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到了,一切都變得緊急而迫切起來。
仿佛日本鬼子就要進村了,雞啊鴨啊都沒藏好,連鍋灰都沒來得及朝臉上涂。
只是隱約感到,一場血腥正要整個兒撲到我的臉上。
如果你還是一個人,25的閑山靜水或許會更加寂寞。
有人說,聽不懂李宗盛的歌的人是幸福的。那些在25歲之前翻攪滾動的感情如果沒能朝著正果的方向發展,似乎都變成了一種愚蠢或辜負的證明。
翻過25歲,就好比越過山丘,才發現早已無人等候。那些周遭的小伙伴,該成家的成家,該嫁人的嫁人,該掙錢的掙錢,該干嘛干嘛,也許只有自己才過著世俗眼光之外的生活,獨自飄然,不知道如何再踏入正確的軌道。
曾經愛過的人,心動過的人,拒絕過的人以及拒絕自己的人,都以為會在分手的那一刻從此再無交集,卻沒想到在人生的某一天又像突然冒泡的魚兒游到身邊,低眉蹭腳一番,最終又了無蹤影。
懷舊的感情夾雜了歲月的味道,卻剔不掉儲存太久的霉味,一剎間的欣喜很快就被無法忍受的氣味沖散。對于女生來說,忘不掉的舊愛也許只是一種熟悉,而很難轉化成安全感,因為以前傷害過,就再也抹不去那個傷口。
25歲,就像是一個放大鏡,會放大感情中所遭遇的欺騙、悲傷與痛苦。放手成為一種越來越猶疑的事,再愛上別人也變得越來越難。我們重新打量著“純粹”,也在思考著“不忘初心”的有效性,還有那些“永恒”與“愛情”都像一個玩笑的問號一樣懸掛著心頭。
人生的四分之一危機自25歲開始,就像18歲起開始修正自己的三觀,25歲變得更加意味深長。以前是我們決定做一個成年人了,現在是我們得學會如何做好一個成年人。
我們有一萬個理由可以不去接受痛苦,不面對困境,不迎接打擊;我們也有一萬個理由去怨恨這個世界,埋怨自己的愚蠢與不爭。然而,這又怎么樣呢?比起悲慘,世界上永遠有比你更悲慘的人;比起幸運,世界上比你命好的人也多了去了。
當我們走過地下通道、天橋,聽著那些在寒風中凌亂的賣唱,我們還有什么資格去讓自己活著無休止的怨恨與自暴自棄之中?
25歲,意味著整個世界都崩潰地向你襲來之時,你依然不能倒。家里還需要你支撐,受傷的感情終究會過去,事業還得拼搏,你的小目標還在等著你完成。
你25歲,可以不記得很多道理,可以糊涂過完24年,但是不可以忘記,你25歲了,你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你無需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也沒有必要去悔恨碌碌無為的青春,你只能像在兩眼一抹黑的黑暗混沌中逼著自己向前走。
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能負責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