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里的蕓娘滿足了中國男人對老婆的一切幻想。她從一而終,才剛定親便對沈復體貼入微;她勤儉持家,不善妒,還幫老公找小老婆,陪老公逛青樓;老公喜歡古文詩詞,蕓娘便以《楚辭》賦之;小心翼翼侍奉公婆,順著老公的任性胡來;偶爾還是老公的粉絲,滿足他賣弄的欲望。她既是沈復的夫人,也是她的玩伴、秘書、奶媽和粉絲。
沈復呢?勉勉強強官二代一個,五體不勤,是一個醬油瓶倒了都不會扶的文藝男屌絲,年輕時靠著老爹的余蔭、蕓娘的勤儉游山玩水,等到老爹對蕓娘不滿意,便跟媳婦私奔。少了爹的接濟,顛沛流離,吃了上頓沒下頓,蕓娘不幸早逝,便寫了這篇《浮生六記》,說是帶著蕓娘歸園田居。哈哈哈,藥店碧蓮好嗎,中國直男癌患者。
《浮生六記》通篇在為蕓娘早逝找借口:
1、余戲題其簽曰“錦囊佳句”。不知夭壽之機,此已伏矣。
2、剔燈入帳,蕓已寒熱大作,余亦繼之,困頓兩旬。真所謂樂極災生,亦是白頭不終之兆。
讀《浮生六記》,時時刻刻有一種嫉妒和憤怒,有一種看著別人不珍惜絕世寶物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但是,沈復無法脫離時代的背景,他無法違背家庭中“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判語。用今天的標準來要求古人,未免對他太苛刻了,按照時代的背景來說,沈復已經是當時最好的丈夫了。但有時候感覺到,并不是沈復不夠好,而是蕓娘太完美。
雖然如此,《浮生六記》仍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冊子,書中寫自然風光、山野蟲豸、閑情逸趣、山水游記清新率真,不雕琢藻飾痕跡;寫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于歡樂,終于憂患,飄零他鄉,悲切動人。寫夫妻日常的生活,情意綿綿,苦中作樂。
蕓娘坦言:憶妾唱隨二十三年,蒙君錯愛,百凡體恤,不以頑劣見棄。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無憾。
說來說去,不管是不是渣男,只要自己愿意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