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人這一輩子,是只會愛一種類型的人;還是會在不同的階段愛上不同類型的人?
網上曾有段子如下:18歲的女生喜歡陽光干凈的男孩子,28歲的女生喜歡成熟穩重的型男,38歲的女生喜歡父母雙亡的土豪;而從18歲到88歲的男人,從始至終喜歡的都只有一類人:美女。
由此可知:專情的是男性,善變且多情的是女性。
噗,忍不住笑了一下。如此這般戲謔,看似笑話卻是事實。可愛情最后的幻滅,往往是因為差距。
【愛情里,若非步調一致,難免會有一方掉隊】
徐崢和陶虹,那一年還是我心里的小龍女和豬哥哥。一個青澀干凈,一個清純可人,當時的陶虹名氣勝過徐崢,兩人相戀結婚后,陶虹便漸漸淡出娛樂圈,鮮少演戲。而徐崢漸漸的成為圈里的大腕,從爆紅的《泰囧》到《心花路放》再到自導自演的《港囧》,徐崢早已不是那個傻里傻氣的豬哥哥,而當初的小龍女卻已經變成一個微微發福的中年婦女。
一個在不停的接近頂峰,一個卻一直守著山腳下的家,當徐崢看到的是如夢如幻的云海時,陶虹看到的仍然是世俗的煙火。一個健步如飛,一個裹足不前,這樣的節奏如何做到同進同退?
從最初的相濡以沫,到最后的靈肉分離,再美的承諾也只能是曾經。在一場只有情沒有愛的婚姻里互相為對方留足面子,把忠誠和愛情當成兩回事,這是真愛,還是明星之間的常態?
【愛情里,若非旗鼓相當,難免會有一方敗陣】
王寶強和馬蓉,一個出生農村,一個生活在城市。前者的學識閱歷長相即便是在農村,也真的絲毫算不上出眾,甚至中等都不算,后者憑借容貌在大學里便擁有許多愛慕者。當村里來的傻小子見到城里如此貌美的姑娘,春心萌動,以為遇見愛情。
于是各種香車名品相贈,卑躬屈膝但求美人一笑。可用物質供奉起來的愛情,終有一天會因為被供奉著的一方對物質的飽和或者欲望的膨脹而崩塌。物質是流沙,聚不成塔,骨子里的自卑更是銀河,跨不過,便得不到愛。
在愛情里被愛的一方才是明星,愛人的那一方一定要付出一切無用功最終一敗涂地才能看清現實。愛一個人不是用物質供奉,也不是卑微低下就能得到回應的。愛人者備受折磨還自欺欺人,被愛者頤指氣使還強詞奪理,不對等的愛情,何來長久?
【愛情里,一個人的風生水起好過兩個人的江河日下】
你說一輩子那么長可以花時間慢慢磨合,可既然一輩子那么長,為什么一開始不花一陣子時間去找一個合適的;你說結婚后可以慢慢培養感情,那為什么不在結婚前就找個有感情的?
如果你們的愛情每況日下,倒不如放手讓彼此回到一個人的風生水起。
如果婚姻是墳墓,至少要找一個彼此相愛的人陪葬。
不過愛情這種事,還是要相信的,萬一遇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