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看過《當幸福來敲門》的人應該都會對里面殘酷的生活、堅強的父親、懂事的兒子、幸福的結局感觸甚深,我也是如此。這部電影對我來說相當于重要的精神心理輔導師,每一次遇到困難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都會去電影中尋找精神能量,每一次看完之后都會被深深震撼,覺得現在遇到的問題相對于主角來說真的不值一提,為了時常自省,也為了向更多的人分享能量,寫下此篇致敬我心中的經典。
第一次接觸到這個電影是在高中,英語老師為了讓我們感知原汁原味的英語及英語文化,沒少讓我們在正式上課時間看電影。相比于《快樂大腳》那種家庭歡劇場的輕松,相比于《弗蘭肯斯坦》那種令人神經緊繃的懸疑劇,我更喜歡《當幸福來敲門》這部讓人看來略心酸與糾結的勵志劇。
高三生活雖不像他人妖魔化過的那種苦逼兮兮的悲慘世界,但是多少還是充滿內心掙扎的,每天一練排名,每周一測排名,每月一考排名,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和排名掛鉤,而排名高低又代表著你離名校的遠近。所以作為那種排名相對靠后但是還想心懷重本夢的我來說,一切都好像在無形的暗示著我所謂的重本夢只是在白日做夢。
我也一直認為自己太不切實際,學什么不好,學人家學霸要考名校,雖然志愿可以報好幾個,但就好像一個剛建立的小作坊立志要擠進世界500強一樣,理想足夠豐滿,但無奈現實過于骨感,一個只能考60分的人考完試報志愿時要填300分才能進的學校多少還是有些浪費資源的。
《當幸福來敲門》帶給我的不僅是主角面對困難時那種不服輸的態度的震撼,更多的是一種想要什么便去努力追求的意志,沒有人可以來規定什么是他肯定不能得到的,什么是他肯定做不到的,對于他來說,一切都是未知數,一切也都是觸手可及。想要的東西從不讓別人給他定義可不可以得到,一切都是從自身出發,想要的就去追,哪怕萬水千山,萬千阻擋,他是這么做的,他是這么教育孩子的,也感染了處在迷茫不定邊緣的我!
雖然知道自己成績暫時靠后,雖然知道重本夢太遠,但是比起主角生活的窘境來說,可謂是小巫見大巫,處在一無所有的境地都有勇氣奮力前行,而我又何必自怨自艾戚戚慘慘戚戚。
雖然最終并沒有進入重本,但是一開始只能爬進二本的我成功考上一本拔尖的學校,重本夢碎了,但是卻圓了自己的名校夢,至少不枉自己追求過,至少我明白一時的排名不代表一生的排名,想要什么努力追求就是了。
再次看這部電影是在大三階段。這次看到的不僅是那種處處向機會敲門的堅持,而是在成功之后毅然慷慨解囊,捐助公益的勇氣。或許會有人告訴他好不容易才積累點財富,留著自己用,留給自己的孩子用,可是他卻選擇去捐助他人,想做什么從自己的本心出發,不因為其他人說不好或者不可以便放棄。
很多人沒有財富時會希望有錢人能慷慨解囊救助自己,等自己有錢了回饋社會如何如何,但當自己擁有一定財富時,卻會將自己的錢財捂的緊緊的,生怕被他人惦記,用錢財限制自己,猜度他人。
很多人說只有真正畢業要工作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社會的壓力、工作的壓力,但是尚處在大三階段的我便深刻的感受了一次社會的殘酷,對于不想出國留學、不想考研的我來說,就業是我一直的畢業目標。
為了提前感受社會氛圍,增加自己工作經驗,為了積累自己的實踐知識,于是大三下半學期我便趁著自己課程并不多的時候在校外一家私人企業做實習編輯,初涉社會的我認為哪怕一家公司只有領導和你兩個人都很正常,畢竟公司都有剛開始發展的階段,也認為扛著十幾斤重的拍攝錄像設備獨自一人出門采訪,熬夜寫稿件,設計公司宣傳所用的圖片,剪輯拍攝的視頻,為公司領導送禮等都是公司領導的器重和考驗。
但是當越來越少的任務,越來越多人情往來給人送禮的單子堆在我辦公桌上時,我真的有些崩潰,我明白公司想發展有些禮是必須要送的,有些餐局也是必須要參加的,但是我并不是為了這個而來的,哪怕工資拿的高了,但是卻離我的目標越來越遠,所以即使領導說“我開的工資絕對是業內能給實習生開的最高工資,你畢業就可以直接簽合同入職”,即使父母說“有個工作安穩著多好,一個人不要在外面瞎折騰讓我們擔心”時,我還是選擇了離職,畢竟這條路不通向我想要的夢想。
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有勇氣去大步前行,因為無后路,退后就是萬丈懸崖,但是很多在有一定基礎時會變得畏畏縮縮,沒有開拓新征途的勇氣,守著原有的積累原地徘徊,不敢前進也不敢后退。想要什么就努力追求,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不可以這個時候就變成了不要亂想什么其他的,小心原有的這些都保不住,為了守成,自己便放棄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掩蓋自己的本心。
所以不僅要有前路盡斷時的前行膽氣,更要有錦繡豐年中的自省幡然。
近期工作生活頗有些不順,因此再次回顧了這部對我影響甚深的電影,越看越覺得這個電影名字的翻譯是不恰當的。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這是英文原名,當幸福來敲門過多的強調等待,但是電影里面的父親卻并不是在等待,他一直在拼命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在與艱難的生活困境做斗爭,與其說當幸福來敲門不如說敲開幸福的門,敲開幸福機會的大門。想要小幸運,想要公平以待,想要世界溫柔相待,自己不爭取,也只能想想了,等待等不來想要的幸福。
一直很喜歡他教育孩子的這句話“想要什么就去盡力追求,不要讓別人說你不可以”,也總是認為“命是弱者的借口,運是強者的謙詞”,成功了你可以自謙是自己運氣好,即使不成功,自己也已經努力過了,不負此心,不負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