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關于親情的熱門話題:什么時候覺得父母已經老了?網友的回答令人淚目。
@非也也飛:幫媽媽手機安裝美顏相機,拍合照的時候,我發現美圖功能再也消不了爸媽眼角的皺紋,突然就流眼淚了。
@舊時光ppz:聽到過年加班不能回家時,父親無力的嘆息……
@茸鹿:奶奶勞損的胳膊,爺爺越來越光的頭,外婆每月都掉的菜刀,老媽的魚尾紋。
@軒氏招牌胖:在外面讀書很多年,很久沒有回家,有一次回來,爸爸一個人在家看電視,邊看邊低頭打瞌睡,特別像我爺爺。
@知乎答主 jiajia:過年回不了家,打開微信視頻,爸爸哭了。
@橘Sai:突然間,一句話我需要重復很多遍,他才能聽清楚聽懂。
@默歌默歌默歌:大事小事都要和我商量,不會再強行地給我做決定。
@于湉的花色小耳釘:小時候從來都是我依賴她,漸漸有一天,她開始變得依賴我了。
@變卦王了:爸爸說,起碼得找個比我對你好的男朋友才行。
長大后,我們與父母幾乎只相聚在春節的熱鬧里,短暫的團圓之后,我們奔走他鄉,留下父母獨守空房。
在父母的一舉一動里,你有沒有發現:
他們的身影越來越瘦小,而記憶中他們為我們遮風擋雨時是那么挺拔高大;
他們使用智能手機時似乎略顯笨拙,而曾經的他們是玩轉早期數碼設備的時尚潮人;
他們似乎越來越多愁善感像小孩一樣喜怒無常,而曾經他們總是成熟嚴肅得令人害怕……
是父母變笨了嗎?脾氣變差了嗎?
不,是他們變老了,變得越來越需要我們,越來越離不開子女的陪伴,越來越害怕子女不在身邊的孤單。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不再神通廣大,不再堅忍不拔,他們慢慢走下流年的舞臺,褪去盛年的光芒。而他們對子女的愛,卻從未因自己與世界中心的漸遠而消減。
有一種愛,叫「打開后備箱」。春節返程的汽車后備箱,見證了不一樣的家庭、不一樣的父母對子女同樣深沉的愛。爸爸釣的寒江魚,媽媽熏的臘豬蹄,爺爺養的土蜂蜜,奶奶納的花鞋底……他們恨不得將所有寶貝都塞給你。
更有有網友甜蜜地抱怨:春節收假離家,家中老母親竟要在已經塞得滿滿當當的后備箱養土雞,只為兒子在抵達遙遠的北京后還能吃上自己親手養的土特產。
那些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包裝甚至有點土的行李箱包,裝著的全是父母輩沉甸甸的愛啊!它們也許會給返程的路上增加一些“負擔”,然而沒有誰會埋怨,因為那是一份被牽掛著的幸福。
這世上的情感千百種,唯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最為溫潤深沉。父母不是情人,卻比情人更懂你,更不求回報地付出。
孩子是他們最得意的盔甲,也是他們最脆弱的軟肋。當你忙著談戀愛、追求詩與遠方時,記得也要關心家中的父母,不要讓他們成為你人生旅途上的「備胎」。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新的一年,忙著奮斗的時候也記得回頭看看父母吧,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與心情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多打電話聊聊天就是對他們最好的陪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