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團隊每一位伙伴相信“相信”的力量
一提到阿里,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一家使命愿景驅動的公司。的確如此,馬云一再宣揚,阿里是價值觀至上的公司,公司所有的策略、戰略都是基于價值觀產生的。十幾年來,阿里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這是阿里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之一。
2017年,在阿里18周年的晚會上,馬云上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大部分人是因為看見了,所以相信。而阿里這18年走過來是因為相信了,所以看見。”
阿里的創業歷程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驗證。馬云最初在杭州創業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相信網絡上沒見過面的兩個人可以放心交易,但馬云和他的17位合伙人相信,正是這種相信支撐他們一路前行,于是有了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以及現在龐大的“阿里帝國”。
記得2013年年底,阿里在杭州的年會主題是“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年會上,馬云說:“阿里巴巴要成為一家國家公司。”什么是“國家公司”?就是如今我們一說到三星,就會想到韓國;一說到蘋果,就會想到美國;一說到豐田,就會想到日本。2013年,阿里想要成為這樣的公司,一說到阿里巴巴,就會想到中國。當然,如今阿里確實做到了。現在全世界一說到阿里巴巴,都會想到中國;一說到華為,也會想到中國。
在相信的過程中一群人共同“看見”,如同阿里一直在強調的——“一個人的夢想是夢想,一群人的夢想是一個時代”。
相信“相信”的力量在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可以得到驗證。比如,你相信你能把一件事做好,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你一直鼓勵自己,加倍努力,結果真的如你所想,你把這件事做好了。這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
當然,“相信”說起來誰都能懂,但要實際做到確不容易,阿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才有如今的成就。那么,阿里如何讓員工相信“相信”的力量呢?
管理者要想做到讓員工相信“相信”的力量,其實是有一個清晰路徑的,這個路徑有三個關鍵點:自信、信他、相信。
第一個層面:自信
法國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曾說過:“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那他怎么可能相信別人,更別提相信公司的使命、愿景、價值觀了。人不自信誰人信之。所以,讓團隊的成員有足夠的自信,是一個管理者最基本的義務和責任。
讓員工自信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專業,二是掙到錢。兩者缺一不可。
如今,一個新員工加入團隊,管理者是否有新員工的成長計劃,能不能確保新員工三個月在公司立足、六個月掙到錢,這些都是需要管理者“扎馬步”(意思是下硬功夫做的事)的功夫,是對管理者的極大考驗。阿里巴巴有一句話叫:“如果你不自信,請你假裝自信。”
第二個層面:信他
有一句話說得好:“自信者信他,信他者自強”。意思是說,自信的人相信他人,相信他人的人往往自己也是強大的。管理者能不能讓團隊成員之間彼此信任、敢于交出“后背”?在這個層面上,需要管理者實實在在地為員工的“信他”創造土壤。
第三個層面:相信
只有做好“自信”“信他”兩個層面的事,才能實現第三個層面——“相信”,讓員工相信夢想、相信使命、相信愿景、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是怎么來的呢?“相信”來源于以下三種途徑:
一是管理者的相信。作為管理者,你的“相信”至關重要。如果連你自己都不信,一定會在行為和語言上表現出來,很容易被人識破。以自己的不信來讓別人相信,這就叫“忽悠”。
二是管理者要不斷地描繪未來的愿景。管理者要通過不斷地向員工描繪未來的畫面,讓那些“詩和遠方”變得可以想象。比如,管理者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不斷地重復表達,故事是有靈魂的證據。在這方面,馬云做得非常到位。幾乎在阿里的每一次年會上,他都會通過講一個個故事來向我們描繪愿景。
三是管理者要懂得為階段性的勝利慶祝。雖然車燈只照200米,但到了200米的地方又可以看到下一個200米。所以當我們達成一個目標后,要停下來慶祝階段性的勝利,同時再一次帶領大家看向更遠的地方。一次次地回顧,一次次地慶祝,一次次地看向遠方,團隊的心力將不斷被強化,慢慢從自信、信他,到相信“相信”的力量。管理者需要懂得去慶祝,即使一些小事也要慶祝。在慶祝的過程中,你的團隊才會從勝利走向勝利,不斷地增強心力。慢慢地,你會發現這種“相信”將會成為團隊的基因和信仰。稻盛和夫曾經說過:“只有你相信了,你才能突破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