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著大神們已經開始忙碌的曬出自己一年的總結了,都是那么的炫酷,那么的豐富多彩,想著自己這一年沒有怎么好好去巡山,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炫耀,感覺很悲傷。昨夜打開LR想要看看這一年都拍了點啥,沒想到,劃拉劃拉還整出了百十張照片,看來我也能寫總結了,好開心。
開始整理照片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他就想是幻燈片,將這一年里的很多美好回憶又一次展現在了自己面前,看著這些照片,回憶著這一年從春夏到秋冬的種種,許是長大了,感覺時間過得好快,生活如此美好。
頭圖封面,是我一好友,今年初春第一次戶外活動我拍下的紀念,有遠大抱負的騷年騎著他的神獸屹立在城市最高點,眺望者整個城市,他的理想是世界和平。
春
2016年烏素圖的桃花比往年略早一些,4月3日我們決定去踏春、賞花。
站在山頂,俯瞰整座城市,這是我最喜歡的一件事情,也是我喜歡爬山的原因。
今年拍的第一朵花是桃,第一只鳥是它,黑鸛Ciconia nigra,這也是我第一次主觀拍鳥。
某日早晨上班路上,看到晨光打在枯枝上邊的光影很漂亮,就停下來收了幾張
夏
2016年5月5日,立夏,晴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 在北方,萬物貌似才剛剛蘇醒不久,家中薄荷也剛剛脫去冬季的“頹廢”,開始了“蓬勃”的預熱。
剛開始使用新的微距鏡頭,正巧家中多肉佛珠開花,拍照留念,曬微博,得到大陸鴿大師指點,菊科花拍照需要解剖開。
那時的黃金萬年草還沒有招到蚧殼蟲的入侵
春植酢漿草已經開花,品種還是不會認。入坑這貨是從大學期間在從網認識了六安的道長,酢漿草大師,但是至今沒有深入探究,幾日前聽了大師的一個講座,感覺里邊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17年進修一下。
6月9日 端午節 多云
趁著小假期,到青城公園看看綠
夏至未到,夏至草已花開滿地,比較喜歡這類小花,平時很多人都將其忽略,唯有蹲下來仔細觀察你才會發現,他也是如此美妙。
藍堇草 Leptopyrum fumarioides 寫總結中,醉醒石頭大師幫我鑒定出來的。 聽說天一也在端午時節發現一株。
地丁草,總覺得他沒長開(確實沒長開),某個角度看有點像是鴕鳥的頭,然而它很小……
薺 * Capsella bursa-pastoris *,心形的小葉,上大學之后,迷上了他的味道,做餃子還很很棒的。
白杜的花也總被人忽略,人們更多是看到了他夏末秋初的火紅果實,之前我分享過,如同“四猛八大錘”
太平花,就是我們當地叫的山梅花,山梅花不是梅花,梅花開5瓣,他卻只4瓣。
去年深秋在此位置拍過此橋,還被無良記者拿走寫稿。今年再拍一張已做留念。
一樹花,個人覺得北京丁香遠觀不如近距離看,每朵小花都長得很是精致,充分展現了一種對稱的美。呼和浩特的市花就是丁香,聽以前以為老師說呼市一共存有丁香種類幾十種,未曾專門整理,今年如果到時候還記得,就做一個丁香的合集玩玩。
薤白,本地人稱之為“野蒜”,地下莖挖出來有股辛辣如蒜,辣眼睛,別問我怎么知道。
也許是研究生階段一直同豆子打交道,對豆科的植物格外關注,15年拍過紫穗槐,今年在其不遠處又發現了紫花槐,兩者差異蠻大……
在青城公園拍了一下午的花花,腿困人乏,好在友人的咖啡館就在附近,晚上坐在16樓的咖啡館里,俯瞰城市夜景,有種鬧中取靜的滋味。
上學認識的婆婆納都是阿拉伯婆婆納那類小巧精致的萌寵,哪想這次拍到了這一大老粗,完全不是一家人嘛。
大車錢,識花同其他不同,我是先認識了他的很個性的葉,花是有了相機才開始認識,將花放大,同麥穗有幾分相似。
這個花名要比花本身大概出名的多,《仙劍三》中人格分裂的龍葵,讓人記憶猶新,這里也有兩種不同顏色的龍葵。
雖然蓮已經被人們拍爛了,但每每看到,還是喜歡拍幾張,那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神韻,無可替代。
下邊幾種都是很小的花,有的小到不足1厘米,平時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我喜歡拍這種小花,有時候拍完,曬幾張朋友圈,總有人不信這就每天身邊到處都是的花。
上邊這個鶴虱的花,就很小,大約只有iphone6那個閃光燈大小,但是在微距鏡頭下他還是很漂亮的,當然常在戶外玩的朋友應該經常見到他,他有著跟蒼耳一樣的果實,每次回家,身上總會粘一些。
7月初、河南鄭州
去過幾次河南,但這次呆的時間最久,正好有空閑時間溜達溜達,又讓我收錄了許多新植物
好吃的
新認識的三種植物
云臺山游覽,認識了一位了不得的黑哥哥,他是來中國學武術的,在焦作這邊武校學習好多年了。
好吃的X2
第一次嘗試慢門拍攝,真的沒有三腳架不行啊,手持太難了。
疑似種,確定不了。本來已經打算放棄了,這個沒有任何特點的野草,沒想到群里冰神指點,讓我找到了些方向,經過查詢,看著跟螢藺比較接近,暫且就這么定了。
大自然的微環境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點,看著不起眼的幾片葉子,多年以后,也許會有一棵樹屹立于此。
仔細看,可以看到他的“眼睛”
忘記是哪位大神之前說過的名言“拍花必拍蟲”,逃不掉的
構樹的葉子毛茸茸的,摸起來像紙,在離開河南前,撿拾一片放入了筆記本中,收入到了我的葉片標本冊中。
有是一個長毛的家伙
認識的新種+1,他的葉子也比較有特點
認識的新種+1,透骨草的花也是很小一點,當時拍的時候只是因為不認識,回來整理時,把花放大看,好有意思,花上三道紅線,像三根刺似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透骨釘”
蘿藦科的掌門出現了,這貨生長范圍也是極廣的,天南地北,好多地方我都見到過他
太行鐵線蓮和威靈仙還是傻傻分不清楚
名字很貼切,長成這樣也好意思稱之為莓,好好說,你“捂臉沒”
觀看陳氏太極拳表演期間,一大只飛到了我鞋邊,不拍都不行。
8月在家學習上班,沒有時間溜達了,只好拍拍家里拍拍家外
秋
十一小長假,出游廣西,第一次全程托管,我沒有參與行程規劃,完全跟著走,感覺也是棒棒噠。
這次離家較遠,所有又收獲了不少新品種。
看了山頂的日出日落,有在江邊看了日落日出,完美了。
這次還認識了這貨,喝了多年玫瑰茄干(就是飯店里叫“洛神花茶”的那個),這次終于見到鮮的了,早晨民宿老板娘從外邊摘回來,看了好久感覺像沒敢認,后問了老板娘才知道確實是這貨。
冬
家門外的金銀木結果了,那日顯得無聊,摘下了放在手環的盒子里,拍啊拍,玩了一個晚上。
11月14日,又一次“超級大月亮”,看到朋友圈都刷爆了,遂我也來一發。
12月初,內蒙古詩詞協會青年社,第一屆一中全會,在水磨村旁大青山頂,迎著刺骨寒風勝利閉幕。我的相機也勝利入柜,帶到明年出暖花開時,再取出……
我的2016年自然筆記總結就這么“敷衍了事”的結束了。純屬娛樂,雖然也花了三天時間才寫完,就當看著玩就好。
想說一點文中植物大多都是自己鑒定的,可能會有錯的,有大神發現,還望留言告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