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管理者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為什么我交待的任務,明明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下屬也連連點頭表示理解了,我們雙方都覺得溝通的很HAPPY,完全達到了預期。但是到交任務的時候,下屬做的實際情況卻和我們的預期相差十萬八千里?
我們曾經很多次一股火直沖腦門,用盡畢生功力來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曾經心里抱怨過員工的笨,員工的慢,員工考慮問題不系統,甚至批評過下屬。下屬也覺得很委屈,“明明就是按照領導的要求做的,為了趕進度我還加班了,為什么領導還是不滿意?是不是領導不喜歡我?是不是在暗示我離開公司?”
放下情緒,我們可以從自身找找原因。也許是我們的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畢竟從別人身上找原因很容易,但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可能不那么舒服,卻能有更好的效果。
我的一個體會是溝通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難得多。所以清晰的傳遞任務,并且保證雙方的理解一致很重要。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公司每月都會有員工生日會,也會訂一個蛋糕。訂單上要填寫賀詞,有一次我們就寫了“生日快樂? 署名:公司全體“。我們的理解是蛋糕上寫”生日快樂“,署名寫”公司全體“。但蛋糕師的理解卻是“生日快樂? 署名:公司全體“全都體現。幸好在最后確認的環節發現了這個問題,避免了鬧笑話。
工作中這種現象也很常見,經常是領導覺得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下屬也覺得我理解的很明白了,可是雙方的理解內容卻可能會有天與地的距離。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的語言能夠表達我真實意思的70%就已經很不錯了,員工在接收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認知來理解,又會丟失一部分,實際員工能接收到我們的信息能有30%就很高了。
一、下達任務的六個要素
所以對于管理者而言,合適的任務下達,并保證員工的理解和自己的要求一樣,就是任務成功完成的一半。這也是下屬對我們最最樸素的要求。
有辦法能夠解決以上溝通的十萬八千里問題么?當然有,就是已經給大家安利過多次的5W2H。
WHY:交待目的和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能夠讓部下更積極的接受任務,也能讓部下明白這項任務的重要性,進而完成的更好。這一點我有切身的體會。有時候可能事情很著急,我就會簡單交待一下具體要做什么事情,并沒有交待原因或者目的,結果員工完成任務的質量和我的要求就會有一定差距。所以后來我每次布置任務都會告訴員工做這件事的原因和目的,對于部門,對于公司有什么影響,員工感受到我們的信任,就會更積極的接受工作,也會更認真的對待工作,甚至能夠結合目的發揮自己的想法,超過我最初的預期。
WHAT:做什么事情。最好是事項的清單,讓下屬清晰的明白任務的內容以及要達到的目標。
WHERE:在哪里執行?在哪里開始?在哪里結束?
WHEN: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讓下屬心中有數,明確的deadline能夠幫助他更好的制定自己的計劃。
WHO:誰負責?過程中協助人是誰?明確任務的責任,明確事項中的聯系人。可以有效預防時候推諉責任的現象,也可以讓員工明確任務的協助人信息。
HOW: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怎樣做?幫助下屬明白大致的框架和思路,不至于一上來就跑偏,另一方面是HOW MUCH,明確員工需要的資源和成本。
了解完六要素,我們再來看兩個下達任務的例子,感受一下:
“小王,麻煩你把這個報告復印兩份,待會交給總經理。”
“王小姐,請你將那個調查報告復印兩份,在下班之前送到總經理辦公室交給總經理,請留意復印的質量,總經理要帶給客戶參考!”
如果我們是下屬,我們更喜歡哪種下達任務的方式?
現在我們是任務下達者,我們該怎么優化自己的下達方式?
第一個例子在時間上,“待會”與“下班之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員工沒有收到明確的時間要求;在復印質量上,沒有明確的用途說明,如果復印件出現污穢,或者使用了二次用紙打印,就會影響客戶閱讀,甚至影響生意的達成。如果下級沒有很好地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責任更多地歸于上級領導。
很明顯第二個例子任務下達地非常清晰明確,包含了很多關鍵點:事項要求復印兩份、時間點是下班之前、需要注意復印的質量、目的是總經理要帶給客戶參考。能夠有效的指導員工完成任務。
但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常見的是第一種下達命令的方式。在掌握了上面的下達命令六要素之后,我們也能夠給出清晰明確的任務了。
二、任務下達的溝通技巧
從根本上確定了任務能夠清晰明確的下達后,還有三個溝通的小技巧來預防我們下達任務的簡單、粗暴,讓任務的下達更為順利。
1、態度和藹,用詞禮貌: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是這樣,員工也是這樣。大家都不喜歡被強迫,被命令。所以每一次安排任務的時候,我都會和員工商量,現在有一件什么樣的事情,我想和你商量下,看看怎么做比較好。用平等的態度進行溝通,往往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2、共同探討,讓部下提出疑問:這個過程既是對任務的確認過程,也能幫助員工整理思路,在探討的過程中,通過思路的了解,能夠把握大概的方向,避免后期發現完全跑偏也無力回天了。同時這個過程也可以幫助員工建立系統的思路,促使他思考整個過程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風險,提早預防。
3、要下級復述任務內容:可以在最后關頭,確認雙方的理解是否一致,避免雙方都覺得很清晰,任務完成卻相差十萬八千里的情況出現。
三、及時尋求反饋
很多人覺得我既然交給下屬做了,就代表我授權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如果在做的過程中不時的問問會不會顯得我很沉不住氣?會不會讓員工覺得我不相信他,從而影響員工的積極性?
授權也是要看情況的,對于每次夠超出我們期望的下屬,自然可以只關注結果,但對于還在成長中的下屬,我們就需要及時的尋求反饋,尋求反饋也不意味這今天問問怎么樣?明天問問做到什么程度了?可以在關鍵節點、里程碑事件詢問一下,既保證任務不會發生大的問題和偏差,也不至于讓員工覺得我們啰嗦,或者不信任他們。
四、允許員工犯錯的寬容心態
最后一點,就需要我們練練自己的內功了。在員工犯錯的時候,多想想員工的年齡,職場經驗和現在的我們之間的差距,如果說比我們還強的話,我們有什么存在的價值?同時想想自己從小白進化到現在的過程中,踩過的種種坑,犯過的花樣百出的錯誤,就沒有理由不對員工寬容了。沒有人可以不犯錯直接成為大神,所有的大神都是從小白過來的。
當然并不是說我們要一次次的容忍員工的低級錯誤,每犯一次錯,我們幫助他們總結,做好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總結,員工犯錯就會越來越少,成長也會越來越快。
做到以上這幾條,再也不用擔心下屬和我們的要求相差十萬八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