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過年,是奶奶家院子里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是貼在大門上、水缸上的爸爸用毛筆蘸墨寫的“福”字兒,是貼得到處都是的喜慶年畫;
我記憶中的過年,是奶奶親手縫制的天藍色的新衣,是爺爺準備的的嶄新的壓歲錢;是太奶奶屋里的蘋果香,是剁餃子餡的“duang、duang、duang”。
我記憶中的過年,是廚房里的熱氣騰騰,是飯桌上的團團圓圓,是外面的鞭炮聲聲、是屋里的笑語歡歌。
我記憶的過年,是熱切的期盼、是盡情地開心,是無憂無慮、是闔家團聚。
我記憶中的過年,從一進臘月就開始了,媽媽說:“到年跟前兒,東西就貴了,得提前買。”我陪著媽媽買東西,一趟一趟跑商店和市場,既開心又興奮,一年才有這么一次,大大方方地花錢,買!
看爸爸“收拾”買來的東西,那也是一種享受。
一個大后丘,爸爸把肘子卸下來,然后把肉分成包餃子的、呼著吃的、炒著吃的,按每頓的分量包起來,放到倉房邊大缸里,蓋上重重的蓋子。這大缸是天然大冰箱,蓋上蓋子,既防止食料風干,又防貓、防狗、防耗子。
還有大公雞,爸爸剁成一小塊一小塊,他能分清每一塊的位置,哪兒是雞翅膀、哪兒是雞腿,哪塊肉好吃,適合孩子,哪塊是只能大人吃的,那時候覺得爸爸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
等把糖果和花生、瓜子、松子都買回來了,我和媽媽的采購就告一段落。最后這一趟,我們總是會買很多大塊糖,大塊糖是長條的,咬一口酥酥的,吃到嘴里才發現黏的很,會把牙黏住,把牙黏住了也不用怕,只要閉著嘴等唾液把糖融化就行。等糖化了,那甜味兒在嘴里肆意,卻忘了要說什么了。買這大塊糖就是要它的黏性,一是防止“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粘住了張不開嘴,下巴就保住了;二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怕灶王爺在天上說多了話,給他吃點大塊糖,好讓他少說多聽,快快回家。
媽媽說:“正月不干活兒。”所以得準備出一整月的好吃的,蒸饅頭、蒸包子、蒸豆包,蒸熟了,放在外面凍透,裝進面袋子里,也一并放進大缸;包餃子,酸菜餡的、芹菜餡的、韭菜雞蛋餡的,包好了凍實誠,分不同的袋子裝,裝袋之后要寫一張紙條放在上面,以便區分餃子的口味;炸麻花、炸丸子、炸馓子,那幾天油炸的香氣彌漫著整個家,身在其中,就覺得幸福無比;最后是炒瓜子、炒花生、炒松子,爸爸拿著鏟子鏟鍋底的聲音夾雜著花生、松子噼啪聲,引得一旁等待的我和弟弟直流口水。“過年真好啊!天天有好吃的。”弟弟說。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別饞,哩哩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買豆腐……”
媽媽在一旁笑著唱兒歌,爸爸也拿來取笑我和弟弟,我和弟弟也開心地跟著唱起來!
臘月二十九,二叔借來一輛四面漏風的吉普車,拉上他們一家四口,接上我們一家四口,帶上好吃的,一起去爺爺奶奶家過年。
穿上奶奶親手縫制的新衣服,兜里放著爺爺準備的壓歲錢,再放上一把瓜子一把糖。接過奶奶用玻璃罐制作的小燈籠,奶奶按照我們每個人的喜好貼上了不同圖案的彩紙,晚上點亮了出去放鞭炮,又好看又實用。再看看爺爺買的鞭炮,“小編兒”每個孩子分幾打,二踢腳太沖,必須要大人才能放。“穿天猴”每人五個,“呲花”每人三把,還有貴重的“大地開花”、“難忘今宵”、“富貴牡丹”,這些是大家共享的,要在年三十半夜放,全家都圍著看。
年三十兒,傍晚的一頓飯是及其重視的,要有魚燉豆腐,連年有余還幸福滿滿;小雞燉粉條,吉祥如意幸福綿長;豆芽,當官的繼續升(生豆芽),掙錢的繼續發(發豆芽);芹菜炒肉,勤勤懇懇;豬蹄、雞爪,也是摟錢和往上爬升的意思,不過雞爪小孩兒不能吃,因為吃了寫不出好字來,像雞爬的。這頓飯不吃餃子,吃米飯,說是“五谷歸倉”,象征著過去的一年收獲滿滿。
三十兒半夜的這頓,是“辭舊迎新”。要包餃子,多準備,要留出初一的來,這叫“有余”。余餃子皮,叫“有衣穿”;余餃子餡,叫“有錢花”,預示著新的一年吃穿不愁。
大鍋煮餃子,要是有破皮的,不能說“破了”,要說“掙了”。生火的柴火大家都爭著去抱,這叫“抱財”。餃子里要包上錢、糖果、花生,吃到錢的順順利利發大財;吃到糖的甜甜蜜蜜、開開心心;吃到花生的升官、升學步步高升!
等一切準備就緒,一家人去外面放鞭炮。等我們意猶未盡地回到屋里,屋子里已是煙霧繚繞,宛如仙境了,不知道奶奶、媽媽和二嬸什么時候回屋的。
菜已經擺上桌,餃子也快煮好了。太奶奶和爺爺端坐在桌前,我趕緊洗手去廚房端餃子,第一盤是酸菜肉餡,太奶奶喜歡吃的,爺爺小心地把滾燙的餃子揀一遍,挑幾個餡大的放在太奶奶的碗里。我再端芹菜餡的,爺爺嘩的一下倒在桌子上,這是我們的,小饞貓太多了,爺爺一個個揀揀忙不過來,這樣一倒,不用揀了還涼的快。(揀餃子,是防止餃子粘在一起。)
等餃子都端上桌,全家人舉杯,只有爺爺、爸爸、叔叔的杯里是酒,其他人杯里都是白開水,有時也是餃子湯。爺爺帶領我們祝太奶奶長命百歲,然后爸爸帶著我們祝爺爺奶奶健康平安,我再帶著弟弟妹妹們祝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工作順利,最后,全體大人祝我們孩子健康成長!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滿滿!
吃了飯,收拾好,大人們才得空。爸爸叔叔他們圍在一起打牌,誰輸了就蹲在地上繞桌子轉圈,不管個頭多高,腦袋不能超過桌面。可累慘了一米八五的二叔,喝那么多酒,吃那么飽,還得蹲的低低的,輪到二叔饒桌子,我們都跑去看,給他加油助威,旁邊的太奶奶樂的眼淚都下來了。
除夕守歲,大人們說要玩兒到天亮,孩子們也躍躍欲試。結果,每一年也熬不到,玩的太興奮了,累了也不自知,等安靜下來,瞌睡就襲上來,一邊看大人打牌一邊就睡著了。夢里還擺弄著糖果和鞭炮,數著嶄新的壓歲錢,盤算著用這些錢去買帶香味兒的橡皮和帶橡皮的鉛筆,要那種有小花圖案的……
我記憶中的過年,是童年的無憂無慮,是四世同堂的紅紅火火,是歡聚的開心,是團圓的熱鬧。
我記憶中的過年,是開心的樂園,是幸福的源泉。它伴著我走南闖北,行遍天涯,不管是命運的考驗還是風雨的洗禮,我都不怕。
我記憶中的過年,是祖輩留給我的傳承,是歲月送我的珍貴禮物,愛意濃濃、幸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