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永澄50天實驗(50/50)@月夜吸血鬼_md版

此文會非常的長,因為將會匯集50天的觀察、分析、思考,每天不定期更新。
分為四個部分:

  • Ⅰ 分析(置頂觀察目標及重要分析)
  • Ⅱ 每天觀察記錄(更新區)
  • Ⅲ 游戲規則
  • Ⅳ 文章匯總整理

Ⅰ 分析

實驗目的

已證實

來自“觀察永澄50天”實驗匯聚站的目的

  1. 實踐古典老師新書《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中的理念、方法,將其轉化成我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2. 篩選、培養一批理解“躍遷式成長”意義、不斷實踐“躍遷式成長”方法的同頻成長者。
  3. 幫助自己和伙伴們實現持續的躍遷。
  4. 培養和鍛煉團隊,把易仁永澄共讀、領讀版權書的活動品牌做到更好。

(是否還有其它隱藏目的)

推測版

(7月8日)

  1. 推測實驗主題是“躍遷”,基于以下事實和推測:
  • 結合2月28日《世界觀》一文,以及之后推文、“觀察永澄50天”第1、2兩天高頻出現“躍遷”二字;
  • 結合線索2、3、4,永澄老師是打算用50天來帶領觀察者實現一次躍遷來體驗“躍遷”。
  1. 推測試驗目的:想驗證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總結的規律對躍遷是否具有“普適性”。推測基于事實:
  • 多次用自己的躍遷事例作為案例
  • 總結規律、方法、套路并做分享

線索匯總

1.3月3日起,提到“躍遷”一詞的文章達25篇(包括本篇)(7月8日)
2.歐神: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體驗過躍遷,你很難給他說清楚什么是非連續性,因為沒有感受就沒有認知對應,更別說表征(7月8日)
3.如果真的不能理解,就請跟我50天(觀察永澄50天活動),基本也就能明白了(7月8日)
4.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你想要的東西如何得到,那就很容易陷入某一層樓(7月8日)


Ⅱ 每天觀察記錄(更新區)

50.《永澄:系統思維是什么-02?》20170830

今天的問題是:“這四個價值中,你對哪一條感受最深?你能舉個自己的例子來說明嗎?”

觀察永澄50天-50天大結局#

不知不覺,居然真的跟了50天呢!個人覺得,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情30天以上,意志力及習慣已經獲得躍遷了。為自己的這份堅持點一個贊,為每一個堅持到最后的小伙伴點一個贊。

【回答問題】
"通過整體打包(封裝)的思維方式,化繁為簡,快速獲得對事物的理解"這點有較深的同感。

學習系統思維以前,看事物是先看頭看腳看身子看尾巴,都看完一遍之后才能形成“一只大象”的認知;掌握了系統思維,已經顛覆了以往看待事物的方式:看到一只腳,立即跳出來用系統的角度來洞察,先從整體(系統)辨識出這是“一只大象”、能喂什么草料(輸入)、有什么功能(輸出),然后才用“白箱視角”打開大象來看具體的頭腳身子(元素和結構)。

可以說,這是一種讓人從整體到細節的高級思考模式,瞬間提升理解力、洞察力。而說“高級”還有另外一層意思:系統思維入門容易,精深很難。必須要不斷的刻意練習,才能熟練、自然的應用到每一個思考中。

49.《永澄:系統思維是什么-01?》20170829

你所處的競爭環境中,你有競爭優勢的項目中,你所擁有的白箱系統是什么?如果有競爭對手(或者領導)優于自己,那么他的白箱系統優于你的地方是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9天#

在我日常工作、生活的圈子中,我的白箱系統,個人認為是積累了相當的認知后,有套路、有層次的思考、分析能力。比如現在遇到問題,不再是以前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而是會有意識的跳出系統悖論層面來用系統思考;做一件事,套用PORT、RSQC等各種模型來分析;考慮一件事,先思考關鍵點在哪里。結果便是,在周圍小伙伴看來,思想層次不一樣了(黑箱)。

48.《永澄:每個人都可以快速上手的最小成長策略是什么?》 2017-08-28

今天的問題是:“如果你給自己定一個3天內可以完成的任務,提前思考它的成果并推進完成,你會選擇什么任務?你會記錄自己的實踐過程并向我反饋么?”

觀察永澄50天-48天#

任務是:用“聯機項目”協作形式完成個人信息管理系統的第一部分——構建主動關注的訂閱來源。

不知是巧合還是別的認知使然,其實該任務一直有意無意的按K1\K2\K3的方向在推進,直到今天看了文章,才清楚的區分了項目管理可交付成果、項目成果、成果生成方法三個成果。“以終為始”的理念,值得踐行。

47.永澄:積超送來了認知體系全新的破和立 2017-08-27

今天沒有問題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7天#

今天沒有問題,自由留言嗎?好吧,我也談談我讀完本文的感受。

巧合的是,最近幾天我也同樣陷入一個嚴重問題中——信息過載危機:好幾件事情交織在一起,每一件都有意義,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思考力,都在共同爭奪本就少得可憐的業余時間。于是一下子就讓小我動彈不得,不知道做什么好,滿滿的無力感,整日心神不寧、惶惶終日。

這又讓自己陷入另一個抉擇問題:質量導向or進度導向?堅持or放棄?
老實說,我完全沒有信心同時做好幾件事,若為了趕工而放棄質量,與預期目標及意義背道而馳;若放棄,已堅持的及預先投入心力思考的意義將受到內心的質疑,信念將會動搖。

我給自己的辦法:擇影響最大的項目先行,暫時延后不緊迫的項目日后來補。

痛苦的過程與永澄老師近幾日的經歷有些類似。本文還需要再挼挼、理解理解,但對我觸動很大的一句話,竟然是在文中不起眼的地方的一句不起眼的話:“先做起來再說”。就是這句話,讓我的“小我”迅速恢復平靜,充滿了能量。

46.永澄:嘗試寫個小冊子——如何生成知識專題2017-08-26

今天問題:你要不要寫一個什么樣的小的知識專題呢?如果你要寫,你想寫個什么呢?如果你要聯機寫作,你要怎么做呢?”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6天#

其實這事已經在做羅——正在與小伙伴做“如何用聯機項目方式協作搭建小系統(其實就是PIM系統啦)”的知識專題。套用第48天文章(《永澄:每個人都可以快速上手的最小成長策略是什么?》)的內容,這就是K3的成果。

目前的方法是:采用主線文檔+問題樹的方式,將搭建PIM系統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辦法記錄下來,以便形成類似項目的普適性方法。

45.《永澄:想讓自己停幾天》 2017-08-25

今天是觀察的第45天了,還有5天就要結束了~你想留言什么就說什么吧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5天#

今日展示的是:低潮。

由衷的佩服永澄老師的心性,即便自己低谷軟弱的一面,也不吝展示給眾人品讀。無論誰都會遇到低谷,打不起精神來做事,即便這件事是平時認為很有意義、很有必要的事情,永澄老師給出了一個很貼切的——意義感危機。

這是一個低谷期經常遇到的問題,因為這個時期本身能力量級別會很低,很難振奮起精神來,此時一般有兩個策略:
(1)等待時間流逝慢慢自愈;
(2)尋找突破口。

策略(1),是絕大多數平庸人群的選擇——真心不知道怎么辦,只好放個空、洗個澡、睡個覺、犯個懶……以期待自愈。這個策略簡單,但成本極大(時間成本、機會成本)。

而策略(2),需要克服內心的軟弱,相當于用很低的能量去做高能的事情,失敗的風險也很大的,需要強力的信念支撐。這個策略,我也在摸索中,且讓我再細思慢想,未來找到良策再作輸出。

44.《永澄:當能量不足時,到底要怎么辦?》2017-08-24

今天問題蠻簡單的:“沒有能量的時候,你都是怎么處理的?今天的內容給你最大的啟發是什么?你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4天#

首先祝賀永澄老師及小Doubling身體康復。

今天的問題,是一個低谷期經常遇到的問題,因為這個時期本身能力量級別會很低,很難振奮起精神來,此時一般有兩個策略:
(1)等待時間流逝慢慢自愈;
(2)尋找突破口。

策略(1),是絕大多數平庸人群的選擇——真心不知道怎么辦,只好放個空、洗個澡、睡個覺、犯個懶……以期待自愈。這個策略簡單,但成本極大(時間成本、機會成本)。

而策略(2),需要克服內心的軟弱,相當于用很低的能量去做高能的事情,失敗的風險也很大的,需要強力的信念支撐。這個策略,我也在摸索中,且讓我再細思慢想,或許“社會支持系統”是個出路。

而說到“社會支持系統”此前從未想過,以往都是靠父母家人支持了。社會支持系統的4個部分:
(1)密友:真正意義上的密友不多,可相互支撐的更少;
(2)社會群體:還好先后進入了“好好學習”、快思慢想、躍遷等幾個共讀群,也算是找到與自己相似的社會群體了;
(3)而小圈子和導師,是目前缺失的,從永澄老師的示例來看,能找到像歐神、V先生、Luke、秀燕等大神作為小圈子成員的,真心可遇不可求。

分析(3)的本因,是自己還沒有達到這個層級水平,自然沒有這等資格和際遇。

替代方案:先尋找與自己水平相當、且同樣尋求高速成長的同儕伙伴。

下一步行動:
(1)持續學習,修煉核心能力;
(2)征尋小圈子成員;
(3)在自己核心領域內找尋頂尖高手,作為導師目標;

43.《永澄:目標,必須要像渴望呼吸一般?》 2017-08-22

今天的問題是:“你有沒有被某一句話、一個故事在激勵,當自己沒有能量的時候,這句話、這件事就會給你巨大的力量,推動著你往前去?能告訴我那是什么嗎?”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3天#

李笑來:“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就是這句話,雖然我沒有看到具體出處,但就是這樣一句平常的話,最近每當我在心里打鼓糾結“要不要做”、“做了有沒有用”的時候,最愛跳出來激勵我,讓我瞬間充滿意義感、價值感。

結合今天的文章,我一直在心力暗暗的想:這話是不是華而不實的“雞湯”?若是“雞湯”為何又那么給人力量?若不是,它的力量源自哪里?

想來想去,我的結論是:這句話的高明之處,是肯定了過程的價值。如果說“目標”是方向或未來,則“過程”就是行動或者當下。如果沒有當下的實際行動,目標定得再好也是歸于虛無無法實現。這里需要澄清一點,并不是說過程比目標重要或是反之,我理解過程同目標一樣重要——“以終為始”也需要當下的過程支撐。

回到今日問題,沒有能量的時候,往往不是因為目標的意義缺失,更多是當下行動的意義缺失導致裹足不前,而這樣一句話就是一劑強心劑,給足了重視當下的理由,雖然不一定“每一步都算數”,但又何妨,解決了當下遇到的問題就是極好的,不是嗎?

42.《永澄:意義、目的、目標、資源的關系》 2017-08-21

今天的一個問題:“是否有人用愛的名義綁架你、控制你?如果有的話,你要怎么擺脫這份沉重的恩賜呢?”

觀察永澄50天-42天#

看了很多小伙伴的留言,發現大多有個非常“扎眼”且普遍的答案:家人或父母。

其實今天的文章從意義、目的、目標、資源的關系層面,說了要肯定自己的價值觀、判斷和決策;而用問題的方式,引入了背立面的話題:如何善待不懂自己的家人?

家人對自己真的是淳淳的愛,絕大多數不帶私心,沒必要針鋒相對、曉之以理,那句話說的好“在家人面前贏了講理,便輸了感情”。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是比的“和稀泥”的本事呢。

41.《永澄:睡了40個小時的體驗報告》 2017-08-20

今天我的問題是:“你在面對人生中最重要的活動時,突然出現發燒的情況,在你還有能力堅持去做的時候,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呢?你最想要的是什么,為了最想要的你愿意付出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1天#

發燒這種身體突發的“戰爭”狀態,是會讓意識模糊、意志力變得脆弱,更為可怕的是會讓理性思考能力大幅降低,從而做出一些錯誤的決策,讓自己飲恨。所以發燒之時,不適合作重要決策,特別是面對重要事情的時候。怎么辦?

解決的策略其實也蠻簡單,參考“遺囑”不在彌留之際立的原則:將決策前移,即在思考重要事情之初,便充分考慮生病、發燒等突發狀況導致思考力降低時的應對策略,然后屆時啟動應急預案無腦執行,可將影響降到最低。

今天的回答與問題有一定關系,是在思考問題時,想到的更加深層的問題。因此,思考重要事情的時候,也應思考應急預案;預案的具體問題才是今天永澄老師問的這些問題。

我覺得這個想法很重要,必須思考清楚。

40.《永澄:接下來,就是要一起實踐躍遷了!》 2017-08-18

今天,我的問題變得簡單了:“如果你又想跟著他人躍遷式的發展,自己內心的小我又跳出來說,那都是大神做的事情,我做不到的。這個時候你要怎么處理?是維持第一反應、立刻讓自己的小我得到滿足,還是會怎么處理呢?”

觀察永澄50天實驗-40天#

今天的問題本質其實是“如何與畏難的小我做斗爭”,轉換成這個問題其實就簡單了,策略是:
(1)做點比較簡單、容易獲得小成就感的事情,哄騙“小我”品嘗首勝喜悅,擺脫“畏難”心理;
(2)回到做事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我想要躍遷式發展究竟是為了什么?答案是“我想要打破目前的困境”(這是一個能打滿分的目的),這樣“小我”便能夠被說服。

39.《永澄:為什么“做多”是一件高概率錯誤的事情?》 2017-08-17

你有沒有過無意識做多的情況,然后導致你越來越困擾,甚至崩潰的情況?那是一件什么事,如果你現在用專注和開放的策略來解決,你會怎么做呢?把故事講來聽聽吧。

觀察永澄50天-39天#

001無意識做多的故事是這樣:我曾想通過每天思考一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的本源,來鍛煉核心洞察力、思考力。輸出的方式,是一圖配一段300~500字的文字,取“日拱一卒”并每天6:30在朋友圈刷。

因為自己對質量的期望及要求很高,時間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作息、寫作周期紊亂,持續了半個月,幾近崩潰,停了,而影響依舊延續到之后近一個月的時間。

002事后反思此事,發現問題的根源是在輸入層面未增加的情況下,貿然在輸出層面做多,企圖用輸出倒逼輸入,導致崩潰。如果用今天“專注”和“開放”的策略和系統思維,應該是這樣思考:

(1)將其看作是個人“輸入-成長-輸出”的系統;
(2)專注于核心能力“核心洞察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
(3)采用“聯機學習”方式,在輸入端和輸出端同時開放,鏈接入更大的協作系統。

38.《永澄:成為幕布布道師》2017-08-16

今天的問題:如果你想要借助一個平臺實現自己勢能的拉升,你會采用什么方法?你如何識別哪個平臺有機會,可以去站位呢?如果你要通過幕布展現自己,你會怎么做呢?

觀察永澄50天-38天#

今天的問題說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呢。
001借助平臺實現勢能拉升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在平臺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現在越發體會得到,作品聲音是體現能力、拉升勢能的好方法呢。這里有兩個關鍵點,缺一不可:持續,優質

002識別有機會的平臺,我看如下幾點:
(1)平臺是否在持續成長?
(2)是否能為自身帶來持續的成長?
(3)是否有持續成長的大咖進入?
(4)是否有持續成長的人群進入平臺?
而用這些標準看下來,幕布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平臺哦。

003幕布本身真的很優秀,雖然初期很晦澀,但經過不停迭代,現在的使用體驗用我自己的話說:手感很好。回到本源,幕布自稱為“思維整理工具”,結合001的認識,通過幕布展現自己的方法是:
(1)用幕布整理自己的思維,并持續分享;
(2)成為幕布布道者;

37.《永澄:茫然的時候,要重建你的意義感》 2017-08-15

今天的問題比較尖銳:“你認為你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你認為觀察我的躍遷實驗對你來說有什么意義?躍遷對你來說的意義是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7天#

今天的問題是在討論人生觀嗎?現階段,給自己強行安排了一個人生的意義,三個問題一起回答了:

實現自我躍遷式的成長,找到安珀,并把這種求真的智慧分享給與自己有相同目標的人。(怎么感覺和永澄老師現在做的很像?導師的影響?)

36.《永澄:知識管理的目的是什么?》2017-08-14

今天的問題是: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后來發現它不僅不對,還擋住了你的發展?當你突破之后帶來了一段巨大的成長和提升?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6天#

【回答問題】
年青時候,理所當然的進了心儀的大學,理所當然的進了心儀的公司,從小到大理所當然的享受著波瀾不驚的順利人生,沒有多少波折起伏,就好像是一碗水靜靜的放在那里。我曾以為我的人生就是這樣子了。

后來的一系列遭遇就不細說了,教訓總結下來是:
(1)待在看似受人羨慕的生活、工作環境,不是好事;
(2)長期待在舒適區,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因為能力基本沒有成長,反到是懶惰和逃避的本事見長;
(3)“變化”是世間永恒不變的存在,任何期盼“不變”的想法都是愚蠢透頂;

因為“因上懶惰”,后續遭遇到一系列挫折的“果”便在情理之中,也由此讓我奮發圖強,努力圖變。最大的變化,便是從原有的“僵固型心智”向“成長型心智”轉變,這是一種近乎躍遷式的變化,用古典老師《躍遷》一書的說法,便是第二序改變。

35.《永澄:不帶金箍,無法救你,帶上金箍,如何愛你》 2017-08-13

今天的問題是:在你眼中,永澄是個什么樣的人?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5天#

【回答問題】
《大話西游》看了很多遍,是一部小時候看著好玩,長大了看著傷心,成年了看著沉重,現在看著無比通透的一部片子。永澄老師一路抒情抒情,想著結尾的問題或許會于此電影的主題有關,猝不及防最后竟是要面對一個如此感性的問題……

在我眼里,永澄是個什么樣的人?世界是變化的,答案也是變化的。
曾經,是個狂妄自大卻也有點本事的胖子;
現在,思想深邃精于道術器用的良師益友;
將來,去往安珀的同路人。

34.《永澄:如何用分形原理思考戰略問題?》2017-08-12

今天的問題是: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很努力地在做事情,后來發現,自己在做小分形里的事情?這件事是什么呢?如果讓你對自己進行一次整體視角的規劃,你會思考哪些事情?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4天#

(這是來自8天后的自己的留言,此時已經放棄進度導向,而轉向質量導向了,所以留言進度只能在得空的時候追一點,希望能在50天前完成)

001 自己做的小分形的事情?8天前此問題沒有回答出來,也沒有細思考,而8天后,重新審視文中永澄老師的三點啟發,突然驚醒:自己每天僅就回答問題而留言,沒有推敲讓永澄老師觀念發生變化的地方是什么,沒有思考文章背后暗藏的邏輯,沒有思考本文與躍遷的關系,沒有推敲本文的規律和行文目的,沒有推敲前后文章的行文邏輯,每天僅僅重復性的復制問題、回答問題、粘貼留言,沒有獲得非線性的收益,這不正是陷在小分型里的表現嗎?

002 近期值得在整體視角上思考的問題有兩件:
(1)觀察永澄50天試驗中種種事件、文章、活動前后的邏輯是什么?
(2)整個追求“普世智慧”前往安珀的“求真界”,如何探求并實現求真夢想?追求“安珀”的價值是什么?

33.《永澄:怎么樣,這么有啟發的游戲,是不是一看就會啊?》2017-08-11

今天的問題是:如果今天的文章可以讓你審視自己,你是否出現過高估自己能力的情況?是否因為高估能力而導致出現問題,自己逃避或者推卸責任?在未來的學習成長中,你怎么避免啟發感帶來的陷阱?在這次的《躍遷》共讀活動中,你準備將自己的行為做出哪些調整?

額外問題:如何讓這幾條啟發變成自己的能力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3天#

原來雞湯文之所以“雞湯”,就是因為套路滿滿,就是因為把啟發感做成糨糊直接送到嘴里,甚至都不用咀嚼就可以下咽,蠻以為認知升級了,實際情況差得極遠,連知道都達不到,細思極恐!

現在開始有點理解“必要難度”的必要性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長時工作記憶的特點是:寫入困難、調取簡單,寫入簡單、調取困難”高概率是正確的,因為有如下001回答問題中的切身體驗。

001 近期高估自己能力的情況,某天上班路上|聽完羅胖某期“邏輯思維”,想要跟朋友吹一吹裝裝逼的時候,發現竟說不上來,就是典型的“知曉感”。

002 回顧近期,似乎并沒有高估能力而導致出現問題的情況。

003 未來如何避免掉進“啟發感”的陷阱里呢?策略如下:
(1)遇到作者談“啟發”、“結論”時,立即喊“停”,然后進入思維推導模式增加“必要難度”;
(2)思維推導模式中問自己幾個問題:

  • 啟發/結論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即論據是什么,論證邏輯是什么?
  • 說得對不對?
  • 這個啟發/結論與我有什么關系?
  • 獲得這個認知后,行為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改變?

個人覺得003的回答,同時也回答了額外問題:如何讓這幾條啟發變成自己的能力?

32.《永澄:問題的唯一原因,用三層系統給出解釋》 2017-08-10

今天的問題是:請使用三層系統的方式,按照套路分析一個自己遇到的問題,并嘗試著找到問題發生的關鍵原因以及解決方案。如果依然解決不了的話,那給出你要解決問題的相關思路。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2天#

31.《永澄:遵循這條規則寫文章,讓他人對你的好感翻倍》20170809

今天的問題是:你有沒有在哪個細節點上會對自己特別高標準要求,并因此而受到意外驚喜?如果有,請講講這個標準是什么吧。如果沒有,接下來,你準備將哪件事情的標準提起來,并且像我一樣寫下來呢?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1天#

【回答問題】
在國企工作,經常會以公文下發全省,因此對自己的公文書寫特別高標準要求,具體:
1.標題的層級、字體、大小等嚴格按規范書寫。(因此看永澄老師今天文章有強烈的認同感和親近感)
2.行文語言要求極其精準、通暢、無錯別字;
3.行文邏輯須清晰、合理;

簡單的三點,但要達到這個標準真心不容易,需要在word中反復修改、捋順,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這樣高標準的要求自己,收獲也是非常大的。
1.領導對我的行文非常滿意,提交審批基本無需修改,一次通過。收獲諸多領導賞識。
2.經常有同事來向我請教寫文相關細節,有時甚至請我幫他們修改。收獲很多交情及勢能。
3.嚴格的公文行文習慣一直延續到了后續所有的寫作。體現在文章中,是很多小伙伴夸贊我的文章邏輯嚴謹、結構層次清晰,讀起來很舒服。

30.《永澄:萬物互聯是如何通過系統來影響我們的成長的?》20170808

今天的問題是:請你通過任何方式去找尋到,當萬物互聯之后,會對我們有哪些影響?我希望你可以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思考,而不是隨便找幾條貼上來。請至少找到7條內容。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0天#

【回答問題】
從文中“系統”的觀念來考慮,萬物互聯的本質是系統中的元素、關系指數級增加,在此基礎上來推理“對我們的影響”,發現萬物互聯是柄“雙刃劍”,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有巨大的負面影響,細思極恐:

【正面影響】
001更便捷更精確的掌控成為可能:近程、遠程控制辦公室、家中一切家電、物品,可以極度個性化,生活更加便利;

002更全面更精準的大數據服務:現在的大數據已經很精準了,在此基礎上再加入日常用品的使用習慣等各種海量數據,簡直不敢想象。

003更高效的協同工作,帶來更高效的科技生產力及科技大發展:主要體現在工具的遠程調用、更廣泛的信息協同及共享等。科技進步必然反芻到社會大眾,帶來的影響是全面、巨大的。

004促進基礎網絡設備、硬件飛速迭代升級:萬物互聯之后,大量的設備、人、信息online匯聚,需要大量資源傾入,必推動信息技術飛速升級。

005海量大數據+人工智能,這個組合如此般配,足以對人類產生任何意想不到的影響。

【負面影響】
006毫無隱私的生活:到達的任何一個地方、做的任何一個動作、說的每一句話、每個眼神……數據都通過網絡被收集起來……這個層面的影響涉及到了社會學、經濟學、信息安全等諸多領域,影響太大。

007大數據+人工智能,用海量的數據喂大人工智能這頭巨獸,海量設備與其互聯,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設想。

講真,今天的問題認真推理的話,真的很難回答

29.《永澄:為什么有的問題就是解決不了?》20170807

今天的問題是:整篇文章都呈現出一個關鍵詞,必要難度。其實必要難度就是一種升維手段,它表面上看上去難,但是你升維成功了,未來降維打擊的時候就很有力量。那么,請嘗試著找出自己曾經解決掉的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并且把這個問題是什么、你原來卡在哪里、如何用升維的方式解決、增加的新維度是什么故事說來聽聽吧?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9天#

今天真是一篇燒腦至極的文章,所幸原來對空間維度、《三體》等內容略知一二,不然定是從頭懵到尾。
【回答問題】
說實話,曾經解決掉的極其困難的問題可能有,但現在已沒有印象了。對此反思,應是層級并沒有接觸“必要難度”這個概念,對“升維”也僅僅只是停留在觀賞小說的階段,并未有意識用于實際生活中,以至于對這樣可吹噓的事跡了無記憶。
【分析】
今天的問題是引導回顧自身過往的“升維體驗”嗎?結合躍遷主題,是一個很好的消化文章內容的問題。

28.《永澄:如何制定一份屬于自己的躍遷實施方案?》20170806

今天的問題:目標的25個問題所歸屬的類別里,你能否得到做方案的一個基本套路?如果你可以,那我想問問你,如果我沒有問這個問題前,你會不會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么不思考這個問題?通過這個過程,你未來準備怎么做?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8天#

【回答問題】
001好一套“躍遷方案25問”,GROW+PROT+RSQC+目標達成術,八個環節構成了做方案的套路。其實最為閃光的地方是以下兩點:
(1)小套路的有機結合,并最終與古典老師的認知相結合;
(2)用問問題的方式點出了每一步里的關鍵點。

002反思:沒有思考從類別得到做方案的套路。原因
(1)根本原因是結構性思維未徹底成為思考習慣,沒有刻意引導便不啟動:面對高密度知識轟炸,容易跟隨內容陷入到“細節”和“完備”中,沒有先從頂層邏輯和框架來感知。

003未來的任務:
(1)刻意練習結構性思維:每天用結構性思維解構一段話;
(2)認真回答25個問題,并記錄。

27.《永澄:遇到Scalers就會被碾壓》20170805

今天的問題:《躍遷》共讀活動你如果想給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分別是最低標準、普通標準、神級標準,分別是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7天#

【回答問題】
網站已經精準的給出了我的答案,無以修改。請原諒我不恥的抄一下:
最低標準:完成書籍閱讀、收聽領讀音頻和大咖分享;
正常標準:完成一份個人躍遷式成長的實施方案;
神級標準:正常標準+活動感受輸出+其他作品輸出。

26.《永澄:為什么完成一件事之后會懶惰?》20170805

今天問題:你能否說清楚什么是戰略、什么是戰術?為什么我們要談戰略問題?如果讓你對不同的事情形成戰略,你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戰略形成套路呢?那是什么呢?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6天#

分清楚并隨時切換“管理者”和“執行者”的身份,正是我急需的。無論工作、生活還是學習,都經常性的遇到這個問題,但沒有這個清晰的意識,今天的文章點醒了我。我會嘗試A4紙的方法。

【回答問題】
001就用PORT模型來說,戰略如PO,解決目的、目標這種方向性的問題;戰術如RT,用具體的行動、任務解決實現目標路上面臨的問題。

002為什么要重談戰略問題?是“躍遷”共讀活動要分享嘛

003現有的制定戰略的套路即作PORT+RSQC分析,期待日后有迭代。

25.永澄:用最簡單的邏輯看懂《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20170803

今天問題:你生命中是否體驗過非線性,是否可以講一個非線性的故事,并且告訴我,它讓你獲得了什么意想不到的驚喜?另外,通過今天的文章,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5天#

【回答問題】
001 非線性體驗的故事,莫過于今年年初參加《好好學習》共讀活動。憶往昔,那個年少的自己就好像一頭萌萌噠的小象,懵懵懂懂的從原始森林一腳踏上了高速公路,從此便被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驚得無以復加。獲得的驚喜大于驚訝:原來有一大群人是這么會學習;原來好好學習的姿勢是這樣子……

(這個故事的“非線性”體現在通過學習方法的獲得,輸入的努力和輸出的效果,與過去“低水平勤奮”狀態截然不同,所以可得出一個結論:加入高能社群便是已經站在斜率很高的非連續面了)

002今天的文章的最大收獲是文中的一句話:躍遷的本質是將你的系統換成非線性系統。

此觀點極為精妙。以前對于躍遷的感官認識是去尋找外部不連續性斷面然后跳躍到更高層級,是一種向外求索的思路,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而今天所述,是向內求索,換自己的系統,通過改變自我來改變環境,瞬間增加了可控性和可操作性,與道家講求“相由心生、境隨心轉”的理念異曲同工。

24.《永澄:你的回顧里,重要的是缺少一個模式》20170802

今天的問題是:“你的生命中有沒有給你投資的人?如果有的話,他為你賦能了什么,你有沒有涌泉相報地回饋他?如果你的生命里還沒有一個為你投資的人,那么,你準備建立一個什么樣的自增長模式?”

隱藏問題:

  • 什么是模式?
  • 大規模陌生人協作網絡怎么識別模式?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4天#

【回答問題】
001遠的不用看,永澄老師就是投資人:通過一篇一篇誠意滿滿、干貨滿滿的文章和活動為讀者賦能,并通過反饋、作品聲音來識別哪些小伙伴有“模式”,如果遇到具備“可成長、可復制模式”的小伙伴,便重點投資培養,以期望日后反向賦能。用永澄老師的話說便是:篩選同頻小伙伴。

002獲得的賦能:
(1)系統化、模型化的思維能力。體現在建立小系統、運用各種模型來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等;
(2)底層概念、方法。例如因上努力、不連續性(現在解讀為“躍遷”)、范式、個人成長元規范等;

003相對上述問題,我覺得還有兩個隱藏問題更加重要
(1)什么是模式?
文中并沒有給出明確定義,只從側面描繪了“正確的模式”:可增長、可復制——自增長的積累模式。體現在能力上就是“躍遷能力”。結合個人對成長的理解,在此大膽給出定義,期待糾正:
【模式】是指個人形成核心能力(長板、特長)的方法和過程

(2)大規模陌生人協作網絡怎么識別模式?
可以拆解為幾個關鍵詞“大規模”、“陌生人”、“協作”,而協作是核心關鍵。協作的本質是參與者各抒所長共同完成任務,需要考量參與者能為“完成任務”這個大目標提供多少價值、付出多少成本。

價值大小取決于參與者的核心能力水平,而成本即投資人(或理解為項目負責人)的賦能。如果賦能能讓參與者具備核心能力且自增長,那么是符合復利及邊際成本遞減原則的。

一點拙見。感覺可以圍繞此寫一篇文章了。

23.《永澄:有些錯,犯了就犯了,鬧情緒沒用》

今日問題:你是否有僵固型心智的表現,你的日常行為模式中,有哪一個特別明顯的僵固型心智的表現?它影響了你什么。如果你找到它,你準備如何直面它和它斗爭呢?

月夜#觀察永澄50天實驗-23天#

【回答問題】
001.近來的僵固型心智表現在工作遇到不公待遇時曾有一段時間很消沉、滿心抱怨,所幸時間不長,就開始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說明自己目前處于僵固型心智向成長型心智轉化的過渡期。
002.過渡期的核心問題是:不能及時察覺并掌控情緒,等意識到情緒時已經放任了很長時間,推遲了解決問題模式的開啟;
分析原因:
(1)缺乏針對情緒的靈敏探測器及處理機制;
(2)情緒管理知識匱乏;
(3)解決問題思考套路不熟,見子打子無章法;
003.找到問題根源便好辦,任務列舉如下:
(1)通過自我心理暗示,埋下發現情緒的觸發器;
(2)補充情緒管理方面知識;
(3)建立問題庫及問題處理小系統

22.《永澄:我想做個極高門檻的目標類社群》

今天的問題是:“反思是根據感受來分析問題,通過問題來找尋原因,通過原因來找到解決方案,本文本身就是我反思的一個實例。你最需要反思的是什么,它讓你感受是什么,這個感受有多不好?原因是什么,你要如何解決呢?”

月夜#觀察永澄50天實驗-22天#

【回答問題】
001.最需要反思的事情是:知道反思的重要性,為何到現在還沒有形成反思庫及反思小系統。
002.這種感受很不好,明知前面是寶藏,就是下不去鏟子挖。
003.分析原因:拖延
004.解決措施:
1.(1)立即動起來,建立問題反思庫及小系統。
2.(2)配合獎勵誘導
005.任務:
(1)通讀永澄老師反思相關文章,形成反思模板初始版本;
(2)通過反思最近生活中的一件很讓人惱火的事,來嘗試建立反思庫及反思套路。
(3)完成后獎勵自己一個雙肩電腦包。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1天#

【回答問題】
001先思考最后一個問題。永澄老師這里給出一個高級套路:對標領域中最頂級的人,了解他的決策和假設。我以為,頂級的人定是找到了高概率正確的路徑,對標可了解他做事、思考方式。
(1)相對于他具體做的事,做事的決策過程和假設更為關鍵,這是漁和魚的范疇
(2)這樣理解(1):做的事僅供參考,因為不可復制,而且這是結果并非原因,效仿別人做事,如果沒得到決策的本源,都是在果上努力)
002剔除永澄老師顯擺的層面來思考“第一思路”,理論上說得過去,且“親測有效”,高概率是正確路徑。我將以“知識管理”踐行“第一思路”,路徑考慮如下:
(1)一個月,做到部門團隊內知識管理第一;
(2)3個月,部門知識管理第一;
(3)6個月,達到公司知識管理第一;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0天#

【回答問題】
001整理卡片我的理解是模塊化的整理消化、或半消化的知識,以便日后方便學習、引用,更高階的目的是卡片間的聯系及打通。至于為何要棄電子卡片來做紙質卡片,其實自己也沒考慮清楚,按永澄老師的說法,是“實現千張卡片間的關聯”,電子卡片不能關聯嗎?需要繼續觀察思考
002我覺得“快慢”是個偽標準,更應該考慮的重要指標是:所做之事值得花多少時間成本。因為現在時間非常稀缺,凡事必考慮時間開銷,不記時間成本靜下來慢慢做事很難。
003先慢慢后飛速的故事“物理考試全部第一”之前舉過,不再贅述。
004卡片積累的事一直在做,只是面臨兩個問題需要解決:
(1)參考大神卡片方法修正自己的方法;
(2)是否要做實體卡片?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9天#

【回答問題】
001增強自制力的事情,我想來想去,秩序感與獎勵體系是很好的方法。回顧永澄老師“秩序感”一文,感受更加深刻,以前是怠慢了,知道但未做到,因此早上起來晨讀依然不夠準時——秩序感缺失。
002因此,我決定將晨讀時間作合理規劃,并建立成儀式,將其獎勵系統與之掛鉤——每天完成儀式,獎勵系統輔助跟進。
003今天文章最大的收獲,是復雜系統帶來的多因思考模式:這個世界和自己都是足夠復雜的系統,在這個前提下,單因果關系顯得蒼白無力;而要把所有因果關系都考慮到,非人力所能為。如何在其中尋到平衡,將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列入問題庫醞釀。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8天#

【回答問題】
001慚愧的說,并沒有持續設定目標。有時候設一個目標,心里總是跳出個聲音出來質疑:又增加事情!你都完全沒時間了還給自己加碼,做得完么?
002目標的目標:每月定目標不超5個;定了目標必須100%完成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7天#

【回答問題】
1.通常情況下遇到問題,有如下處理方式:
(1)不太緊要的問題:先放一下(拖延)
(2)緊要的問題:一番掙扎之后開始想辦法解決
2.處理問題的固定套路(黃金思維圈+GROW模型)
(1)陳述問題,羅列正、反向影響
(2)分析問題的核心
(3)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
(4)思考具體的舉措
3.思考問題沒有有必須遵守的原則,解決為止。(需再思考:“必須遵守的原則”在解決問題上有何意義)
4.通過本文的收獲
(1)開始知識消化之前,還需要一個系統對有效信息進行系統的篩選處理;
(2)解決問題的姿勢:充分利用能力圈、知識積累,并調用資源來共同解決。若問題是涉及底層認知、重要的、具有復利的,如此高標準,高投入,高概率會獲得巨大回報。
5.以后你將如何面對你的問題?
(1)正面問題,不再想辦法逃避。
(2)構建問題管理系統,對不同問題采用不同標準,分步進行管控和解決。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6天#

【回答問題】
遍歷走過來的幾十年時間,自己在現實中并未真正意義上遇到貴人相助(我指的“真正意義”是因自己的原因受除父母外的其他貴人相助。父母是我的“原生貴人”這個不算,因父母的關系而相助的貴人也不算)。思考原因如下:
(1)未展現出價值和成長性,讓貴人賞識而前來“投資”
(2)沒有這個意識,更甭提努力“站在價值交換網絡節點”
(3)社交面窄
為此思考應對策略應是:
(1)提升認知層次及勢能,精心打造一項有價值的長板能力
(2)高標準輸出認識,打造個人品牌
(3)積極參與陌生人社交,在能力圈參與網絡協作

15.《永澄:改變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更需要溫柔對待》20170722

今天的問題是:“你有沒有過堅持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但是別人卻冷嘲熱諷,甚至他人不需要努力就比你還好的時候?你有沒有動搖過?在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自己的情緒是怎么樣的?你是怎么扛過那段經歷的?你希望對那段經歷的自己說點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5天#

【回答問題】
001自己正在面臨堅持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但遭別人冷嘲熱諷的事情。

002說實話,面對別人的不認可,尤其是最親近的家人,心中多少有些掙扎,心想自己是不是走錯方向了。有時候甚至想過干脆放棄算了,但依然咬咬牙繼續堅持。

003沒有放棄,完全是從第一性原理來思考問題,從核心問題、從目標來思考而做出的決定,很高概率是正確的。別人的不理解,是因為他們沒有達到這個思維的高度。人便是這樣,對不理解的事情,總是容易先抨擊一下讓自己站在假想的高度獲取心理平衡。

004“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力,按自己的想法特立獨行且正確的走下去;即便錯了,糾正便好,至少知道那條路走不通。”這是想對自己說的話。


《永澄:我要將系統改名,請你幫我投票選個名字》20170721

今日的問題是:“你有沒有過一直堅信的信念,認為它一定是對的,但是最后限制了你的發展?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4天#

【回答問題】
過去我曾有一段時間堅信“求穩、慢慢改變”,不敢說是錯的,但至少帶來以下幾個負面影響:
(1)停留在舒適區后,小我似乎找到了極好的理由,潛意識便一直貪戀舒適區的安逸,直到環境劇變倉惶應對,被動至極。
(2)“求穩”的心態,讓自己遇事猶豫不決,錯失了諸多良機。

13.《永澄:沒有“必要難度”,你再努力也沒有用!》2017-07-20

今日的問題是:“你是否做過必要難度的學習?那是什么,它給你帶來什么巨大收益?如果沒有的話,你要問問自己,為什么不去做,是什么錯誤的信念在限制你做對的事情?如果你要開始必要難度的學習,那是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3天#

(此留言是來自20天后的自己,不知有多少小伙伴跟我一樣,是還在惡補以前留言的,拖延惹的禍,只會讓自己欠下更多的債。T_T)
【回答問題】
001說實話,沒有做過必要難度的學習。

002反思沒有做的主要原因:
(1)對“必要難度”完全沒概念,不知道怎么做;
(2)用5年后的標準來做一件完全搞不懂的事,不理解有什么價值;
(3)不知道“必要難度”是一種升維手段;

003有必要開始必要難度的學習,但是還沒有想好。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2天#

【回答問題】
1.學習了傅盛《認知三部曲》后,就深深感到:自己曾經不懂裝懂向各位小伙伴講如何學習啊、如何賺錢啊、如何寫10萬+的文章啊什么的,簡直蠢爆了。為此,還特地在公眾號寫了一篇自省的文章。
2.變化:此后,我的輸出便文風一轉,只寫經過自己實際踐行驗證過的事;面對新的認知,也更加謙遜;面對其他小伙伴,也以虛懷的心態來相處。
3.與躍遷的關系:意識到自己“蠢爆了”,需要思想認知水平從“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升級到“我知道我不知道”,這本身就是一種認知的躍遷。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1天#

【回答問題】
1.解釋給從來沒聽說過“范式”的人:結合根據對方熟悉的圈子來解釋。比如廣場舞大媽,就說:大家共同遵守的時間、地點這些約定呀、服裝的規范呀,還有領舞的技術、竅門、她跳舞的“范”……
2.范式升級的例子,如參加《好好學習》領讀活動時,初次接觸的“個人成長六大元規范”這些,以及群里各種高能的討論、分享、互助等等。嗯,妥妥的范式升級!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0天#

【先回答問題】
1.以往思考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1)理解環節,沒有刻意分成兩步;
(2)分析環節,掌握的原理和方法較少;
2.培養思考能力“少做多得”的點,我認為是在刻意練習“兩步理解”和“積累分析方法”,將每一種方法吃透、刻意練習并熟練掌握。
3.未來40天,思考力的裝備工作如下:
(1)10天進行刻意練習理解力;
(2)25天主題閱讀本文涉及的分析方法,建立“分析方法庫”;持續思考每種分析方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應用場景。
(3)期間持續進行表達能力的練習:每天提一個問題;堅持每天寫下日更評論
【規律觀察】
1.今天主題是“思考”及“提升思考力的方法”
【分析】
1.一篇關于“思考力”的重磅文章,文末3個問題竟隱隱的用了grow來引導大家結構化的思考,非常體貼。
2.不禁想起羅胖的一期節目里提到:要想先問出一個好問題,必須要先“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在認知層面已經拔高一個層級了,甩開90%的人了。
3.主題涉及的問題越來越難:現在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仔細分析、思考,才能寫下當天的觀察留言。觀察實驗越來越有意思了。

9.《永澄:如何用極簡的方式面對復雜的持續成長過程?》 2017-07-16

今天問題:如果談收獲,你今天從文章里獲得的收獲是什么?你覺得你現在正在什么期?如果你在下一個階段的發展里,只做好一件事,你要做什么?

觀察永澄50天實驗-9天#

今天的文章很長,很值得慢慢咀嚼,反復閱讀。
【回答問題】
001今天的收獲,是系統性的了解了生涯發展的四個階段(探索、建立、發展、維持期),以及各階段不同的發展策略。非常受用的認知,需要仔細咀嚼下來踐行看看。

002我覺得我現在正處于探索與建立期交接處。

003下一階段的發展,我便要深耕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策略如下:
(1)通過與富于思考的人鏈接,建立豐富的心理表征;
(2)梳理認知及套路,將整個領域結構化;
(3)通過積累勢能,慢慢形成一定的話語權;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8天#

【先回答問題】
遇到一個特別有用但也很難的知識,對于我來說“系統1”十之八九會產生畏難情緒而想要逃避,這個時候往往需要“系統2”出來調解,思考這件事的第一性原理。就像共讀《思考快與慢》這件事,有兩個困難點:
(1)4:30起床。
(2)《思考快與慢》內容精深,翻譯賊爛,必須3版同讀。
做這件事的第一性原理是:解決學習時間不足的巨大痛點;提高思考問題的深度,讓自己更接近夢想。
想到這里,“嘣”的就起來了,然后才是目標管理的各種方法和套路的應用。
這種“以終為始”的思路,應該是目標管理背后的道,與永澄老師說的“用價值激發動機產生行動”異曲同工。
【規律觀察】
1.今天的主題是“目標管理的價值”;
2.讀者對象假設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目標管理的人;
【分析】
1.結合昨天推文主題“目標管理的工具”,是對昨日推文的一個補充,或將是一個系列的文章——目標管理;
2.目標管理可以看做是實現躍遷的一個方法

7.《永澄:目標從規劃到落地的三件必備神器!》2017-07-14

你是否為某件事做過規劃?那是什么,它為什么值得你去規劃它?如果你現在想要再為某事而做一次規劃,那件事會是什么呢?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7天#

【回答問題】
001我曾規劃了一次全家出游的自駕旅行,從收集文章、資料,做攻略,規劃路線(細到每一段行程的距離和大概用時,并制作簡易地圖),訂票訂酒店,全面保養車子,采購物資……直到帶著家人圓滿的游玩了一圈,基本與計劃執行,略有小出入。

這是一次完全由自己掌控操盤的自駕深度游,對于自己來說,是一次掌控力的躍遷;對于家庭來說,是一次空前的、里程碑式的旅游。因此很值得好好規劃安排。

002現在要做的規劃,便是個人成長的7年規劃。這是一件值得仔細思考的問題,與自己的將來息息相關。為什么是7年而不是5年、3年呢?因為“7年就是一輩子”嘛。

6.《永澄:怎么用腦圖來積累思維模式?》 2017-07-13

你有沒有嘗試著一點點地積累些什么?尤其是在工作中。如果未來有一天你會爆發,你希望現在的自己積累些什么呢?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6天#

【回答問題】
001我正在嘗試積累能夠洞察本質的洞察力及邏輯思考能力,我認為這兩項能力高概率能讓自己接近夢想,去往安珀。

002經過文章點撥,我決定認真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識庫存,規劃一下需要積累的各項內容:提升洞察力、思考能力的方法、模型、技能、踐行案例、復盤思考庫等。

觀察永澄50天試驗-05天#

【先回答問題】
中學時的物理課,在完成作業的情況下,我自己又慢下來把每一章節的內容拿出來認認真真的揣摩良久,花了很多時間犧牲了約2個周末,再隨后的課堂上,就覺得老師講的很容易就懂了,忽然有一種通明感,整個學期的內容打通了。而期末考的時候,物理一舉考了全班第一,并及由此當上了物理科代表。
【規律觀察】
1.今天的主題是“做少得多”的方法——“在關鍵的地方慢下來,就是快”。
2.永澄:讓大家真正做到少做多得,將成為我未來努力的方向。
【分析】
才第5天,感覺開始有點懈怠了。看文中閱讀數、留言數,也是一天比一天少。反映出幾個事實:
1.即便有巨大的引誘在前,時間一長、三分鐘熱度一過,就一定會有人掉隊。
2.時間可以篩選掉絕大部分心性不夠堅定的人,包括但不限于:愿意花時間慢下來的人——克服了時間焦慮
3.永澄老師一定是知道會有這個過程和結果的,就等著讓我們自己體會、自己煎熬、自己挺過來,他就在對岸靜靜等著。
可惡,你到哪我們就到哪!干丫的堅持下去!

觀察永澄50天實驗-04天#

【先回答問題】
1.我是一個缺失秩序感的人
2.最大的影響是:自己在想堅持做一件事的時候,心理立馬就有一個聲音來質疑自己。如果聲音很大,往往就做不成了——多么痛的領悟。
3.談秩序感的原因:秩序感的價值是幫助高效走到該板塊的邊緣,躍遷至下一非連續性板塊上發展。(《永澄:普通人通常不會在意內心秩序感的培養》)
【規律觀察】
1.本文主題是秩序感的培養
【分析】
1.本文看似與躍遷無關,但如果結合《永澄:普通人通常不會在意內心秩序感的培養》一起來讀,實際還是說的躍遷的方法。
2.然而永澄老師卻說:大家不是在猜我要搞躍遷么?不是在猜我要帶著大家躍遷么?我怎么會那么容易讓你猜到呢。
(1)這句話可能有坑,誤導視聽的可能性極大。基于:目前的主題均在圍繞“躍遷”展開;
(2)也有可能是真的,因為為期50天的試驗,僅根據4天的觀察便下結論,是不負責的;

觀察永澄50天-03天#

【先回答問題】
(一)接線下培訓的原因:推測是為了與資源共振,并收集線下培訓的數據用于與觀察實驗作對比。
(二)樓層升級的體驗:持續思考、寫作輸出,漸漸的越來越能看到事情更深層次的原因,被小伙伴稱為“大神”(我知道與真正的大神其實還差的很遠很遠)
(三)低水平勤奮的經歷:文章寫完發布之后,除了必要的回復互動,還花了很多時間來跟蹤閱讀量、點贊、轉發情況,進一步增加時間成本。
(四)新認知:對“低水平勤奮”有了新的解讀——用低層級的方法做著不太重要的事
【規律觀察】
1.今天主題是“低水平勤奮”的“樓層隱喻”擴展版,闡述了什么是低水平勤奮、擺脫的思路、方法。
2.收集案例。
【分析】
1.收集更多案例以豐富實驗者關于躍遷和低水平勤奮的認知,促進形成各自表征
2.內容指向“躍遷”的一個高概率正確的方法——擺脫低水平勤奮

觀察永澄50天-03天#

【規律觀察】
1.今天沒有推文,7月9日23:40推送圖片一張(十分罕見的情況)
2.永澄老師赴浙江省嘉興市,為禾城農商銀行做培訓:“青年員工成長計劃”培訓班
P1:永澄老師在為30-40名員工做講座分享,名牌:易仁永澄
P2:永澄老師在聆聽學院分組討論(目測材料用到“鉆石行動”制定目標的4張表)
P3:永澄老師笑容可掬
P4:永澄老師在作“目標是什么”的總結
P5:中場休息,銀行領導在恭聽永澄老師的更多分享
(浙江禾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禾城農商銀行”,是嘉興市本級資產規模最大、網點最多、服務最廣的金融機構。來自禾城農商銀行官網)
【分析】
1.永澄老師實現躍遷后,與資源共振并受邀作線下分享的一次案例。
2.永澄老師講課時的樣子很陽光、很帥氣

觀察永澄50天-02天#

【規律觀察】
1.第1至2天推文是自己的案例+躍遷主題
2.有不少小伙伴的留言被置頂和回復
【重要線索】
1.3月3日起,提到“躍遷”一詞的文章達25篇(包括本篇)
2.歐神: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體驗過躍遷,你很難給他說清楚什么是非連續性,因為沒有感受就沒有認知對應,更別說表征
3.如果真的不能理解,就請跟我50天(觀察永澄50天活動),基本也就能明白了
4.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你想要的東西如何得到,那就很容易陷入某一層樓
【分析】
1.推測實驗主題是“躍遷”,基于以下事實和推測:
(1)結合2月28日《世界觀》一文,以及之后推文、“觀察永澄50天”第1、2兩天高頻出現“躍遷”二字;
(2)結合線索2、3、4,永澄老師是打算用50天來帶領觀察者實現一次躍遷來體驗“躍遷”。
2.推測試驗目的:想驗證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總結的規律對躍遷是否具有“普適性”。推測基于事實:
(1)多次用自己的躍遷事例作為案例
(2)總結規律、方法、套路并做分享
雖然游戲剛開始,線索不多,推測可能有捷徑和偏差,但也無妨,先寫下推測1.0,再用后面48天來迭代,應該是能足夠接近真相的了。good game

觀察永澄50天-01天#

真是個有趣的燒腦游戲,很喜歡。先分析一下:
【基礎假設】
1.永澄老師不會做無用的事;
2.這個實驗目的性很強,不惜花費50天與上萬人互動;
3.實驗要驗證的那件事很重要;
【游戲目標】通過50天的觀察公眾號推文規律及目的,來推測這是什么實驗?實驗的目的是?
【重要線索】
1.50天
2.7月2日啟動
3.7月4日偷偷放出消息
4.獎勵5個后宮團名額
5.方法:分析推文的規律和目的
【分析】
1.最終獎勵是后宮團名額,必然是要篩選永澄老師非常認可的同頻伙伴,應該是以下幾個關鍵詞:
(1)毅力,堅持:需要先完成50天的留言
(2)智慧,邏輯分析:從蛛絲馬跡中分析尋找真相
(3)認同:長期、認真看推文的都是真愛粉
2.2日是鉆石行動之日,結合永澄老師專業,實驗應是與目標實現、個人成長相關
3.大家觀察并留言,永澄老師看;50天是個很長的周期,需要不停迭代分析認知。永澄是想要看到我們的成長與迭代?
4.來日方長,期待更多線索


Ⅲ 游戲規則

7月2日起,我啟動了一個實驗,我需要用50天的時間去驗證一個結論~現在,我想邀請讀者們參與這場實驗(50天內,我不會向你透露這是什么實驗)

參與方法

每天觀察公眾號的推文,尋找推文的規律和目的,然后推測我的實驗到底是在干什么?
在留言區留言,并使用固定標記,例如:“#觀察永澄50天-05天# XXXXXXXXXXXX”。

參與者福利

50天后,我會邀請完成50天觀察(留言50天)的伙伴進行一個閉門會議,交流我在策劃這個實驗的前因后果、思路方法、以及具體說明我所研究的對象究竟是什么。

最后一天,我會向你詢問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么,說得最精準的五個人,我會將你請入我的后宮群


Ⅳ 文章及主題匯總

已經快2萬字了,接近了簡書的極限,特將此部分外移并整理成文檔。為保證進度,先放棄本文的部分質量,后續持續補充。詳見鏈接:

https://shimo.im/sheet/BpAaCspHhiEDNFS5?r=7JGP73/「觀察永澄50天實驗分析@月夜吸血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2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24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8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8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8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1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16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1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9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5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任何人做任何行為,都是為了做5件事:生存,愛和歸屬感,自由,權利以及樂趣。 也許和我們談了以...
    遇見斯人如彩虹閱讀 2,424評論 0 0
  • 安全營養蔬菜專家-幸福菜園 引領美味 傳遞健康 補充活動信息 地址電話logo二維碼 易拉寶主要在于增強現場氣氛以...
    進化生物不可說閱讀 371評論 0 0
  • 陽光依然懶散,寒風開始肆虐。 青春的日子里,又歡樂,就有淚水;有陽光,就有黑暗。 背脊上仿佛承載著千鈞壓力,生生讓...
    蘇菲的世界D閱讀 155評論 0 2
  • 如果每天能多給你一小時時間,做點你平時沒做的事,你會用來做什么? (務必寫完才回答下一個問題)這反映了你哪方面的期...
    Sabrina和向日葵閱讀 237評論 0 0
  • 今天和秀琴姐一起探討了下一步的提升計劃,在溝通過程中有非常大的收獲,想做一個分享。 第一,文化的差異導...
    風兮勇者閱讀 22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