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陪伴你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終有一天會離你而去,到時候身邊沒有親人可以照顧你陪伴你了,擔心你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會孤單寂寞,所以父母要求你要結婚生子,這樣就會有你的另一伴和孩子陪伴著你了,讓你一直幸福快樂下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乎
【"有一次母親對我說:‘我們早晚要離開這個世界的。那個時候,留下你一個人,該怎么辦?希望在這個世界上,還能有一個人,像我們那樣去愛你,有一種不可分割的關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董卿
【父母談的不是結婚生子,是寂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簡書
【如果你告訴爸媽,你只想生一個孩子】
今天陪弟弟去學校報名,天氣很大,我們在一家冷飲店里可樂配薯條雞翅,東西還沒上來的時候,我爸開始調侃弟弟,讓他在學校里就耍個女朋友,以后早點結婚生孩子,這樣他和媽媽還可以幫他帶孩子,如果結婚太晚,那他以后只能一手牽父母,一手抱孩子。
我問弟弟,以后想要幾個小孩,他說一個,如果他孤單,就養只狗陪他。
“只生一個孩子不行,兩個差不多,三個太多,我和你媽媽是會老去的,以后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們仨姐弟得一起想辦法解決,你們也一樣,等以后你們成為了爸爸媽媽,你們也會老去,你們的孩子慢慢長大,如果你只生了一個孩子,等你們離世以后,孩子在世界上就是孤零零一個人了,你們要知道在這世上唯一不會變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血緣”爸爸在一旁很嚴肅地對我們說。
我想要兩個小孩,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是哥哥,女孩是妹妹,順序也不想調換。
最開始和父母聊結婚生子的時候,我不想生孩子,因為人生是為自己而活,要活得開心自在;后來想要領養一個孩子,世界上那么多孤兒,他們為什么就不能有一個家;再后來,想要一個孩子,并且只要女孩,女孩多好,能穿花裙子,每天咿咿呀呀,粘人還可愛;到現在,我想要兩個孩子,一個哥哥,一個妹妹,如果有天我和他爸不在了,他們在這世上還有個依靠,家里有了個兒子,家就一直都在,無論妹妹嫁到多遠,有哥哥在的地方,就有家。
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心態轉變,或許是我逐漸成熟的體現,也或許是我社會化的一個過程。
就像以前不明白為什么會有人窮盡一切買房貸房,走到哪住哪,隨心所欲,不是很好嗎?但我已經開始計算什么地段有什么樣的房價,如果一個月五六千的工資,我要存多久錢才能付一百平米房的首付,要多少年才能還完房貸。我覺得我得有一個家,買房住和租房住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租房住只能算是生存,根本就談不上是生活,我要生活,而不是生存,我得有一個家,它會給我溫暖,給我依靠,而不是因為房東一句話我就會無處可去。
【媽媽的“羨慕”】
媽媽:“現在就是我們全家人最幸福的時候”
我:“為什么”
全家人都把頭轉向媽媽,急于想從她的口中得到一個答案,她眼神落在電視上,但心不在那里,雙眼死死地盯著電視,那態勢像是要把電視盯穿。
媽媽:“因為我和你爸還在,你們都還未成家”
我:“如果我們成家了呢”
媽媽:“就有‘外人’介入了”
我知道,在媽媽心里,讓人不幸福的不是“外人”的介入,而是我們成家了,我們就會離開她,擁有一個自己的小家,會成為媽媽,成為爸爸,會有自己的孩子,爸爸媽媽將不再是我們唯一的依靠······
我們村一個比我小三天的男生,結婚生孩子了,現在孩子已經兩歲多了,滿村地跑。我媽就時常盯著他孩子看,一臉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你看看,人家孩子都能滿大街跑了,你還在讀書”。我媽不止一兩次這樣說,尤其是我每次回家碰上那小孩的時候,我每次也只能笑笑不說話,我能說什么呢?我總不能說我也馬上也給她生一個,也不能說那個男生本末倒置了人生秩序吧。
【父母永遠不會對子女放心,只有操勞的命】
抖音里有一個很火的視頻,視頻里女兒問爸爸
“爸爸,我嫁人的那天你會哭嗎”
“不會”
女兒哭得厲害,抓緊問
“你為什么不哭啊”
“那你為什么要嫁人啊”
我也經常幻想,我嫁人那天,爸爸會不會哭,會不會舍不得,但我一定會哭得很厲害。很多人會覺得,女孩子嫁人并沒有多大變化,你還是爸媽的女兒,但更多的是你為人妻為人母的時間將遠大于為人子,你是變了,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但父母對你的牽掛不會變,只增無減。
我曾問爸爸,等到以后我們仨都成家了,他和媽媽是不是就解脫了,他說不會,從我們落地起,他們對我們操的心就不會停。小時,操心我們能不能健康成長,能不能好好學習;長大后,操心我們能不能好好做人,能不能找一個好工作,好對象;結婚后,操心另一半能不能對我們好,孫子孫女能不能健康成長······父母對我們的操心從我們一直延續到我們孩子身上,從未停止。
世界上最偉大的角色是父母,最操勞的身份是為人父為人母,只要他們在世一天,就會為你操勞一天。
【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發現自己離家越來越遠】
我曾在某個社交平臺上看見一個帖子“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發現自己離家越來越遠”。
“每次回家都是一次性牙刷”
“發現家里再也沒有合適自己的衣服”
“父母說話開始看我們臉色”
“爸爸對我說’求你了’、’謝謝’”
這些都是排名前幾的高贊評論,也都是我每次回家的真實體驗,用一次性牙刷,穿媽媽的衣服,啥事爸媽都尋求我的意見,開始對我說謝謝······這種環境讓自己像極了一個外人。
我也才二十出頭,還沒有正式的工作,還沒有結婚,為何就在自己家里活出了一個外人的模樣。以前遇事習慣性向父母尋求幫助,父母有事對自己都是極力隱瞞,現在自己遇事了,對父母只字不提,父母遇到困難反而向自己尋求建議。
【希望父母永遠都是你們最溫馨的伴,希望你們喊的每一聲“爸爸媽媽”都溫暖,記得多給他們打電話問問他們的生活,也和他們聊聊你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