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徐翔從游資中脫穎而出,成為“敢死隊總舵主”;在上海,他與上市公司控制人或重要股東結盟,深度介入重組題材,快速成為“私募一哥”;而上海后期與北上之時,徐翔的同盟者已經突破商界,直至官場顯赫人物,助其于資本市場呼風喚雨。從游資結伙,到商界結盟,再到權貴綁定,徐翔的盟友不斷升級。但一以貫之的,是徐的“聰明、豪賭、無知、無畏”——直至股災。6月8日,徐翔起家的寧波解放南路的一間茶館,一位曾經目睹徐成長的“寧波敢死隊”教父級人物唏噓不已。他對《棱鏡》如此評價這位中國股市傳奇:“年少成名,天賦與勤奮并重,其興也勃;剛愎自用,隨權貴翩舞灰域,其亡也忽。”???????
時勢之外,勤奮是徐翔取得成功的特點之一。據《錢江晚報》報道,為摸透強勢股的脾氣,徐翔等人在3個月內畫出3000張圖紙進行分析,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漸漸總結出“漲停板八大原則”,作為他們操盤的秘訣。“封漲停板”是徐翔等人的炒股絕技之一。即在大盤強勢時期,若個股短線上升勢頭兇猛,便果斷介入,使用五倍甚至十倍的配資封住漲停板,對賭次日開盤后個股繼續(xù)上漲。等到第二天開盤,不論盈虧,堅決出貨離場。“這是一種賭博式的手法,十次至少有六七次賭贏,一旦賠錢就會血本無歸。”寧波一位熟悉徐翔的資深大戶向《棱鏡》介紹,徐翔靠的不只是勇氣,還要比別人更聰明,更有天賦,更能把握個股規(guī)律。“在股市當中,八成人虧,一成人不賺不賠,一成人贏。徐翔賭自己是贏錢的那一成。聰明、豪賭、無知、無畏,這些特征,徐翔一樣不缺。”
“虛假托單”、“一字斷魂刀”等手法,雖然游走于灰色區(qū)域,但徐翔則已熟練掌握、頻繁使用。彼時的中國股市更為蠻荒,機構和股民對規(guī)則缺少尊重,震驚業(yè)內的原天一證券38億元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應時而生。“包括徐翔在內,不少敢死隊成員使用過那些資金。”上述寧波資深大戶將徐翔形容成一個缺失法律意識的股癡,“他不好煙酒,不好名車,平時的放松方式就是收盤后去洗浴中心泡泡澡。只有炒股賺錢才是他的人生最大愛好,買入、賣出的那一刻,能帶給他巨大快感。”
萊寶高科(002106)、彩虹股份(600707)和悅達投資(600805)曾是澤熙最早投資的三只個股。其中悅達投資、萊寶高科在澤熙入主十大流通股東之后,股價快速拉高又快速回落,諸多散戶進場期待反彈,股價后呈“一”字橫行不動,澤熙卻悄然出貨。這正是徐翔敢死隊時期的慣用手法——“一字斷魂刀”。
“本輪牛市之前,徐翔擅長在二級市場上做題材股,但隨著澤熙規(guī)模越來越大,徐翔可能對投資方向有所側重。2013年之后,可以看到他偏向對重組題材的深度介入,喜歡做殼資源謀求暴利。”無界新聞曾引述寧波市場人士分析稱,這意味著徐翔投資風格在向股東積極主義轉變,即通過大量持有股份成為上市公司重要股東,主動行使股東權利來影響上市公司決策,進而影響上市公司的股價。
多位熟悉徐翔的寧波市場人士認為,徐翔盡管為澤熙高薪挖來眾多高學歷研究員,但他只需要這些研究員給澤熙賺錢。他信任的,還是那群解放南路的老兄弟。“這些人會告訴他如何聲色犬馬,不會告訴他在快感和利潤之外,他還需具備一位成熟私募大佬應有的價值觀體系。徐翔和他的兄弟都不知道,前方就是懸崖。”其中一位寧波市場人士說,徐翔在身份階層上雖已擺脫“寧波敢死隊”,但他在精神層面,一直未走出那個草莽時期。“徐翔操作股票的重組、定增,不可能再是單打獨斗,他需要距離權力中心和消息源再近一點。”前述熟悉徐翔的寧波市場人士對《棱鏡》描述,徐翔或許并未意識到風險,“就像一臺炒股機器——追求利潤帶來的快感已到極致,為此,他和他那幫兄弟深信——沒有什么事是金錢和關系搞不定的。”???????
“當?年’寧波漲停板敢死隊’那批人,徐翔的手法不是最激進的,但是名聲最大。”一位熟悉澤熙的私募人士向《棱鏡》透露,在徐翔成立澤熙,發(fā)私募產品之前,他是?寧波體量非常大的游資,常常通過把股價打到近乎跌停板的方式,來實現出貨的目的,也時常快速拉升股價至漲停板吸籌。“這就是市場中流傳的‘一字斷魂?刀’。”除了個股操作的兇猛,徐翔對倉位的精準控制,也是幫助他獲得遠超同業(yè)收益的因素之一。 “把股價從下跌拉升至漲停板,很多散戶會跟風追,這正好讓大規(guī)模籌碼持有者,出掉前一天吃的貨。這就明目張膽的對倒,這么大的量,一定會引起監(jiān)管層的注意。”
曾有多名基金經理對《棱鏡》表示,在股票市場,擇時比選股難得多,古今中外,能準確擇時者,幾乎沒有,即便巴菲特和索羅斯,也難以精準進行倉位控制。澤熙內部人士稱,徐翔幾乎不涉足股指期貨,產品收益絕大部分是通過做多個股所得。在澤熙,徐翔并非單打獨斗,他高薪聘請大量研究員,幫助他篩選個股,獲取市場信息。其中不乏媒體記者出身的研究員,記者雖非科班出身,但在徐翔看來,他們對市場有著不同的視角和獲取信息的方式,這一特質能幫助他戰(zhàn)勝市場。?
?有人曾回憶,“敢死隊”投資風格彪悍,對于選中的股票,都是大手筆,“大進大出,高起高落。”即“集中資金迅速拉高股價到漲停,然后大舉出貨,手法異常兇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那些早年成名的短線游資(比如asking,職業(yè)炒手,炒股養(yǎng)家,章建平,徐翔)為何沒有還有能為千億富豪的? ? 他們十幾年前就已經靠著短線炒作,身價上億,為什么很多年過去了,復利并沒有幫助他們成就哪怕百億的財富?
?其實對比一下老牌投資大師和國內的這些游資高手,區(qū)別重點在于投資理念。游資高手擅長把握市場情緒,擅長把握個股的高低點,擅長推波助瀾。但是不管他們怎么厲害,也不過是在某些個股,某些板塊掀起一起小波浪,相對于整個市場有正面的積極作用,但是真正決定市場大勢的并不是他們,他們充其量就是些錦上添花的推波助瀾者。從資金量的角度來說,游資高手最多也就是動用最多幾個億的資金,看著每天所謂的龍虎榜,也不過多的2-3億,幾百萬,幾千萬而已。資金超過5億以上,他們出貨都出不來,就算勉強出來,也賺不了多少錢。游資高手是無法把大資金持續(xù)復利做的太大的,資金幾十億以上的比如趙老哥等,他們每次出手只能是輕倉。
相反投資大師所操作盤的都是上千億,上萬億的超大規(guī)模的資金,當然他們的資金也不是上來就這么大,都是靠著長期投資的理念,以及精準的擇時能力,優(yōu)秀的選股能力把握長期大勢,靠著大勢,賺大錢。游資高手要想轉型成長為長期投資大師,并不容易,因為他們就是靠著短線思維起家的,格局有局限性,要想扭轉思維方式的難度不亞于換個腦子。這些短線游資高手在長線投資領域的成績不會太亮眼,別的不說就說上面提到的兩位章建平和徐翔。章建平的資金現在也不少,看看他的長線投資,最有名的當屬他16年投資的樂視網,到現在浮虧幅度相當大。再看徐翔,這位游資高手也管理了大規(guī)模的資金,管理成績年年都是第一,成績相當優(yōu)秀,好奇為什么他能這么厲害,連巴菲特也做不到年年賺200%以上啊,事出反常必有妖,果然這位很快在牛市結束之后就因為內幕消息,操縱市場入獄。歸根結底,短線思維高手很難成為長線高手。不過短線思維是小錢變大錢的最快的方式,資金超過10億就是長線投資高手發(fā)揮的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