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慶期間和朋友小聚,他跟我抱怨:我又犯錯了,當初就不該辭職出來創業。現在公司運營得不是很好,感覺快要支撐不下去了。
我問他,你是不是后悔了?
他說,其實并不是后悔,只是覺得當初應該考慮得更周詳一些,也許就不會犯那么多的錯誤。
我說,你別小看這些錯誤,對你來說,這些錯誤都是你人生的寶貴財富。
我幫他分析:當初創業是基于什么角度考慮的?
他說,一方面有一個非常好的項目,并進行了認真的市場調研,結果表明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是因為覺得自己非常年輕,有闖勁有干頭,而且孤身一人,沒有家庭和孩子的羈絆,即使失敗了也不用擔心會影響到家人的生活。
我說,如果當初你不辭職創業,那你現在或者以后會不會出來創業?他說肯定會。我說,那好。既然如此,當初創業發現的問題會不會在以后的創業中重復發生?
他說,正常是不會的。很多錯誤的原因我已經找到,并做了妥善的解決方案。但是,在創業過程中,還是不斷的犯一些新的錯誤,感覺錯誤沒完沒了一樣。
這就是生活的真相。犯錯誤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人敢說自己一生從來沒犯過錯誤,除非他一輩子不做事。不犯錯的人往往一事無成。上帝也會犯錯。犯了錯,坦然面對,跌倒了爬起來重新來過。人生最關鍵的就是要敢于嘗試,嘗試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
2
愛迪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發明電燈,用了一千種材料,卻沒有找到一種材料適合做燈絲。記者問他:失敗一千次的感覺如何?愛迪生沖著記者笑了笑:電燈是第一千零一次的嘗試而成功的。
贏家從來都不怕犯錯,怕只怕因犯錯而不敢嘗試。
馬云在解釋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時說過,如果沒有1995年成立“中國黃頁”時,所犯下的那些錯誤,如果沒有從那些錯誤中吸取教訓,是不可能有今天的阿里巴巴的。
一個人的成功有時是無法復制的,但很多人所犯的錯誤卻是大致類似的。我們只需要研究這些錯誤的原因,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將其規避掉,自然離成功更近一些。
我這么說,并不是不要你犯錯誤,恰恰相反,我希望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嘗試犯更多的錯誤。只有不斷的犯錯,并且在錯誤中學習,才能吸收錯誤的營養,才能更好的往前走。我只是希望,不要犯前人一再犯過的錯誤,而是去犯“新的錯誤”。
因為,機遇總是會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被發現。只有經歷了錯的嘗試,才能清晰地找準成功的方位。你走了九百九十九條路都到不了羅馬,那就應該去選第一千條道路,也許那正是通往羅馬的陽光大道。
3
中國有一句古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確,沒有人不犯錯。小時候寫作業會犯錯,長大了工作會犯錯,等老了吃飯穿衣服都會犯錯。我們的一生都在錯誤中逐漸長大,再慢慢變老。
就連上帝和佛祖,也是會犯錯的,不然人間不會這么不太平。
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死不認錯。很多人沒有從錯誤的深淵中走出來,就是因為死不悔改。結果越陷越深,在錯誤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怎么都拉不回來。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小到家長說你賴床,老師批評你遲到,大到和人唇槍舌戰、不眠不休。其實很多時候,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絕不會承認自己犯錯,并且會百般掩飾自己的錯誤。
從心理學上講,人類有回避自我否定的本能,以此來保證自己的心態健康積極。但是,你越掩飾,錯誤就越多,到最后沒人愿意幫你改正錯誤。
其實,很多時候,錯誤是可以被彌補和改正的。關鍵就是一定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遮遮掩掩,百般抵賴。不要害怕犯錯,而是要坦然面對,正確認識錯誤,總結經驗教訓,從錯誤中汲取力量,做更好的自己。
4
今天的最后,我愿以美國詩人唐·赫羅爾德的一首詩作為結尾。這首詩的名字叫《我會采更多的雛菊》,是唐·赫羅爾德在87歲時寫的詩。想想別人年近九十時在想些什么,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我會采更多的雛菊》
如果我能夠從頭活過,
我會試著犯更多的錯。
我會放松一點,我會靈活一點。
我會比這一趟過得傻。
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讓我當真。
我會瘋狂一些,我會少講點衛生。
我會冒更多的險。我會更經常的旅行。
我會爬更多的山,游更多的河,看更多的日落。
我會多吃冰激凌,少吃豆子。
我會惹更多的麻煩,可是不在想象中擔憂。
你看,我小心翼翼地穩健地理智地活著。
一個又一個小時,一天又一天。
噢,我有過難忘的時刻。
如果我能夠重來一次,我會要更多這樣的時刻。
事實上,我不需要別的什么,
僅僅是時刻,一個接著一個。
我曾經不論到哪里都不忘記帶上:
溫度計,熱水壺,雨衣和降落傘。
如果我能夠重來一次,
我會到處走走,什么都試試,并且輕裝上陣。
如果我能夠重頭活過,
我會延長打赤腳的時光。
從盡早的春天到盡晚的秋天。
我會更經常的逃學。
我不會考那么高的分數,除非是一不小心。
我會多騎些旋轉木馬,
我會采更多的雛菊。
我是茶人老七。
2016年最后的100天,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美好快樂的事。
歡迎轉載,請私信!喜歡我的文章,試試關注和點贊,給我鼓勵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