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一個公號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大概是《不要嫁給苦苦追求你的人》,爆料了某位明星元旦出軌在友人家過夜。這位明星的老公當年苦苦追求好不容易才把她追到手,婚后卻沒那么疼愛,最終導致發生情變。
我不喜歡八卦,也不去驗證事件的真實性,但對這個標題產生了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01
首先,苦苦追求你的人,往往不是你很喜歡的類型。更多的情況是對方癡情一片、家長極力贊成、朋友拼命撮合,最后失去主見,束手就擒。
細想一下,追求者一般采用到本周學的《影響力》一書中的「互惠原理」。互惠原理深植于人類的基因之中,你對我好,我就得有所表示,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甚至我要對你更好,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也許剛開始是小恩小惠不太方便拒絕,但天長日久,就需要回一份大禮了,最后把自己搭了進去。
互惠無處不在,如果不希望被不喜歡的人拿住,最好一開始就明確地拒絕,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根除內心的互惠思維。我想兩者可以同時修煉。
《清醒思考的藝術》一書里面也講到了互惠偏誤,兩者是一個意思。互惠既可以用來牟利,也可能被別人鉗制。
02
其次,苦苦追你的人,很可能追到后就不那么珍惜你了。
這是很多女人經常抱怨的一句話,老公以前怎么怎么樣,現在每天只有「我起了」、「我睡了」幾句話,連換成「早安」、「晚安」都不愿意。
喜歡窮追不舍的人往往是很有野心和占有欲的人,用在事業上也許會成就霸業。有人從心理學做過分析,認為這類人屬于「全能自戀」,傾向于認為沒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用在感情上這類人并不一定是真愛一個人,一旦得手后,由于惰性和厭倦感,很多以前因為野心激發出來的行為就漸漸放棄了。
因此這種情況下的婚姻,一旦柴米油鹽開始摻和進來,被追求的一方一定有越來越多的不滿。其實并不是誰變了,而是這才是兩人本來的樣子。
03
被搭進去在婚姻中苦苦掙扎的也大有人在,為什么很多人無法跳出來或者不愿意跳出來呢?
我想是大概舍不得「沉沒成本」吧,畢竟對家庭有那么多付出,甚至有了孩子。還有一種原因可以用《影響力》中的「一致性原則」來解釋。
一致性原則是指當一個人作出了某種選擇,大腦會自動為這個選擇進行辯護,確保它的正確性。因此一旦選擇了這種婚姻,就會努力說服自己,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直到最后累積到不得不去面對的地步,才會痛苦地去做出抉擇。
當然,「不要嫁給苦苦追求你的人」這句話并不是絕對的。如果追求的一方具有「成長型思維」,能夠與時俱進,兩者還是能夠很好的匹配。最好的愛情應該是互相欣賞,共同成長!
【附】
影響力
INFLUENCE
作者:【美】羅伯特?西奧迪尼(Robert B.Cialdini)
譯者:閭佳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