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湖涵碧(原創)
學習新東西怎么學呢?找個老師手把手地教,自己跟著學。這個方法也許放在學生時代還行得通。但是這也不意味著老師教了,你就可以把東西全盤吸收掉。
我這里所說的學東西是指高效地理解和吸收,然后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學生時代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碰到一個好老師,愿意手把手地去教你。但是當你走向工作崗位,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愿意當你的老師,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毫無保留的交給你。這得多招人稀罕,才能修來這樣的福氣?
要知道在工作崗位,大家都很忙,沒有誰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耗在你一個新人身上。不停的問別人,好像并不現實。
近期,在家蟄伏三年,重新走上工作的崗位的我,就成了一名新人。雖然從事的工作跟以前差不多,但內容卻完全兩樣,所以一切都要從頭再來,重新學習。
學習新東西,每次都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這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快樂過程。這個過程,夾雜著70%的痛苦和30%的快樂。不管你愿不愿意,這條路都是你的必經之路。
剛開始確實痛苦無比,很挫敗。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學得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這個工作?可是不斷地把自己泡在這個工作內容里,為了熟悉感竟讓我工作的排斥感越來越小了。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看懂了曾經迷惑不解的東西,才發現要做的內容并沒有那么難。學習新東西,原來就是一遍又一遍不斷熟悉和深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答案都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走到走到你面前。
這個學習的過程,也讓我對孩子上興趣班學到何種程度有了深刻的認識。有時我總在怪孩子,說她上課不認真不用心。實際情況卻是她有可能根本沒有到達靈光乍現的那一刻。這就跟我最初學習新東西,毫無頭緒的時候。
孩子學東西,也不可能一學就會,他也可能摸黑走了好長一段路以后才可能見到光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竅”。
而我們總是忙著批評孩子,卻忘記了自己學習新東西時,也是好長時間才會出現柳暗花明的時刻。我們對孩子的學習太急功近利,缺乏包容心和耐心。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可以不用那么長的等待期的。
可實際上卻是孩子也需要時間去迎接靈光乍現的那一刻,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以操之過急,讓孩子自己去細細地體會學習的過程,體驗獲得新知的成就感。這些應該屬于孩子的,我們并不能一股腦地塞給他們。
學習上,請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擁有自己的經驗和成就感,這才是最應該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