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邊有一大批的大齡剩男。
他們的媽媽常常聚在一起嗟嘆:
“找個媳婦咋就那么難呢?”“現在的女孩太挑剔了。”……
此時,旁邊有一個年輕的小婦人義憤填膺地說:“要是時光能倒回,我也不會結婚的。”接著,她細數著婚姻中的苦難。
類似的苦難在發達的信息網絡中隨處可見,且持續不斷地發酵,使年輕的女孩們越發恐懼婚姻。
年前,一位獨居的女孩因為疫情被封困在小區內一個多月。
她哀怨地對我說:“這個時候好希望有一個男朋友陪著。”
我說,那你早點找個對象結婚唄。
她猛烈地搖頭:“我只想談戀愛,不想結婚。”
她說她見證了閨蜜戀愛與婚姻中的種種糾結與掙扎。
“為什么恐婚的一般都是女生?男生很少有說不想結婚的?”
關于這個問題,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回答:
“大部分的人從父母那里看到了婚姻的一種悲哀,男性往往粗魯慫蛋吹牛,女性往往主內也主外。”
《她和她的群島》里的孟菀青更是說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真實狀況:
“除了出軌劈腿,婚姻還有成百上千種方式讓你尋死覓活。”
書中的孟菀青是個卓越多姿的大美人,有一個面容俊朗、工作穩定的丈夫和一個機靈俏皮、碩士在讀的乖巧女兒。
這樣的家庭看似圓滿高光,實則千瘡百孔。
《她和她的群島》有別于其他作品聚焦某一女性的悲喜人生,呈現的是孟菀青一家三代女性的婚戀困境。該書榮獲“豆瓣閱讀第二屆長篇拉力賽觀察團綜合評分女性組”第二名。
本書作者是曾獲豆瓣閱讀小雅獎最佳連載、最佳作者等獎項的易難。他已出版作品《賢媛》、小說集《時間會療傷,做個內心強大的好姑娘》《生命的背面,有你》等,善于刻畫女性探索內心世界的飽滿情感。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精巧的敘事表達,品讀孟菀青三姐妹在婚姻中的迷茫與抉擇。
喪偶式婚姻
每年的除夕,對孟家人來說,不僅僅是除夕,還是老太太的生日,更是全家人最重要的家宴。
孟家嫁出去的三個女兒,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到孟家。
沒想到第一個違逆這一鐵血政策的,竟是平時最是聽話、她媽一發火就像蔫茄子的李衣錦。
李衣錦是孟明瑋的女兒,孟明瑋是孟家的大女兒。
孟明瑋對誰都能和顏悅色,唯獨鮮少有好臉色給自己的女兒。
在李衣錦的記憶里,她媽總是皺緊眉頭、聳拉著嘴角,一副苦悶模樣,對自己的女兒更是永遠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臉色。
李衣錦在她媽的高壓教育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一面深刻檢討是她做得不夠好才活該得不到認可和理解,一面又無法自抑地怨恨她媽。
終于有一天,李衣錦向她媽喊出了埋藏多年的心聲:
“我不配被你生出來,你也不配做媽媽。”
孟明瑋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拼了命地為女兒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女兒身上,怎么反而被女兒當成了仇人?
其實,問題本身就是癥結所在。
孟明瑋全身心地撲在女兒的教養上,然后以此為由將女兒牢牢掌控在手心里。
她知道女兒日記本上的密碼,翻看女兒與同事的互動信息,打跑追求女兒的“壞人”,又瘋狂安排合適的人與女兒相親。
她無孔不入地侵入女兒的生命中,安放自己的焦慮和不知所措。
孟明瑋幼年時因小兒麻痹癥而跛腳,學習成績一般、高考失利,只能早早畢業,幫父母經營廠子,照顧年幼的妹妹們。
過了適婚年齡的她,沒有美貌、沒有學歷,唯有父母許諾的家產。
這樣的她沒有選擇婚姻對象的余地,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嫁給她媽廠里一名老實誠懇的員工,住進父母給的婚房。
男人或許是迫于女廠長的壓力,或許是想要借此改變自己窘迫的生活,娶了孟明瑋。
婚后,兩人形同陌路地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女兒的出生加劇男人心中的不滿。
男人幾乎不參與到女兒的教養中,打著零工,得過且過。
孟明瑋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和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搬進女兒的小房間,數落女兒的壞習慣,盡己所能地培養理想中的女兒。
卻不料,父母井水不犯河水的婚姻生活讓李衣錦以為:
最親近的人也不過是用最傷人的話攻擊對方;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討不了父母的歡心;在父母面前,孩子是沒有自尊的;婚姻里是沒有笑聲的,生活里是沒有盼頭的。
成年后的李衣錦,總想要逃離那個家和父母的桎梏,也就有了開頭的逃跑計劃——不參加除夕的家宴。
喪偶式婚姻中,孩子要承受來自父母某一方的情感轉嫁。這種情感大多洶涌而偏激的,蘊藏著情感危機。待其爆發時,蓬勃的愛火最是傷人傷己。
2.體面婚姻
孟菀青長相好、性格討喜,是孟家三姐妹中最受寵愛、嬌生慣養的公主。她爸希望未來在夫家,她同樣可以被捧在手心里。
她卻選擇一段不被祝福的婚姻,掉進體面婚姻的泥沼里。
第一次見到陶大磊時,孟菀青被他高大俊朗的形象迷亂了心。
彼時,陶大磊正紅著臉,被一位大媽抓著要給他介紹對象。
孟菀青鬼使神差地上前挽住陶大磊的臂膀,宣告主權,“阿姨,這是我對象。”
剛到法定婚齡,大專還未畢業的孟菀青就偷了戶口本,跟陶大磊去婚姻登記處。
還好她媽及時趕到,讓她先完成學業再考慮婚事。
第二年,她不顧她媽的威脅——“你非要跟他結婚,我不會給你一分錢”,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陶大磊。
婚禮上,她媽全程冷著臉。
孟菀青還沒因為嫁給愛情而高興太久,就不得不面對別樣的現實。
她的婆婆以為找了個城里的姑娘做兒媳,就能跟著進城享福。誰知,新媳婦不僅不能帶她進城,還做不好飯、洗不干凈衣物、照顧不了她。婆媳矛盾逐漸升溫。
婆婆見不得孟菀青穿得花里胡哨,便把那些漂亮的裙子都扔了。孟菀青只能回娘家偷偷帶回一條紫色白花的裙子,藏在一堆剪成尿布的舊衣物中。
孟菀青生了一個女兒。婆婆以孩子吵得她睡不著為由,在寒冷的冬天將月子中的母女趕到沒有暖氣的房間。
孟菀青忍著困意,哄著冷得哭鬧不止的孩子,等待丈夫歸來為她做主。
然而,陶大磊只在這個冰冷的屋子里待了幾分鐘,就躲去溫暖的房間里打鼾。
冬天過去的一個午后,正在洗衣服的孟菀青,聽到大門外她媽的聲音,便慌亂地打理亂七八糟的房間和亂糟糟的自己。
一陣忙亂后,她絕望地望著鏡子中狼狽的自己,帶著視死如歸的心情去開門。
她媽面無表情地站在門外,平靜地說:“今天孩子百日,等她醒了,咱們去照相館拍張照吧。”
她把她媽請進院子,便進屋去找那條被藏在尿布中的紫色白花的裙子。淚無聲地流下。
拍完照,她媽就抱走了孩子,再也沒讓孩子回去。
她媽說:“不心疼我們孩子的家,不回也罷。”
陶大磊因此記恨上了丈母娘。
孟菀青因此得以做回那個愛美愛笑的自己,找到一份銷售的工作,讓全家都靠著她的工資生活。
她每天穿著漂亮的裙子,與客戶吃飯應酬。這大大傷害了陶大磊的自尊心。他們之間的爭吵越來越頻繁。
只要一吵架,孟菀青就拿出殺手锏——威脅要鬧到陶大磊單位,他就不敢再出聲。
孟菀青無數次提出離婚,不惜答應各種各樣的條件。但陶大磊都不答應,即使孟菀青有了藍顏知己。
他寧愿在體面的婚姻里折磨對方、消耗自己,也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不如老婆、守不住老婆。
結婚前,孟菀青覺得陶大磊是命運給她的饋贈。如今,饋贈變成了詛咒。
《她和她的群島》里,每段婚姻表面上看著和諧友愛,卻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和一地雞毛。
這些秘密和瑣碎雖然會讓人煩不勝煩、苦不堪言。但若沒有這些“雞毛”的點綴,生命又會少了許多色彩。
李衣錦就曾問她媽是否后悔結婚。孟明瑋沉默良久后,說:
“說不后悔是假的。但是后悔了,就沒有你了。那我又怎么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