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心趁閑遐打開頭條,有一篇關于嬰幼初始記憶即三歲前人們為何沒有(刪去)記憶的文章躍入眼簾,很符合閱者獵奇之心,我也很想鉆進去看一看,一探究竟。
其文開篇,提出三條驚世駭俗振耳發聵撼人靈魂的問題:
? ? ? ①三歲前,人們多無記憶,是不是前世孟婆湯喝多了或藥力太猛之影響?
? ? ? ②是不是三歲前看到了不該看的點點滴滴…造物主依神秘力量不讓(抹去)其記憶?
? ? ? ③是不是幼小的腦容量不夠用,而把所記憶的東西給自動刪除了?
當我讀至此,不覺大驚。
是啊!到底為什么?
三歲前的記憶到底去哪兒了?怎么會蕩然無存?即使有點影影綽綽的記憶,也只是片片拉拉,模模糊糊…不大清晰。
關于這個問題,為考究它,更為弄明白它,本來半小時用不了就可是閱完原文的,我竟徹頭徹尾花費了三四小時乃至大半天時間,硬耗在這個奇怪而詭異的疑問上,久久不能釋卷。
其文較長,針對癥結所在,作者作了多方批講,或傳統信仰說,或科學研判說…無論哪一種解釋,都似乎不能讓人完全信服,不信服,就是不接受,這是閱讀者有分歧又不言而喻的不附和態度。
我為弄清它,跟蹤查閱了讀此文的人數,總共不下五千人,持觀點作評作回應的也至少不下二千人,可見世上懷有好奇心的讀者不在少數。
在眾多的讀者附言中,可歸納分類為四種認識(結果):
? ? A,1%,三歲前乃至十歲前,記憶全無。
? ? B,1%,隨過隨忘,昨日之事,也記不得了。
? ? C,95%,三歲前有片斷記憶,并都對1~2歲前的經歷記憶猶記,且舉例說明印證之。
? ? ? D,3%,不但對三歲前的事歷歷在目,且對自己怎么出生,怎么在母腹中的印象也頗深刻,并言之鑿鑿地說其未降生世間前就己有記憶了。
針對ABC三種情形,妳聽了,也許會置若罔聞,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無動于衷。
可當妳聽到D種現象時,妳是否會驚掉大牙與下巴,魂不守舍,急得跳腳?或心顫加速,周身嘚瑟,大驚失色?
D之狀況,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
應該說,其隱約揭示了輪回之說,在四維空間默默潛存。
這么玄乎的思想意識與認識,不管智商如何高過一般凡人的妳信或不信?接受不接受?我反倒多多少少有點認同與默許它了。
為什么?
我也說不清楚。
但妳知道,受歷史與時空及科學發展之局限,世間許多似是而非模棱2可的疑問,至今,讓有限的科技也無法圓滿地解釋明白。或許妳原本不怎么糊涂,一旦聽了某方智者的囫圇吞棗含而糊之云里霧里不著邊際的詮釋,反會變得越發糊涂了,還未可知,也都是事實。
未可知的東西,不能一棍子敲四,也不能單方面武斷地否定它一概不存在。
老輩人常說,寧可信其有,不必信之無。咱不盲目,也不跟風,更不頭腦發熱。關于記憶這一塊,妳就信它壓根從小就存在,又該何如?
大不了,錯了謬了…妳項上那西瓜殼也不會掉下甩扔到木星上去的。妳那三斤半的破玩意兒,切記,無人索要,也沒誰會稀罕。
關于記憶,我是屬95%眾生之列的一分子。我分明記得幼童時,午間的母親從大田里翻紅薯秧回來,肩扛成梱的斷藤殘蔓,滿頭大汗,臉兒紅撲撲,見我在奶奶懷里抱著,忙把身上背著的紅薯秧甩給地上跑的雞與豬,不顧一切,闖進屋,攬我入懷,一p股倒坐在不干不凈的木質門檻上,撩起汗津津天藍色翠衫前襟喂我吃奶的情景。…那年月,各家各戶爹娘養育子女多,兄弟姊妹之出生間隔,大多不會超過2歲,小孩斷奶也最遲在一歲半之前就落實了。可見,我一歲多或更早些的時候之記憶,己留在腦海,不可磨滅了。
再者,那時農業有關的事務繁忙,比如修水渠(方言:高底河。)的活,白天干不完,夜間連軸轉。母親抱著我參加連夜修水渠的勞動,那夜月光清朗,照得夜空如白晝,社員修的水渠是城東東西干渠垂直向南的一個分支,位置在我村的西北地,我母親為不誤干活,把我連裹體的襁褓放在兩渠交匯的角落,即東南偏近未修成的南北渠東側的土地上,她就跑著拿鐵鍬撂土去了…那時群眾干活都熱火朝天轟轟烈烈聲勢浩大…我本離開了大人的懷抱,只望姣潔的月光也不會哭,可是,有修渠甩土滾落下的大塊濕土圪垃滾到我身邊,我意為很危險…又擔心會砸住我…才大聲嚎淘,也為了及時給家長報警呼叫加提醒。我那么一叫喚,母親果然就放下手中工具,疾跑我跟前,忙俯身把我抱起,哦哦著哄我入眠了。
那時候,我應該也在一歲左右,不會大過2歲。若大過2歲,母親懷里抱的應該是我三弟,而不會是我了。再說,八十多歲高齡的母親還健在,有機會,關于這件往事,可找母親加以印證是大概發生于哪一年。那塊西北地,后來種了水稻,傳言說是高產…但沒種多久…后來,又改種小麥玉米與紅豆了,那是后話。
以上種種跡象與親自經歷表明,一二歲幼童時應該有記憶,只是不夠連貫。怎么會說三歲以前的記憶都無緣無故地被刪除了呢?
這種觀點,不太圓融,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讀君閱此,請勾陳出妳最早最寶貴的憶海,說一說妳何時有明晰記憶的…可否!
? ? 22,3,30凌晨2點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