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約記得,在近幾年《小王子》又一次被掀起狂熱之前,就看過《小王子》這部動畫片了。但是也僅僅是像小孩子那樣,當作動畫片娛樂了一下。等到自己也逐漸長成了所謂的“大人”,再拿起小說來看的時候,曾經小孩子般的童真仿佛又被喚醒,有了很多孩紙們才會有的感觸。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這很少有人記得。愿長成大人的你,再看這本書的時候,能記起你從前當過的那個孩紙。
我讀的是李繼宏譯的,安托萬·德·圣埃克蘇佩里原著的《小王子》。我喜歡李繼宏老師在導讀里寫的那些話,從李繼宏老師的文字里也認識了圣埃克蘇佩里,那個活成了我想要活成的摸樣的人。我羨慕他可以隨便拿起一張紙就寫,而且可以給自己寫的文字配上插圖;羨慕他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飛行是如此、寫作亦是如此。李繼宏老師是這樣講述圣埃克蘇佩里晚年的:安托萬·圣埃克蘇佩里在1944年7月底離奇失蹤之后,人們對他的去向有很多猜測。其中最浪漫的是,他并沒有死去,而是和小王子一樣離開了地球。我也相信,圣埃克蘇佩里是去了那個有小王子的世界,去看了小王子生活的B612小行星,去看了只屬于小王子的玫瑰花...
故事的開始,從“我”畫的兩幅畫開始講述。“我”畫了吞噬了大象的蛇給大人們看,但他們卻說一頂帽子有什麼害怕的,并讓“我”好好學習文化課。大人們總是以“我是為了你好”,“你不聽我的會后悔”,這些自以為是的說教來否定我們原本自以為很不錯的想法。久而久之,小人們那些天馬行空、富有幻想的觀點就被大人們扼殺在搖籃中,然后在等小人們長大了,當初的大人們變老了,當初的那些大人們又在想,為什麼小人們在長大后就沒有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殊不知這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我們曾經都是孩紙,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們按照大人的想法,放棄了我們原本喜歡的東西,按照大人喜歡的事情去做。就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人間失格》中的葉藏。最初,小孩紙的漫天的想象,大人們總是不懂,總是需要小孩紙們解釋,大人們也總教育孩紙應該把重心放在功課上。后來漸漸地,小孩紙就變得,只說大人們想聽的話了…
在“我”和小王子的相處中,我知道小王子因為太愛太愛他的玫瑰花,但他的玫瑰花總是不需要他,他很難過,才想要去其他的星球看看。小王子見到了為終于當上某個人的國王而感到自豪的國王、只能聽到贊美的虛榮的人、讓小王子傷感很久的愛喝酒的人、認為星星是屬于自己的生意人、永不停歇的掌燈人、永遠活在別人講述中的地理學家,這些大人各有各的荒唐,或權欲熏心,或愛慕虛榮,或頹廢貪杯,或財迷心竅,或冥頑不靈,或脫離實際,但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過于關注外在的東西,從而喪失了內心的安寧和快樂。小王子遇到這些人之后的反應都是:“大人真是奇怪啊。”
“你如何能夠擁有星星?”
“那你說它們屬于誰?”做生意的人生氣地回答。
“我不知道。不屬于任何人吧。”
“那么它們就屬于我,因為我是最先想到的。”
做生意的人不斷的重復自己是正經的人,但是卻天真的以為星星是屬于自己的。這樣的思維方式真的很奇怪,但是好像又似乎是有點道理的。大人們總是喜歡把利益放在眼前,但這也是孩紙們比較反感的功利的答案…
“地理學家是什么?”
“就是有學問的人,他知道海洋、江河、城鎮、山脈和沙漠的位置。”,“但我不是探險家。我需要探險家。地理學家的職責不是走出去弄清楚外面有多少城鎮、江河、山脈、海洋和沙漠。地理學家是很重要的,不能到處瞎逛。他不能離開他的辦公室。但他可以接待探險家。他向探險家提出問題,寫下他們的回憶。”
總感覺,真知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地理學家,不是應該多出去走走,探索一些實質的東西麼?等到探險家回來后,他們不是先去實地考察,而是先考究他們的品行,然后再讓他們提供幾塊石頭作為證據,真的是很奇怪的做法...
“他們對自己所處的地方不滿意嗎?”
“人總是對自己所處的地方不滿意,”扳道工說,“他們要么在睡覺,要么在打哈欠。只有小孩把鼻子貼在玻璃窗上朝外看。”
王子說,“他們會把時間花在布娃娃身上,從而覺得布娃娃非常重要。如果有人把布娃娃搶走,他們就會哭……”
“他們真幸運,”扳道工說。
“他們什么也不追逐,”扳道工說“只有小孩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我們來說以前的很多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流逝,都變得不那麼重要,有情緒也不會表露在臉上,討厭這樣虛偽的表現,但你或許會說,這是人長大的一種表現...
小王子在走過了其他星球以及地球之后,感慨自己其實是一無所有,他說:“我原來以為我很富裕,擁有一朵獨特的花,但她其實只是一朵玫瑰。這朵花,再加上三座只有我的膝蓋那么高的火山,而且其中一座很可能永遠不會再噴發,這些并不足以讓我成為非常偉大的王子……”他感到很悲傷。或許是因為原本以為自己擁有的是獨特的,當有一天發現自己擁有的不在只是特立獨行的。人難免會有一種失落感,這大概就是我一直喜歡的:不懷抱希望,也就不會有所失望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吧…
在地球上,小王子遇到了想要被馴化的狐貍。故事中的小狐貍,像是智者的化身,明明知道如果讓自己被馴化,就難免會流淚,但是還是請求小王子馴化自己。“這是我的秘密。它很簡單: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人類已經忘記這條真理,”狐貍告訴小王子說,“但你千萬不要忘記。你要永遠為你馴化的東西負責。你要為你的玫瑰負責……”我們往往總是被表象所蒙蔽,但是有的時候、很多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即便你認為眼睛看到才是確信的,但是你要知道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就像你永遠無法通過眼睛知道另一個人的真實想法…
“你知道嗎,人在難過的時候就會愛上日落。”小王子說,他說他有一天看到過四十四次日落。
這個看似簡單的童話故事,這個看似講給孩紙的童話故事,卻隱藏著無數對成人世界各種荒謬現象的揭露和批判,也是說講給我們大人們故事。小王子消失了,小王子話不多,但是“我”通過跟小王子的相處,就這樣漸漸地了解小王子那憂傷的小生命!去學會為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事,付出時間和耐心,就如同小王子對待玫瑰那般,去造就屬于你的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