你知道嗎?只要每次一看到媽媽特別不爭氣的流淚時,我好想恨你。我也恨我自己……”
猶豫再三,我還是從我們座位之間的垃圾袋中撿起了這一封沒有寫完的信。我都明白了,隨即也跟著跑出去找劉曉雯。后來在學校北門外的后山上找到了她。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每個人都會去尋求美好的東西,有時甚至會不惜傷害家人的利益。”曉雯和我說到這些時,眼里含著淚,可眼淚始終也沒有流下來,“所以,我決定,我要自己好好活著。守護神不要我了,所以我要變得堅強,不能被人欺負。因為就算被別人欺負了,也沒人替我討回公道。”
劉曉雯的爸爸從她上小學開始就一直在廣州工作,基本上每年回家兩次,一次是暑假,一次是春節。她跟我說過,她爸爸每次回來都會給她帶很多好吃的零食,還有很多很稀奇的玩具,這些在農村里都買不到。
可是,就在上初中前兩年,曉雯爸爸沒有回來。曉雯有多么盼望自己的父親能回來看他們一眼。可是,等了半年又是半年,還是沒有盼到父親的身影,甚至連每個月一次的通話機會也被現實奪走。
終于有一天,曉雯扛不住了,跑去問媽媽,糾纏了很久之后,媽媽給了曉雯答案,爸爸在外面出軌跟著一個年輕女人走了,再也不會回來。
曉雯不敢相信,說得更準確一些,是不愿意相信。媽媽死心了,也尊重孩子選擇了解事實的選擇,所以才會忍著孩子傷心的痛苦把真相全盤托出。
曉雯其實挺感謝她媽媽的,孩子絕對擁有對事實真相的知情權。不論這件事產生的影響有哪些,生活還要繼續,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那一天,我們在后山上一直待到太陽落山,我對她說:“曉雯,有我在,你不孤獨。”
只是,年少的我們并沒有想到過要對自己的言語和行為負責。
我和劉曉雯在初中度過了兩年快樂又悠閑的時光,她倒是混得如魚得水,在男生和女生中都吃得開。而我則在小圈子里經營著自己的友情和學習。對于未來,我們還沒有具體的規劃。
? ?成績一般的我想要考一個比較好的高中,鄉村小學的師資力量和學習氛圍顯然不適合我這個缺乏自制力的學生。媽媽和班主任多次談話后,決定把我轉到縣里的升學率較高的學校。我也沒有多說,算是同意了媽媽的決定。
劉曉雯的生日剛好處在暑假末期,我沒有把轉學的事情告訴她。偷偷用正方形的紙折了許多各種形狀的星星,當做送她的生日禮物。為了使這些“星星”多一點花樣,我記得當時還用膠布把星星粘到了一塊,拼出多種不同的形狀。然后,在拼合成的“星塊”背面寫了很多笑話段子,就是希望曉雯能夠生活得快樂一些。在家整整折了十天,沒被任何人發現。
曉雯生日那天,我提著一袋子的“星星紙”走到她家里,一路上的心情真是難以言喻。她正在和她媽媽吃著午飯,見我來了,曉雯嚇了一跳。我連忙把袋子遞到曉雯面前,大喊了一聲“生日快樂”。曉雯接過禮品袋,高興地把我抱了起來,還說道:“行啊,沒白養你!”
那天,直到我晚上回家,我也沒能說出我要轉學的消息。那么開心的一天,那么美好的一天,我明白,這一走,可能我們兩未來的路途便是背離而行,我怎能忍心在那一天說出我要離開的事實。
3.只是你走了,我又回歸自由身了
紙包不住火,曉雯在開學后還是知道了我轉學的事實。不管三七二十一,曉雯還是發信息劈頭蓋臉地罵了我一頓。說是責怪,不如說是想念。而我的離開,與其說是拼搏,不如說是逃離和自私,索性她還能聽得進我那蒼白的解釋。
在分別之前,我們說好要經常聯系,朋友永遠都在,永不散場。
可在分別之后,我們過著各自想要或不想要的人生,在彼此的世界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開學后的幾天,我聽說曉雯的同桌換了一個又一個。除了我,她再也沒有和老師強烈請求過和哪位同學坐在一起。
一開始,曉雯每天都會去留言板跟我說最近發生的事情,無聊時也會打電話給我,我不能每時每刻都待在手機旁接手曉雯的信息,有時回復得很慢,曉雯也會埋怨我這個不稱職的朋友,可是到后來她也不說了。
在一個新的環境里,你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經營周圍的事物。很多時候,我也想和曉雯講一講我的遭遇,我也想和她吐槽我身邊的人和事。可是,每當這時,我都忍住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時候,我們會問問對方最近發生的新鮮事,曉雯總是回答,沒什么新鮮事,只是我一個人挺自由的,不像你們這群要考高中的人。聽后,總覺得語氣酸酸的。
縣城初中的學習強度很大,經過了一段時間,我也漸漸適應了。只是花費在網上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只有周末才能和朋友們聊聊天,有時候會主動找曉雯,可是,話題總是聊不到一塊,久而久之,主動找曉雯的次數變得少之又少。
有時候,盯著QQ首頁,很期望曉雯的頭像能突然閃動,提醒我收看未收短信。可是,很久都沒有。后來,一直都沒有。
4.這么多年,我們還是沒有習慣送別
后來,我開玩笑地和她解釋,當時沒有把轉學的事情告訴她是因為我怕她提著我的耳朵不肯讓我走。比起不告而別,我更害怕當面分離。
劉曉雯笑了一笑后說道:我不會留下你,我哪有什么資格留下誰?只是你不知道,我最害怕的就是不告而別!
一年之后,我順利進入了縣城排名第二的高中,聽說曉雯去了縣城里職業技術學校學習。畢業后便去了市里的相關單位工作,遇到了一個對眼緣的男生。她說是一見鐘情,也想把終身大事早點定下來。
曉雯婚禮前一天,我一個人去了我們的初中,她最愛的小攤還在,驚喜的是,那位阿姨還認得我。
我買了一根她最喜歡的火腿腸,好想轉身遞到她嘴邊,看她滿足地先咬上一口,我再吃。可是,轉身,空無一人,只有對面那輛破三輪車,我們曾經一起在背后嘲笑過那個師傅踩三輪車的樣子很滑稽。
不知不覺便走到了我和曉雯曾經上學時最喜歡去的后山。那時候,我們一有心事就到后山上去,比誰走得更快。每次我都爬不過曉雯,她就像一個小猴兒似的,一眨眼功夫就登到了山頭。然后,悠閑自在的坐在山頂,嘲笑我走得和烏龜一樣慢。
只是這一次,這條從山腳到山頭的路,沒人和我比賽,我走了很長時間。每走一步,我都抬頭往山上看一眼,好希望曉雯能坐在山頭嘲笑我,也在等我。
我在阿姨地帶領下來到了曉雯的化妝間,一眼便見到了穿著結巴婚紗的曉雯,好多年不見了,曉雯纖瘦了不少。我呆站在門口,曉雯坐在化妝鏡前,我們相視而笑,不足十米的距離,可我覺得,好遠,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