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全方位、多渠道、近距離考察識別干部
? ? 考察識別干部、鍛煉培養干部,要把功夫放在平時和關鍵時刻相結合,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論作為基礎,全方位、多渠道、近距離考察識別干部,推動干部隊伍專業化建設,有效培養干部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選賢任能。
? ? 考察識別干部,在于始終把功夫下在平時。考察識別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時。考察是識別干部的手段,也是選人用人的基本環節,是至關重要的,要將考察貫穿于干部履職的整個過程,需要延伸觸角,善于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現,為干部選拔任用掌握準確一手材料,決不能臨時抱佛腳,走馬觀花,這是對國家發展負責,更是對人民負責。
? ? 考察識別干部,在于始終抓住關鍵時刻。越是關鍵時刻,越是能夠衡量干部擔當;越是國家需要、人民需要,越是能夠考驗大局、宗旨意識。今年疫情爆發以來,關鍵時刻體現了干部的擔當,社區干部連軸駐守,每天在崗超過18個小時,日行2萬步,在重大事件面前沖鋒在前、主動作為。相反,某些干部對疫情數據掌握不夠,情況不明,在考驗面前退縮,暴露了在“和平”時期被掩蓋的思想認識淺薄、戰斗力不足等問題。為此,關鍵時刻,考察干部,能更好地了解掌握一批關鍵時刻過得硬、沖得上、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
? ? 考察識別干部,在于始終堅持運用科學方法論。練就“繡花”之功。干部崗位不同、職責不同,考察識別的標準和內容不同,無論考察識別干部的平時表現,還是考察識別干部在重大關頭的擔當精神,都需要有科學合理的標準,從細節著手、從實際著手,突出政治標準,優化考察方式。抓好關鍵少數。干部帶頭非常重要,干部做出了樣子,下面就會跟著來、照著做。以“關鍵少數”示范帶動“絕大多數”,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工作才能取得扎實成效。這正是“頭雁效應”。沉到一線調研。“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對干部的日常工作情況最有發言權,往往能還原干部的真實形象,所以要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調研,方能“接地氣”得實情,才能多視角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