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部火過一陣子的英劇《倫敦生活》。
一言不合就飆車的老司機女主,無時不刻都在開黃腔,看似對什么都不在乎,嬉皮笑臉,遇到再奇葩的人給自己的傷害,也能一抿紅唇一笑而過。
直到女主在片尾的時候奔潰地說道,我只是想哭,一直都是。
需要"被需要"的面具人
女主說,她并非對性上癮,而是享受有人惦念著自己的身體的感覺。
我咂咂嘴,想起了又一部喪劇《馬男波杰克》。
里面的莎拉琳扯著自己的商家贊助的衣服,說,他們給我8000美元,讓我穿這件衣服,可我根本不需要這8000美元,我只是喜歡別人還需要我穿他們的衣服。
想要被需要,急著把自己給出去,是多少腦袋瓜子里蹦噠的想法,又有多少人因此干過各種光怪陸離的蠢事。
你呢,你的面具長什么樣?
是憤怒嗎,還是劇中女主常年掛著的笑臉。
面具人不可怕,把孤獨的自卑的自己掩蓋起來,擺出裝模作樣的盛氣凌人,都是公開的秘密了。
無能
劇中的繼母婊氣沖天的表演,相當搶眼。
更煩人的是,她還特別有才華。一邊滴水不漏地對女主落井下石,一邊又沉醉在藝術的熏陶里創作。
就像女主姐姐說的,該死,竟然忘了她真的很才華。
她能辦一場以性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展,在人們面前動情演講,也能無比自然地給女主貼上waiter的標志,將酒盤給她,讓她收拾。
她也只是笑著接過她端來的酒盤。
直到被親人的不信任逼到崩潰,喝醉酒了,把酒杯砸到地上,身邊的正常人,幸福的人投來不能理解的眼神,指責自己。
心灰意冷到了極點,卻還是彎下腰去收拾殘局,將自己砸碎的玻璃片一片一片地撿回去。
就像把自己那些支離破碎的情緒,糟糕的情緒,打擾人的情緒,不得體的情緒通通掃到盤子上。
撫著自己微微泛紅的手指發呆,然后笑。
真他媽狼狽啊。
我身邊的同學,跟所有醉生夢死的大學生一樣,喜歡手機,喜歡床,愛好是寫三行情詩,抒發對課程作業的牢騷。
好多人到點吃飯,到點戀愛,到點睡覺,到點畢業。撕開皮囊后,滿是撓著你發癢的虱子。
一直犯錯,想改變自己,然后就犯更多的錯,然后灌醉自己,然后在中午的陽光醒來,然后決定好好做人。
看看手表,你還能喪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