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輒入,夏乃出,冬則閉。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海,有鳳凰、鹓(yuān)雛。
南禺山
從禺槀山往東五百八十里就到了南禺山,這座山是南方第三列山系最東邊的一座山。
南禺山上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腳下則遍布水流。
南禺山中有一個奇特的洞穴,水流在春天會流入這個洞穴,夏天則會從洞穴中流出,到了冬天這個洞穴就會閉塞不通。
有一條佐水河從南禺山發源,一路向東南方向流去,最終流入大海。
鳳凰?鹓雛
據說佐水河流經的地方是鳳凰和鹓(yuān)雛的棲息之處。
之前筆者講到丹穴山的時候已經詳細聊過了鳳凰。趣聊《山海經》|丹穴山——鳳凰非梧桐不棲,還知天下治亂興衰? - 簡書
其實鹓雛也是鳳凰的一種,鳳凰共有五種,即五鳳,《小學紺珠》卷十曰:
鳳象者五,五色而赤者鳳;黃者鹓鶵(chú);青者鸞;紫者鸑鷟(yuè zhuó);白者鴻鵠
意思就是說鳳凰有五種樣子和五種顏色。紅色的是鳳鳥;黃色的是鹓雛;青色的是鸞鳥;紫色的是鸑鷟(yuè zhuó);白色的是鴻鵠。
這五種鳥兒都是美好品質的象征。鳳鳥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鳳凰,千百年下來其寓意已經十分豐富。鹓雛常用以比喻賢才或高貴的人,鸞鳥往往是美好愛情的象征,鸑鷟象征著堅貞不屈的品質,鴻鵠則是人們心目中純潔、善良、高尚、勇敢的象征。
在《莊子·秋水篇》中,莊子曾用鹓雛來自比: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子知之乎?夫鹓雛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于是鴟(chī)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戰國時期,惠施曾在梁國當宰相,有一次莊子前去看望他。當時有人對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派人在國都中搜捕莊子搜了三天三夜。
后來莊子前去見他時,講了一個故事:“你知道南方有一種名叫鹓雛的鳥嗎? 鹓雛從南海飛到北海,途中不是梧桐樹就不會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而在這時,一只貓頭鷹得到了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雛不過是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便仰頭看著鹓雛,發出 ‘ 嚇 ’ 的怒斥聲。而你是以為我想要你梁國宰相的官位所以來恐嚇我嗎?”
因為鹓雛比喻志向高潔之士,而鴟(chī)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因此莊子便借著故事自比鹓雛,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表明了自己有高遠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祿之輩,奈何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
南禺山中既有鳳凰又有鶉雛,想必這里應該是一座神圣的靈山了。
南方第三列山系諸山山神
凡南次三經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龍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右南經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萬六千三百八十里。
南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尾,從天虞山起到南禺山為止,一共有十四座山,共蜿蜒六千五百三十里。
這里的諸山山神都是龍的身子人的面孔。人們在祭祀山神時,往往會使用一條白色的狗來祭祀。這種所謂的"祭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祭祀儀式,有時不必殺牲,僅以牲血涂抹祭祀之物以祭神即可。祀神的米和前兩列山系一樣,也是用稻米。
縱觀南方群山的記錄,大大小小的山峰一共有四十座,共綿延一萬六千三百八十里。
到這里,我們對于《山海經》中南方山系的了解就全部結束了,有小伙伴想要探討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下一篇我們將要走進的就是《西山經》的第一列山系——華山山系了,小伙伴們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