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大學讀了一個她并不喜歡的專業,會計學,因為不喜歡,所以學習的時候也并不上心,應付著上課、應付著考試、應付著用了四年時間,給自己換取了一紙畢業證書。
她始終堅定地認為,會計學專業不適合自己,自己應該去做一些別的事情,更有意義,更能體現她個人價值的事情。但是她卻一直不知道除了會計,這些別的事情應該在哪里找,看著那些成績很好,學習得不亦樂乎,平常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的人,她好生羨慕。但是始終她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她想過轉專業,但是一方面不確定轉到別的專業,自己就一定會喜歡,另一方面,父母經常對她說,會計專業吃香,以后是鐵飯碗,所以她就更沒有勇氣做出什么改變了,于是,盡管非常不喜歡這個專業,也就這么一直拖到了畢業找工作。
事情總是這樣的,你現階段經歷的東西,好與壞都是之前3-5年的作為種下的果子。如果事先有過充分的準備,那么眼下的事情就會好辦一些;相反,如果之前并未做過太大的改變和準備,那么眼下的日子就會很難過。
因為這個朋友沒有做什么準備,畢業之后去別的行業、做其他的事情沒有任何有說服力的說明,因此只能硬著頭皮選擇去做了會計。
畢業后兩三年,她對于工作都沒有那么大的激情,基本就是上面交代上面她就完成什么,不會從全局去看待自己的業務和項目,也更不會跳出自己現有的角色要求自己。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她不得不面臨換公司、升職,但是因為在大學期間的積累不過關,并且沒有相對有說服力的文憑證書,于是換起工作來總是很費力,面試了很多家公司對方總覺得她跟預期不一致。
于是她經常嘆息,要是當時知道,那些東西有那么重要,我就一定好好聽課,好好把該考的都考下來。或者說,當時就是應該狠下心來,不喜歡就應該趕緊轉專業,做別的事情。我真后悔,要是讓我重來一遍,我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