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只有在歲末,才能看清時間的模樣。匆忙的生活,來不及感受。漫長也好,短暫也好,時間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貼著墻壁過去了,無聲無息。
歲末將至,輕輕抖落舊年的塵埃,這個時節(jié),我們總是要停下來,用一種很難說清的心情回顧過往,盤點一些被我們稱之為回憶的東西。每一年的歲末,我們都會靜靜地回想即將告別的春夏秋冬里,一些得失,一些對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年終歲末,我們感慨時間都去了哪里;我們在盤點今年的國內外大事件;我們在預測春晚節(jié)目的流行語;我們關注自己拿多少年終獎;我們祈禱自己的國考成績可以過線;我們計算著新一年房貸的利率比;我們匆忙的計劃著回鄉(xiāng)旅程;我們希望自己的寶寶降臨在猴年;我們四處召喚著五福;我們規(guī)劃著自己的未來……我們哪里來的時間去關心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況?
這個世界上,我們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是年齡,比年齡更可怕的是:疾病!
“2016年即將過去”,聽起來是如此浪漫,我們將不再擁有第二次。而對于隨著歲月一起離去的人來講,卻又如此殘酷。
第一次真真切切體會到父母已不再年輕,是在2015年5月。發(fā)小的父親被查出胰腺癌晚期,聽到消息的我驚呆了,第一反應是懵。癌癥對于我來說是那么近又那么遙遠。家中三位老人均是罹患癌癥去世,但平均年齡在八十三歲,盡管竭盡全力未能避免,至少老人是晚年去世。總覺得癌癥離父母是太遙遠的事情,遙遠到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也在一年年變老。想不通,實在想不通,發(fā)小的父親在我印象里是位超級樂觀的伯伯,從沒見過他發(fā)脾氣,永遠都是笑呵呵的跟孩子們打成一團,小伙伴們都喜歡他,伯伯長得像典型的山東人。誰曾想,就是這位從來都沒有愁事兒的伯伯是胰腺癌晚期。伯伯家大女兒還是市立醫(yī)院的醫(yī)生,在普通人看來,家中有醫(yī)生猶如抓到了一棵救命草,病人前期的反應醫(yī)生不應該第一時間感覺出嗎?可是并沒有,醫(yī)生也在忙,忙學術,忙病人,忙孩子……不知道多少讀者身邊的親戚朋友因體檢被確診為癌癥晚期的?盡管醫(yī)生都曾無數次說癌癥不可怕,主要是前期預防!盡管無數次的案例都值得警醒我們父母體檢很重要!
想了很久,文章的題目,“帶父母體檢、“陪父母體檢”、“提醒父母體檢”,這些都不足以表達我的心情。因為知道,我們哪里來的時間帶父母體檢,哪里來的時間陪伴父母去體檢?而我們“提醒”父母體檢,父母又會真的聽我們話嗎?我是80后,有人說80后是苦逼的一代,壞事兒全趕上了,80后的父母多有不易。如果你是富二代,大可不必操心,因為你的父母更惜命;如果你的父母在體制內,還算幸運,至少他們每年會有體檢的福利;如果你的父母經商,有些家底也算幸運,因為你身邊的親戚朋友總會有人辦理保險業(yè)務,你的父母也會有份年終體檢報告;如果你的父母是在農村,我相信有好多人父母在農村,如果你過的還不錯,請為父母買份保險,如果你也困難,請幫他們出一份體檢費用,這比你給他們買年貨來得更實際;如果你的父母尤其是媽媽是家庭主婦,覺得體檢是浪費錢是沒有必要的,請叛逆一次,主動去醫(yī)院為他們繳費,他們只負責體檢即可。如果還有囑咐:一線城市可以去正規(guī)成熟的體檢中心;二三線城市最好去正規(guī)醫(yī)院!你花一次體檢的費用保父母一年平安,相信我,這比你買任何山珍海味都來得值。
? ? ? ? ? ? ? ? ? ? ? ? ? ? ? ? ? ? ?2
有人會說,你又不是體檢中心的工作人員,干嘛那么執(zhí)著于逼父母體檢這件事兒?
因為我知道
意外也許會早于未來,而我仍有牽掛之愛。所以,提醒大家,再忙也要逼父母去體檢。
2016年開篇就諸事不順,3月,遇事種種,不再風生水起。尤其老爸身體頻出狀況。現在想來仍心有余悸,老爸進入2016年,多次出現眩暈的癥狀,體檢卻無征兆。更嚴重一次是在濟南出差,幸有親友相照,進入急救中心卻未檢測出原因。誰曾想回京當晚十點多在家中看電視期間,又突然耳鳴眩暈加嘔吐。想到我和老媽夜晚開車不安全,我立即滴滴打車,第一時間讓老媽帶上水杯紙巾和塑料袋,我們攙扶著老爸上了的車,冷靜的出奇。
那一刻,不容商量
好像突然就開始懂得為父母操心了。在路上百度出301醫(yī)院急救中心離哪個門口近,拜托司機師傅停在西門口殘疾人樓梯處,第一時間去租夜用病床,根據朋友和急救中心前臺提供的信息掛了神經內科,讓老媽去排隊,我去繳費并了解急診室所有流程;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才知道有好多五六十歲的人在午夜突發(fā)腦血栓,急診室里病人家屬絡繹不絕,沒有白天黑夜之分。那一晚,可能是我奔跑速度最快的夜晚,最快速度取藥,最快速度繳費,最快速度回到診室,盡管出來的報告仍然是“疑似腦梗死”,于我跑得多快沒有任何關系。拿著報告繼續(xù)做深入檢查。老媽拿著衣服包和初級檢測的報告跟在身后,我推著租來的病床盡最大力量最快可能轉向CT室,誰知檢測室恰好在一棟樓與另一棟樓的鏈接處,這個鏈接處有一個大約45度的斜坡,無論我拼多大的力氣,無論我和老媽合多大的力都推不上那個斜坡,也是這一晚,我多么希望自己是男兒身,就如我希望老公和弟弟哪怕其中一個不在部隊,也能幫得上忙。一個多月的深入檢查、多項檢查,結果比預料的要好,我捂著被子偷偷哭了半宿,也就有了之后我和父母的海南行。
用親身經歷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視家人的健康。如果要在體檢前面加形容詞,那一定是“全面的”。不僅要常規(guī)體檢更要做針對心血管腦血管的體檢,40歲以上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最好在手機里存一份家庭成員的健康檔案(包括既往病史、過敏信息和正在服的藥物和劑量),以備不時之需。經濟允許的前提下,盡早說服父母上一個補充型的商業(yè)醫(yī)療保險。
? ? ? ? ? ? ? ? ? ? ? ? ? ? ? ? ? ? ? ? 3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當我們爭分奪秒向前奔跑時,他們卻在片刻不停地變老。讓自己成長的速度和體貼關懷的程度,趕得上他們老去的速度。別在“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時追悔莫及,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
冬天里的瞬間就是容易想家。想起父母做的熱騰騰的飯菜,想起老房子熟悉的味道,想起鄰里嬉笑嘈雜的聲音,想起路上緩慢行駛的藍黃色公交,想起當年安心留在父母身邊還未曾想要去遠方闖蕩的自己。可能,天本來就冷,人又缺少溫熱,我們就只能拿回憶取暖。
父母賜予了我們性命,養(yǎng)育我們成長,大恩未報,可現如今,有多少第三代人的生活還要靠他們照料。已經成年的我們仍然蟄伏在他們無力的羽翼下茍且過活。他們已經日薄西山,血壓伴隨著年齡一路飆升,可還在為兒女操勞。
因為在他們眼中,我們竟是他們追尋一生的那個“夢想“。
而我們的夢想里,卻未必會有父母。
我們太平凡,也正因平凡,就會有匹夫匹婦共有的心魔和劫數,生活就會有許多變數。何況我們都不鐘愛大風大浪,都不鐘愛嚴酷考驗。所以趁一切還來得及
如果你逼父母體檢了,這文字就是里程碑……
(后記:在構思這些文字的空檔,接到姐姐的電話,她的婆婆被查出胰腺癌晚期,跟發(fā)小爸爸是同一種病,特此百度胰腺癌:“癌中之王”,愿生活多點兒幸運!)