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無聊的周末,我躺在沙發上,漫無目的地翻著電視節目單,看著一個個花哨標題的節目一個個從我眼里略過,卻沒有引起我的注意。正當我覺得“望不盡天涯路",決定毅然決然關掉電視時,一個不起眼的標題卻抓住了我的眼球!
“聽的藝術—聾人打擊樂藝術家 Evelyn Glennie 展示了聆聽音樂不僅僅是簡單的聲波震動耳膜的過程”
聾人音樂家究竟會奏出怎樣的音樂呢?于是,這種好奇心驅使我點開看下去。
開場是她的一段獨奏。在演奏開始前,我注意到了一個小細節:Evelyn Glennie 把她的高跟鞋脫了下來。當時我還在想這個音樂家還真是“不拘小節”呢……后來才知道她是通過樂器的振動傳播到地上的傳感地毯,再用她自己的腳“接收”振動,從而“聽到”了聲音。“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嘛,我看下去的興趣更加濃烈了。
當她演奏完后,她進行了演講,其中講到了一個關于她自己的小故事。她從小就開始學打擊樂。在她年紀稍大的時候,參加了倫敦皇室音樂學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RCM)的甄選。結果,面試官對她說:“well,不,我們不能錄取您,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先例。You know,培養一位將來的、所謂的'失聰音樂家'”而Evelyn不能接受這樣的解釋。因此,她對他們說:“看著吧,如果你們是因為那些原因而拒絕我,卻忽略了我表演的能力、對音樂的理解以及對創造音樂藝術的摯愛。那我真想像不出你們想要招收的學生是怎樣的。”結果,不久之后她跨過了一個很小的障礙,又再次獲得了甄選的機會。這次,她被RCM錄取了。不僅如此,她的特例使英國立下這樣的規定:在英國范圍內所有的音樂學院的這個角色,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以非音樂方面的理由而拒絕申請者。
Evelyn 12歲失聰,但她沒有動搖。她是一個固執的孩子,但她的老師更加固執。在她老師那里,她學會了通過聲波振動的方法來學習演奏,并很快掌握了幾乎所有的打擊樂器。她從一個失聰的小女孩,蛻變成為世界知名的打擊樂音樂家。
Evelyn連天生的身體上的缺陷都可以戰勝,她以她的行動告訴了我們:“聆聽音樂不僅僅是簡單的聲波振動耳膜的過程。”應該不是聽音樂,而是聆聽心靈。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在碰到一些小挫折后就輕易放棄呢”
有坎坷的一生并不是不幸的,越過坎坷的人生才會變的有價值,而連去嘗試越過坎坷的勇氣都沒有的人生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