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子皓
01
今天下午逛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一位研友曬的日常: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吃個早點就去圖書館等著開館。然后找個角落呆一天,中午外賣解決,晚上十點半才會寢室,洗個澡打開微信回個消息就睡覺。
看到這么拼命的人,我下意識的問了一句,“你想考哪兒?”
結果過了五分鐘,他回了一句“上海挑一個好一點的211吧。”
我打開微信和他私聊,“你現在的成績那么靠前,為啥不報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啊?沖刺一下去復旦吧,多好啊。”
正在輸入的狀態保持了一分鐘后,他回我:“曾經,自己最崇拜的學長,以我們系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重慶大學,他的做法再一次將我僅剩的一點點希望也給澆滅了,他是那么優秀,成績這么好,當初我問他為什么不報一個更好的學校呢?他說更好的學校會歧視我們這些二本院校。我像是一下子被人從睡夢中叫醒,那一剎那,我放棄了掙扎,我放棄了一切,在這樣一所二流大學,似乎有夢想都是多余的。那種感覺很不爽,但無能為力。”
看到他這個樣子,我心里糾得很緊,勸了他很久,但還是沒有說服他。也許現實的殘酷快把他的棱角磨平了。
我很了解這個朋友,他一直有一個名校夢,只是高考的失誤,讓他去了一個雙非學校,不對,按照現在“雙一流”的標準,準確的說應該是四非學校了。
其實去一個二流大學,資源條件比一流學校差一些還不是最糟糕的,最可怕的是高考的失誤,會讓一個人喪失作為一名“強者”的自信與勇氣,慢慢地越來越自卑,越來越看不起自己,然后注定得在一所不知名的大學里沉默四年。
02
這讓我想起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我們變得如此自卑了?
即使我現在馬上就要從上海知名211大學畢業,然后去一所更知名的“雙一流”“985”高校讀研,即使我是班上為數不多的保研的人,但是我依舊很自卑,看不起自己。
我的自卑可以夸張到什么程度呢?舉個例子。
和學長看完電影回學校。我比較感性,看完電影情緒有些低落,一路上我就有一搭沒一搭地和他聊天。走到水果鋪的時候,他堅持要給我買柚子,我婉拒不了,就收下了。
我說“你今天請我看電影,還買水果的,我都不好意思了,那我下次請你吃飯。”
他忽然冒出一句,“不用這樣,真的,再這樣我就……下次不找你一起玩了?”
按照正常的人際交往規則,他大概只是開個玩笑,想讓我不要那么客氣,此時我應該回答他“你人真好,那我就乖乖收下了,謝謝啊”
但我沒有。我點點頭,轉身走了。讓他一個人尷尬地拎著一袋水果站在瑟瑟的冷風中。
走了幾步我就后悔了,立馬跑回剛剛我們分開的地方,可是他已經不在了。
那一瞬間我更加自卑,更加自責,無意間我又傷害了一個對我很好的人。
怎么就這么渣呢?
我總是習慣把一些東西往壞處想。想他萬一真的不是開玩笑,而是不樂意跟我相處呢?萬一這句話真的是委婉的逐客令呢?萬一……我真的不討人喜歡呢?
我總是會把這樣的“萬一”假定成事實,然后敏感地選擇最能維護自己尊嚴的方式。
我總是不相信的自己的價值。
03
我一直說,我的自卑是扎進骨子里的,今天想說點什么,請原諒我拙劣的文筆。
我爸媽都是農民,老爸一個人掙錢,卻要養活一家四口。過去的這二十多年,我從沒主動開口買過一件玩具,一件衣服,因為我不想給家人帶來經濟負擔。
就這樣順理成章的上小學中學大學,沒有任何波瀾。后來才知道還可以出國讀高中和大學,避開國內壓力山大的高考。對于我這樣的家庭背景來說,這完全就是天方夜譚啊。
小時候發育的慢,現在越長越殘,土豆知道吧?剛從土里挖出來,坑坑洼洼還帶著泥。
幸運的是我學習還不錯,不幸的是除了這點,我一無是處。
我爸媽為自己教育出了這么優秀的孩子,而感到深深的自豪,經常向外人炫耀。如果我在場的話,一定會想:不要再說了,我沒有那么好啊,叔叔阿姨不要再看我了,我好丑。
我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極少在朋友圈或微博上發自己的照片,就算要發狀態也會考慮很久,有人覺得我矯情怎么辦?這樣寫會不會太裝啊?所以發的東西很少,過段時間就會回頭刪掉。
一次和朋友聊天,談起相親這件事,我說“像我這樣的,恐怕以后相親都沒人要。”
我忘記她說了什么,后來我們聊到現在網上流行的交友軟件,我說“我也注冊了一個賬號,想要在上面做個實驗,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釣上魚。沒想到,還真有人私信我了,還說那么好看。那個人是不是搞錯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復了。”
我其實只是想要一句安慰,我以為她會說,“你真的很好看啊。”或者“你可以說你是P的哈哈哈”可是等來的卻是一句“這種交友軟件都是看臉的,你的頭像最好不要用其他人的。”
一句話戳中軟肋啊。我只敢把自己的照片放在正文里,卻不敢用自己的照片做頭像,因為我怕別人見了我頭像,就失去了點開的欲望。
真的扎心了,老鐵。
04
我學習一直很好,而且很聽話,爸媽很高興。到了大學還是每天都和家人微信視頻,出去玩都會跟老媽報平安,而且沒有回家超過九點。
我不敢和父母頂嘴,一直以來身為“好孩子”的我不敢。和老媽頂嘴的話,場面很恐怖。一次頂嘴之后,她沒有打我,一個人罵罵咧咧地跑回自己的房間,坐在床上一邊哭一邊捶胸,罵著自己沒用,怎么會有這樣的兒子……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頂嘴過。
一直到大學前,我的生活都是沿著軌跡走的,仿佛一切都順理成章,甚至畏懼變化。假期就在家里自己玩,去過最遠的地方也沒有出省。看到同學在朋友圈曬出的旅游照,自卑感更加重了。高中三三兩兩的同學從大學回來,一起出去聚餐K歌啥的,也都是沒有我的。直到現在,在很多人面前唱歌,我還是會有心理障礙。
家里窮,就必須懂事。小時候有個玩具好喜歡,可是很貴,都不敢和父母要,因為這是不懂事。隔壁家小孩有一套遙控汽車,非常羨慕,就經常跑他家去玩,后來老媽覺得老是跑別人家去不太好,但那種高級玩具比較貴,過年的時候就給我買了一套小霸王游戲機。那個時候,別提有多喜歡了,還有很多游戲卡至今我還保留著,我的玩具都是有生命的。
上大學以前,不知道什么是阿迪、耐克,不曉得無印良品和ZARA,更不要說那些中高端的POLO、TOMMY等等了。只要覺得合身,質量還可以,無論多低的價位都會很樂意穿。至今衣柜里還有穿了三年的十元T恤。
我害怕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和爸媽逛街,會碰到他們的熟人。讓我打招呼,我有時候真的會緊張害怕,因為我不認識他們,也完全不知道要說什么。支支吾吾地問了句好,爸媽忙說我不懂事,對方還會應著,這孩子真乖。尷尬尷尬尷尬,我討厭這樣的自己。
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會出現在各種酒席上。因為我爸總是以我為傲,面對著七大舅八大爺時,總喜歡跟他們炫耀,老媽在一旁慫恿我:禮貌一點,快站起來給大舅敬酒!其實,我真的不喜歡這樣的場面,最后無奈之下也只能紅著臉站起來,結巴地說出一句“舅舅,我敬……敬你一杯。”
說完話喝完酒立馬坐下,低著頭紅著臉,覺得時間無比漫長,只好假裝什么事也沒發生,照常夾菜吃肉。后來在家我都不喝酒,有酒席也盡量和小孩子或者女士坐在一起。
05
不出意外的,大學前我沒有女朋友,甚至看女生都會害羞,班上最不可能傳出緋聞的就是我了。因為考研的那個朋友圈,想起了這么多過去的事。我把大學當做新的開始,努力和過去say goodbye,現在大四的我,比以前好多了吧。
如今的社會怕的不是有人比你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更拼命,然而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比你優秀,比你更有資格坐吃等死的人卻一直在默默付出,比你努力好幾百倍。
他們為自己的生活付出了許多,每天樂此不疲,而我們,與其說自己在二流的大學,還不如說,自己壓根沒有想過要去一流的圈子里。
所以,不要再浪費時間來自卑了,失敗總比不努力要好。
人生不能沒有夢想,即使是一條咸魚,也要努力做最咸的那一條,對吧。
我是汪子皓,本科大四在讀,一個想認真把自己感悟寫出來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