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下今年春晚的節目安排,談不上失望,更談不上驚喜,春晚這種節目在我眼里,猶如每天路過同一街頭,看路旁的電線桿一樣無感和平常。
坦白說,我已多年不看電視,家中的電視于我也儼然成了一擺設,偶爾看一下旅游頻道和體育頻道,其他再無心情。三年疫情來,更是完全打亂了原本生活的計劃,生活里諸多的事需要去應付了,有時想想能健康活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是缺乏欣賞文藝的心境,而更多的是浮躁的現代人和缺乏信仰的時代,已經很難有觸動靈魂和靜心的作品,商品化時代能出精品嗎?更別說藝術的升華和突破了。
經典和名著都是時代的產物,為何市場上真正的好作品都成了陪本的買賣?真正的良心和實誠卻得不到尊重?一切向錢看,已經成了不可否認的現實!
我實在懷念幼時看電視的幸福,看春晚的期待,可如今,大家都好像沒有了這種喜悅的心情。
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科技如何發展,人的精神追求總是要有的,必定有更多的挑剔和欲求。金錢觀的當下,人們的靈魂流失了,甚至灰飛煙滅,吃飽喝足卻苦苦找不到靈魂的歸宿。心靈終就是需要歸依的,需要愛的,否則人心就不會那么浮躁,社會就少了很多戾氣。
人人都想學曾國藩,但不是人人都做得了曾國藩。那些為了流量為了撥眼球,教人們如學精明學厚黑之術,說到底還不是為一己私利教人使壞,真理卻丟一邊棄之踐踏。其實呢?這世界有真理嗎?既使有,也只是哲學理論里的學術范疇,許多哲學天才為何郁郁寡歡,因為現實里善于思考和堅持做自己的人太少了!我們無權去指責別人,唯一能做的卻是明哲保身。在這明哲保身的背后,卻是無盡的孤獨黑夜……
提高全民素質,讓人與人之間都能坦誠相待,這個愿望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