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傳媒大學的采訪稿發布之后,陸續有人聯系我轉載,甚至有一家創業培訓機構邀請我去辦個人講座,因為他們發現,現在的青年創業者都很迷茫,需要積極有效的引導……
政策的大方向是支持創業的,如今的創業條件比過去要好很多,但是創業者還是很迷茫,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這到底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還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
今天,一個女孩看完我的文章后,在微博向我抱怨道:“正如所有有創業夢想的人一樣,苦于沒有資本,也沒有好的創業團隊,我的一個又一個好點子都在一個個被捷足先登,這種感覺是:終于有人想到這個點子,但是做到的人卻又不是我。”
其實很多人有類似的困惑,有自主創業的愿望,但自身資金不足以及硬件條件的匱乏等等難題,使他們望而卻步。
能力不強,資金不足,條件不夠……這些是客觀存在的因素,沒辦法逃避,但是缺乏創業的條件就“望而卻步”的人,是不太適合創業的。為什么呢?一個真正的創業者應該具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創業精神,缺少條件他也會積極去創造條件。
公司開起來了,生意運作起來了,還是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阻礙,作為創業者,面對這些已經客觀存在的問題,你是想辦法積極解決呢,還是等所謂的條件具備后才解決?
創業,錢多有錢多的玩法,錢少有錢少的玩法,沒錢也有沒錢的玩法。很多創業者,不是已經腰纏萬貫才開始創業,而是靠融資或者自己一步一步做起來的。馬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1992年成立海博翻譯社,第一個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為生存下去,馬云背著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海博翻譯社開始賣鮮花,賣禮品。
當然,現在的項目五花八門,投資人也多如牛毛,只要你的項目確實能打動投資人,融到錢是沒問題的。如果你還沒有能力去融資,那么可以學習別人是怎么做的,或者從0開始……
如何從0開始你的創業之旅呢?
首先,我們看看創業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1.產品;2.客戶;3.營銷。這是最基本的,等做到一定程度還會涉及到資本、管理等。
1.關于產品。其實我們并不缺好產品,而恰恰相反,很多好產品正愁賣不出去。經常有老板找到我,希望我能幫他的產品設計營銷流程,撰寫營銷文案。
當然,如果你要創業,不能隨隨便便找一款產品就盲目開始,而是要經過市場分析的。選產品的幾個建議tips:能掌握控制權;質量過關;市場需求較大;可以重復消費。
2.關于客戶。其實客戶到處都是,特別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雖然競爭很激烈,但是產生很多獲取客戶的通道,而且很多都是免費的。
以前你要租個店面什么的才能開始創業之路,還需要吆喝、路口發傳單、門口跳小蘋果……現在,你缺少條件完全可以網上操作。比如,每次我在今日頭條發一篇文章,就有幾十個人加我好友。我有一個朋友做建材的,在當地一個有名的論壇寫文章,給他帶去了很多的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你吸引的客戶,應該是你產品的潛在客戶,你吸引來的人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準越好。另外,第一批客戶叫做種子客戶,需要特別的注重,就像小米就是從最初的幾十個鐵桿客戶開始的。
3.關于營銷。很多人把營銷等同于銷售,其實是不對的,有人這樣比喻:“銷售是射殺一只靜坐不動的鴨子,若沒射準,鴨子有可能就飛了;營銷是在地上撒谷子,把鴨子引過來,再用膠水把鴨掌粘住;銷售是射殺靜態個體目標;營銷是培養動態整體氛圍,看到的不止一個顧客,而是整個市場的顧客。”
其實,營銷是兼顧你生意的整盤棋局的,營銷功夫深,是可以點石成金的。在營銷里面最關鍵的就是成交的功夫,以及打造客戶終身價值的功夫。篇幅所限,沒辦法展開講營銷,你可以自學或者我們以后的文章中繼續聊。
如果你選擇創業,有個觀念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要想著一步登天,想也是白想,根本不可能或者那是回光返照的跡象。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一步步積累客戶,達到一定數量再倍增;踏踏實實做產品,不斷升級迭代;不斷琢磨你的運營和營銷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現在創業,不一定要非要產品堆到倉庫才開始,不一定非要前端和后端產品都開發出來才開始……特別是網上創業,你可以先積累客戶,把種子客戶伺候爽(比如學習小米當年的操作方法)。我運作自媒體不久,那時候還沒有產品可賣,就有粉絲主動要求向我購買。后來我就針對他們的需求開發產品,甚至讓他們參與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這樣既可以賺錢,又可以提高粉絲滿意度和忠誠度。
如果你想通過創業賺到100億甚至更多,先想辦法賺到1元,10元,100元,500元……你的能力會隨著賺錢的速度和數量不斷漸長,實力穩步提升,自然會發現越老越多的機會。李彥宏說,他痛苦的不是沒機會,而是機會實在太多,不知道那些該選那些不該選。
欲速則不達,特別是創業之初,越是想走捷徑越是會走彎路。共勉!
文|陳信誠,QQ/微信:240329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