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古稱蜀州,四川省轄縣級市,由成都市代管,位于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
地處東經103°07'~103°49',北緯30°30'~30°53'之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總面積1089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崇州市轄6個街道、9個鎮,市人民政府駐崇陽街道昌明路1號。截至2023年末,崇州市常住人口74.24萬人,城鎮化率56.58%。
崇州市可考文明史達4300余年,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置縣,1994年,撤縣設市。
崇州市是古蜀文明的源頭之一,是長江上游農耕文化的發祥地,“江源女子”朱利輔助杜宇建國稱帝,教民務農,既是古蜀帝妻第一人,又是崇州人有史可溯的先祖。
崇州市是中國地方志的發祥地,常璩所著《華陽國志》被稱為“中國地方志的初祖”,為中外史學界所高度重視,是中國地方志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崇州市是詩人唐求的故鄉,在唐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杜甫、高適、裴迪、趙抃、陸游等,都曾寫下不少歌詠崇州山水的詩篇,流傳至今。
境內有天府國際慢城、竹藝村、街子古鎮、元通古鎮4個國家AAAA級景區。
崇州市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特色)、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國家家具質量提升示范區。
2023年,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1.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6%。
四川崇州簡介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崇州市位于四川省中部,由成都市代管,地處成都平原西部,毗鄰川西高原。
地理坐標北緯30°30′—30°53′、東經103°07′—103°49′,東接溫江、雙流,南鄰大邑,西連邛崍,北靠都江堰和汶川。
總面積約10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73萬(2022年)。下轄6個街道(如崇陽、羊馬、三江等)、9個鎮(包括懷遠、元通、街子等)。
歷史沿革
崇州是古蜀文明發祥地之一,建制史逾2300年。漢代置江原縣,唐設蜀州,南宋因崇慶軍節度升為崇慶府,元改崇慶州,民國置崇慶縣,1994年撤縣設市,更名為崇州,寓意“崇慶之州,傳承不息”。
經濟概況
作為成都“西部片區”核心組成部分,崇州經濟以制造業、現代農業、旅游業為支柱。?
工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智能家居(全友家居等品牌)、綠色建材等。?
農業: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主產糧油、蔬菜、花卉(如重慶路油菜花海、榿木河濕地郁金香)。?
旅游業:依托古鎮、生態資源,2020年GDP達405億元,增速4.6%(數據可據最新統計更新)。
文化特色
非遺與傳統: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擁有懷遠藤編、道明竹藝(國家級非遺)、金雞風箏等工藝。?
美食:“懷遠三絕”(凍糕、葉兒粑、豆腐簾子)、石觀音板鴨、天主堂雞片。?
名人:唐代詩人唐求(“一瓢詩人”),宋代《太平寰宇記》作者樂史。
旅游資源
1. 街子古鎮:國家4A級景區,毗鄰青城山,有明清古街、光嚴禪院、千年銀杏。?
2. 元通古鎮:“千年小成都”,清明會、麒麟街古建筑群、惜字宮。?
3. 罨畫池:川西園林瑰寶,陸游曾在此賦詩,融合唐宋遺風。?
4. 雞冠山國家森林公園:大熊貓棲息地,原始森林、瀑布、雪山草甸。?
5. 竹藝村(道明鎮):竹編藝術與田園美學結合,網紅打卡地。?
交通網絡
距成都市中心約40公里,成溫邛高速、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成蒲鐵路(公交化運營)構成便捷交通網,屬成都“半小時經濟圈”。規劃中的地鐵S19線將進一步連通成都主城區。
榮譽稱號
國家生態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市、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崇州以“天府糧倉、蜀門山水”為名片,融合歷史底蘊與生態魅力,是成都近郊兼具文化深度與自然風光的宜居之城。
與崇州有關的古詩詞:
四川崇州古稱“蜀州”,唐宋時期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詩篇。以下整理部分與崇州(蜀州)相關的古詩詞及背景解析: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
?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注:此詩中的“蜀州”指唐代設立的蜀州(今崇州),王勃以開闊胸襟寫下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送別詩的典范。
2. 《蜀州大閱》·陸游(宋)
?
曉束戎衣一悵然,五年奔走遍窮邊。
平生亭障休兵日,慘淡風云閱武天。
戍隴舊游真一夢,渡遼奇事付他年。
劉琨晚抱聞雞恨,安得英雄共著鞭!
?
背景:陸游任蜀州通判時,目睹當地軍事演練,借詩抒發壯志未酬的感慨,詩中“戍隴”“渡遼”暗喻抗金理想。
3. 《過蜀州青城懷范賢》·趙抃(宋)
?
二十年前曾入山,白云持贈石床間。?
今朝再宿青城路,依舊蒼蒼云未還。
?
注:趙抃為北宋名臣,此詩追憶青城山(崇州鄰近)的隱逸之景,暗含對隱士范賢(或指范長生)的敬慕。
4. 《蜀州竹枝詞》·范成大(宋)
?
白頭老媼篸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
背上兒眠上山去,采桑已閑當采茶。
?
注: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時,描繪蜀州民間生活場景,展現宋代崇州農桑風貌。
5. 《蜀州東湖》·陸游(宋)
?
州圃風煙占一丘,杖藜日日得閑游。
竹間小閣臨清沼,柳外孤亭帶夕流。
?
背景:陸游在蜀州期間常游東湖,詩中“竹間小閣”“柳外孤亭”展現了宋代崇州園林的雅致。
6. 《蜀州歌》·高適(唐)
?
蜀州形勝接三巴,萬里橋邊酒可賒。
莫怪天涯棲不穩,杜鵑聲里是吾家。
?
注:高適曾任蜀州刺史,詩中“杜鵑聲里是吾家”流露對蜀州的歸屬感。
附:蜀州與崇州的歷史背景
?
唐代置蜀州,轄晉原、青城等縣,南宋時陸游、范成大等詩人均在此任職。
?
明代降州為縣,始稱崇慶州,民國改崇慶縣,1994年更名崇州市。
?
青城山、街子古鎮、罨畫池(陸游詩中的東湖)等景點,仍留存諸多詩詞遺跡。
這些詩詞既展現了崇州(蜀州)的自然與人文風貌,也承載了詩人的家國情懷與人生感悟。
圖文信息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