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拿出來幾袋辣條,在我面前撕開,如吃鮮珍般小心品嘗著。自從我知道這食品有多不衛生后,就基本不再吃了,眼睛也自覺地不在琳瑯滿目的食品架上,對它予以關注。以前,我非常愛吃這類食品,所謂眼不見,嘴不饞,大概就是不再吃了吧。
?朋友問我,要不要來一些。說話時,朋友搖搖手,紅紅的油在我眼前搖擺。以前吃過的所有辣條味道,一瞬間竄進心里,想著想著,嘴里的口水多了起來。防止朋友看到我蠕動的喉結,我異常小心地咽掉嘴里的口水。然而朋友還是看出了端倪,揣給我一句,“別掩飾了,想吃就吃吧!”
? 看著手里的辣條,心中當真似一天平,天使與惡魔分坐兩端,鬧的不可開交。最終我撕開包,忍不住吃了起來。想象中的辣條太過美味,簡直占據了大腦的所有思維空間,只幾秒,我就繳械投降。
? 上帝可以給你一顆向上的心,但這世間并不完美,于是做為附帶品的誘惑就來了,帶出娘胎,帶進棺材。而人是多么經不起誘惑,于是人生這場戲,不如意十之八九。與其說,我們在與世界抗爭,不如說,是在和自己的心抗衡。哪顆心?誘惑之心。
? 人的高明之處在于知道在做的事于自己是否正確合理;人的愚昧之處,亦在于即便知道這件事不對,可我們就是繼續做著。明事理易,行明事理難。
? 學生在教室里,誰不知道是來學習的,可不學者,仍有其人,課上低頭瞌睡者,一眼望去,此起彼伏。
? 誘惑我們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心里對這事物的渴求。想象中,一切都如蜃景般玄奇,似珠峰般美妙。當想象變成現實,其獠牙會咬著我們,變成深沉的痛。很少有人能抵御想象中的美妙,于是古今成偉業者,滄海只一粟。
?《中庸》里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大意:君子的行為不管在外人前還是獨處時,都應一致。這是嚴于律己的極高境界,其內必有一顆淡如止水,看破虛妄的心,與誘惑這顆心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